過去的酒店,是少數人的奢侈品,是富人社交的平臺;今天的酒店,絕大部分是大眾的消費品,不再是炫富的工具。
隨著時代的變遷,酒店傳統的功能設置、裝修標準等已經開始不合時宜,甚至備受詬病。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曾就此撰文,痛斥傳統酒店的模式固化,列出“酒店十宗罪”;并發出倡議,酒店應該要從用戶的角度和體驗來重新定義及設計其產品和服務了。
對酒店而言,燈光是其功能設置和服務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如上海禪影照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倪楨所說:“燈光設計是根據人體的流向和人們在空間停留的時間去設置的。人們會在這個空間做什么事情,我們就會布置什么樣的燈光去配合他們的活動。燈光一樣是為人服務的。”
光是空間的靈魂。酒店能通過照明設計提供色彩與色溫的變化,來影響旅客的心情。比如,通過色溫的變化,來調整時差帶來的不適,緩解旅行帶來的疲憊感。
中國的酒店設計大多數是直接復制西方的標準,并沿襲那些固舊的模式,不僅忽略了國情,更忽略了人性更實際的需要和體驗。在這個用戶體驗為王的產品時代,人的需求是第一生產力。
倪楨認為:燈光會指引人們的眼睛。它照亮了什么你就會看到什么。事實上,人們是跟著照明設計師的理解在了解空間的。
那么,就讓我們跟隨燈光的指引,一起來認識全季酒店。
有人評價,全季酒店的誕生是一個生活家與藝術家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他們的相逢,讓酒店回歸酒店的本質,人回歸到初心。
大堂接待廳
大堂接待廳是酒店給旅客的第一印象,如何讓旅客從緊張疲憊的旅途切換到輕松的休憩狀態?全季酒店沒有傳統酒店的金碧輝煌、豪華奢侈,換之以留白式的開闊,迎客松、意味“水上造舟”“上善若水”的雕塑作品、林立的書架……悠然寧靜的東方美學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旅客陌生、疲憊的心情瞬間被一洗而空。
相對應地,整個大堂的照明放棄酒店傳統密集均勻的排布方式,采用重點照明 + 間接照明結合的手法。沒有了繁復花哨的吊燈,天花板也沒有了滿天星一樣的燈光。燈光節制而淡雅,配合整個空間的詩意,充滿了深邃的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