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正值光亞展25周年銀禧。作為照明行業的風向標,光亞展的25年,是中國照明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我們以此為契機,并以產品、工程、技術、設計這四個維度為窗口,全方位梳理中國照明行業的發展脈絡,以及每個階段每個領域的發展特點,為大家描述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照明行業發展的每一個關鍵階段和精彩時刻。
(點擊《從四個維度看中國照明行業的發展進程(產品篇)》回顧查看)
(點擊《從四個維度看中國照明行業的發展進程(工程篇)》回顧查看)
(點擊《從四個維度看中國照明行業的發展進程(技術篇)》回顧查看)
設計篇 DESIGN
這幾年從事照明設計的公司越來越多,設計院、裝飾公司也專門成立照明設計部門,照明設計作為一項單獨的設計越來越被甲方接受。
照明設計領域發展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萌芽期(2007年以前)
2007年以前,具有影響力的照明事件應該追溯到1989年上海外灘建筑照明。特別是2000年以后,臺灣和境外的照明顧問公司來到中國大陸,漸漸出現照明設計的細分領域,那時較少有專門從事照明設計的設計師,大多的照明項目都是由電氣工程師或者其他相關專業的設計人員完成,以解決功能性需求為導向,環境照明也基本以“亮起來”為標準。
第二階段:成長期(2007年-2014年)
2007年-2014年,是照明設計高速發展的八年。標志事件為2007年輕工部通過設立照明設計師的職業工種。隨后幾年,陸續舉辦的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等城市重大活動,推動了建筑行業的高速發展,也帶動了照明設計市場的快速成長,特別是城市景觀性照明設計和建設得到了空前發展。在這個階段,LED照明新技術的應用,以及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推廣,成就了照明行業的繁榮,促進了照明設計市場的形成和逐步規范化。
第三階段:沉淀期(2014 年至今)
伴隨著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照明設計的需求逐漸得以釋放,照明設計市場漸漸走向成熟化。2013年是建筑行業從高速發展的階段逐漸走緩的時期,照明設計市場附屬于建筑行業,其受到的影響在一年后得以顯現出來。建筑設計公司的裁員潮、倒閉潮,也促使照明設計市場進入了冬天。在這一階段,甚至更早的時間里,照明工業界早已開始洗牌,照明設計市場正從快速發展階段后進入放緩的沉淀期。如今,年輕的照明設計隊伍在實踐中不斷壯大成長,照明設計理念和技術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開始較好地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相關資料來源:光錄)
專家點評
照明始終是為改善人居環境、為提高人民幸福度而服務的,脫離了這個宗旨,再好的照明都難以有較高的價值體現。無論產品、技術、工程或設計,最大的改變就是符合時代的需求,科技、智能、生態的光環境應該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調。——戴寶林
25 年來,照明設計上的明顯變化是從空白到國際化。 ——高飛
在設計領域,中國照明設計經歷了從無到有,從附屬配套到專業獨立,從業人數快速增加。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大學設計教育的滯后, 科班出身的設計師占比非常低,而大量照明設計師缺乏設計教育背景。再加上政府監管缺失,無設計教育背景的照明設計師成為設計市場主體,制造出了大量的“亮而不美、 亮而不當”的作品。——韓明清
設計方面,大學院校的設計科系大量人才投入燈具設計行業,燈具造型推陳出新,突破傳統燈具設計窠臼,照明工程人才受到重視,專業的培訓課程及人才認證制度成型,設計能力提升,理工工程師開始具備美學基礎及產品設計能力,尤其對于材料科學,應該多少懂一些;專業設計師或大學設計科系師生,也該開始好好學一點基本電學基礎,讓跨界交流技術成為常態。——蕭弘清
在產品設計方面,LED照明廠家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與成本去提升、優化產品的工業設計,結構設計,散熱設計,改良工藝等,以 LED路燈為例,以往獲得國際設計大獎的基本都是國際品牌,經過深度的產品設計,今年我們洲明Beluga路燈產品斬獲德國紅點獎,將中國的 LED 路燈設計水平推向國際高度。——洲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