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訪對象:葉勇進葉勇進大師照明燈飾工作室首席設計師時間:6月11日12:30—17:00
逛展路徑:2.2館、3.2館、5.1館等
中午12點半,葉勇進老師風風火火地領著記者直奔2.2館。作為燈具設計師,他對室內裝飾性燈具以及照明配件的興趣最濃,并且毫不避諱地告訴我們他逛展的傾向和目標:1、了解新產品和市場趨勢,2、尋求合作機會。那么在挑剔的燈具設計師眼中,什么樣的產品最吸引?
1、造型
室內照明館總是琳瑯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有的參展商帶來的產品多達數十件,吸頂燈、吊燈、壁燈、落地燈,種類齊全,花樣繁多。對此,葉老師給了個差評。他認為,從燈具造型來看,真正經得起時間推敲的產品設計都是簡潔的、富有質感的;同時,好的燈具產品不應該是單一的、孤立的,而應該是成系列的、是相同元素的延伸。比如圖1、圖2這樣的,或者圖3、圖4這樣的。
2、材料與材質
燈具的材質能直接反映出燈具的“性格”特征,表現出燈具的質感。合適的材質不僅摸上去的感覺讓人驚艷,光是肉眼看也覺得是一種享受。在平時我們都不怎么關注的燈具配件和材料館,葉老師卻像發(fā)現了寶藏一樣,問起材料的材質、厚度、性能等等,一點都不含糊。他表示,不是最貴或者最厚重的材料就最好,各種材料的屬性不同,關鍵還是看能不能跟設計和預算相契合。
比如圖5這款產品用的材質是塑料,卻做出了金屬的質感,讓人稱嘆。以及圖6這一款吊燈,也是葉老師的心頭好,光是看上去都能感受到金屬的顆粒感。
最后,葉老師看中了一款光纖傳導燈(圖8-9),跟展商談了許久,還剪了一段樣品回去。他說這樣的材料靈活性很強,可以嘗試很多新的玩法。
3、智能
智能燈具也是本次光亞展很會搶鏡的產品。雖然對技術并不精通,但葉老師對于智能燈具還是怎么看都看不夠,因為他覺得其中的設計理念和創(chuàng)新性很有借鑒學習的價值。下圖分別是Yeelight床頭燈,某品牌感應臺燈及富士康智慧路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