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年前,中國第一條地鐵通車。自1969年10月1日北京第一條地鐵線路開通至今,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經歷了從無到有、由線轉網、由小網向大網的快速發展過程。從無到有的1000公里,持續了漫長的38年;第二個1000公里,僅用了不到5年,此后每1至2年即增長1000公里,7年內即踏上6000公里臺階。
截止到2021年上半年,中國內地有49個城市投運城軌交通,累計線路長度8448.67公里,其中地鐵長度為6641.73公里。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城市地鐵最多、速度最快、里程最長的國家,上海、北京、廣州更是多年位列全球城市地鐵運營里程前三甲,全球城市地鐵里程TOP30里中國城市占據了11席。初步推測,預計2030年中國城軌交通運營規模接近1.5萬公里。
北京大興地鐵站
軌道交通照明發展趨勢
一個城市的發展從地面到地下,從中心到四周擴散,地下軌道交通為城市提供了高速高效的出行方式。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我國軌道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及基礎設施投資規模的擴大,與之伴隨的軌道交通照明應用也受到了積極推動。
無論發展如何日新月異,本著運營的安全、高效、節能為前提條件,同時實現智能化、個性化、人性化是軌道交通照明的發展走向。而照明的表現形式上則更多關注除功能照明以外的裝飾性照明的融入,前者主要根據不同空間的實用功能,選擇合適的照明器具滿足所需要的照明標準,最大限度滿足工作需求為主的功能性照明,后者則主要是從室內裝飾效果和視覺效果為關注點,以不同的照明手法和器具形式予以呈現和滿足。
北京大興地鐵站
一直以來,歐普照明洞察行業發展趨勢,聚焦城市軌道交通照明領域并不斷加碼,從前期到后期、自上而下地提供個性化服務,以獨特的領先優勢,幫助歐普照明打造發力城市軌道交通照明領域的牢固“地基”,從而助力軌道交通行業的發展。
近年來,歐普照明在軌道交通照明領域取得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參與了國內大多數的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建設,先后為上海地鐵、北京地鐵、成都地鐵、西安地鐵、石家莊地鐵、沈陽地鐵、南昌地鐵、廣州地鐵、杭州地鐵、福州地鐵、洛陽地鐵、貴陽地鐵、洛陽地鐵、青島地鐵、徐州地鐵、鄭州地鐵、呼和浩特地鐵等提供了系統性照明解決方案,以專業的產品及完善的項目服務,樹立了全新的行業標桿。
示范工程案例
那么,高品質的光照環境是如何體現?作為整體照明解決方案提供者,歐普照明至今已為全國多座城市打造多項標桿性軌交項目,如北京環球影城地鐵站、北京地鐵機場線、成都地鐵9號線、上海軌交17號線等,不妨一起來看看。
北京環球影城地鐵站
在北京環球影城地鐵站中,以“夢幻之站”作為設計主題,以“溪水流石”為空間設計的出發點,通過對山水中曲線元素的提取,以“石”激活“水面”增強空間的夢幻氣氛,通過藝術照明營造如夢如幻的空間氛圍。
針對環球影城地鐵站,藝術照明在營造夢幻空間中起到的至關重要的作用。智能效果的實現主要采用柔性LED顯示屏及LED點光源的方式,來實現款式、文字、圖案、照明、視頻等多樣化的展示功能。同時提取中國水墨山水畫以及豐富的科幻元素,形成一幅幅時尚、現代而又富有韻味的視頻畫面。
北京泰睿德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俊青表示,該地鐵站的燈具是根據空間和異形天花定制雙曲造型,布光的均勻性比較高,藝術性很強;并配合智能照明控制系統,對燈具進行集中控制,根據站點場景特性進行特殊模式設定,既能為乘客提供安全舒適的照明環境,又能通過智能化管理,解放人力、降低能耗,將環球影城站打造成為“最安全、最便捷、最綠色、最熱情”的新一代北京地鐵車站。
福州地鐵
除此之外,在為成都地鐵9號線提供照明服務過程中,配合設計實現了燈具的DALI智能調光,并為重點車站定制了大量的異型燈具,通過文化元素演繹天府文化的魅力;在北京大興機場線項目案例中,在照明效果中用絲帶的線性照明與孔板內透的裝飾照明相結合,以行云流水的飄帶向不同方向發散引導客流,呼應空中絲綢之路的設計理念,并助力其成為全國第一個對城軌站內燈光采用全DALI控制+調光調色功能實現的地鐵線路;在上海軌交17號線項目案例中,配合地鐵站的自然采光頂棚,DALI智能調光系統實現點對點精準調控,有效降低能耗減少光污染,其中“諸光路” 站是第一個獲得亞洲地鐵LEED認證的車站,進一步印證了歐普照明在地鐵照明領域產品優勢及技術領先水平。
上海地鐵17號線
聽 他們有話說
不難發現,在整個軌道交通項目中,燈光照明這個環節的重要性越來越凸顯,對燈具的安全性、可靠性、智能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歐普照明市政行業發展負責人周文捷認為,軌道交通的照明應該以具備安全、便捷的特性作為基礎底線,同時探索和實踐智能化、人性化和個性化的三位一體照明,為長時間運營的城市交通公共空間營造高品質的光照環境。
西安地鐵1號線
而針對軌道交通(地鐵)部分,業內專家、資深照明設計師在采訪中無一不提到照明對于地鐵空間的至關重要性。在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教授李鐵楠看來,地鐵空間既是交通建筑,又是地下空間,人流流動比較大,對照明的“安全、便捷、通達、舒適”要求更高。第一,地鐵空間不同類型的功能有相應的技術性要求,需要針對性地提供照明;第二,地鐵站臺作為地下空間,可能會給人帶來封閉感,加上人流密度高造成的擁堵感等都會影響人的心理感受,所以,需要適度的相應照明來提升空間的舒適感;第三,地鐵是從室外進入到地下空間,它的連接段樓梯和過道屬于過渡空間,過渡空間的適應照明也是非常重要的;第四,地鐵可以通過燈光設計彰顯城市文化和現代生活方式,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西安地鐵1號線
河北工業大學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教授袁景玉也談到,地鐵作為重要的交通工具,應該為乘客提供高效、舒適的體驗,地鐵空間照明作為其中的重要環節,尤其針對行色匆匆的旅客,照明所營造的光環境是滿足交通出行功能需要、同時改善視覺和心理舒適程度的重要保障。地鐵照明設計中既要滿足步行交通照明和信息傳遞的視覺功能需要,又要顧及快速、便捷和順暢所應具有的空間過渡、視覺轉換因素,還應考慮人在從室外到室內、從地上到地下以及相反路徑變化中的視覺心理學和環境行為學規律,并且涉及到空間、視野、環境亮度、色彩與色溫體驗、空調通風系統以及室內聲環境的多元耦合影響,因而難度也相當大。
對此,中國新興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設計院照明所所長高楓也從兩方面闡述了照明對地鐵的重要性:首先從功能上來說,適宜的功能照明需要滿足地鐵乘客的視覺和地鐵員工在日常的工作中所需的照度,讓乘客和地鐵員工有安全感和自豪感;第二點從景觀視覺藝術上來考慮,完美的照明對展示地鐵站的空間結構、城市形象、文化襯托等方面都有點睛之筆的效果。
西安地鐵1號線
新基建風口下加速爆發
隨著“新基建”政策東風勁吹,中國城市軌道交通新增運營線路將會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十三五規劃(2016年至2020年)期間,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預計新增4494千米;十四五規劃(2021年至2025年)期間,中國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有望新增5000公里。根據報告顯示,未來我國大約有229個城市將要發展軌道交通,預計至2025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累計營業里程將達到14000公里,保守估計需要4萬億的財政投入,凸顯了變革時代對軌道交通產業轉型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為更好地服務軌道交通領域,歐普照明始終懷抱初心,致力于用創新、技術、行業洞察來發掘光的價值,從而為大眾帶來更好的用光體驗。未來也將繼續加大軌道交通產品的研發力度、完善相關產品線、提高服務支持能力,以滿足軌道交通照明定制化需求的快速發展,用專業和品質點亮更多城市的經濟命脈,在新一輪發展機遇中搶占先機。
鄭州地鐵二號線
趨光而行,因光璀璨,歐普照明發光在每一座城市,照亮千余條都市動脈,共同釋放蘊藏在城市下方的無限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