熒光燈最新技術:不使用汞是不可能的
摘要: “2009照明產業最新技術及成果高峰論壇”6月10日進入第四場專業研討,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人才培訓中心副主任方道腴主持“熒光燈最新技術的發布”。
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無疑是亞太地區照明產業最重要的采購盛會,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的照明業零售商、批發商、建筑師、建筑規劃師將聚首于此搜尋產品、客戶和新的貿易伙伴。
2009年6月9日,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于廣州國際會議展覽中心盛大開幕。此次照明行業盛世由廣州光亞法蘭克福展覽有限公司主辦,同期開展建筑電氣展覽會。作為連續十四年舉辦的廣州國際照明展覽會,2009年參展商共1,543家,來自26個國家及地區,展出面積達110,000平方米,覆蓋11個展館。其中兩個LED專題館,三個品牌館。
2009照明產業最新技術及成果高峰論壇6月10日進入第四場專業研討,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人才培訓中心副主任方道腴主持熒光燈最新技術的發布。
2009照明產業最新技術及成果高峰論壇方道腴教授主持熒光燈最新技術的發布
方道腴教授演講現場
方道腴教授演講結束后回答觀眾提問
方道腴教授與阿拉丁照明網鄭雅琴合影
方教授首先介紹了低氣壓水蒸氣放電和低氣壓汞放電和汞的光譜特性。他認為熒光燈的放電效益最高,其63%的能量可轉化為紫外線。因此作為一種高效光源,在日常生活中不使用汞是不可能的,汞作為一種產生光源的物質也是不可能退出歷史舞臺的。
而對于汞的健康問題,方道腴教授認為只能改變它以適應我們人體的健康。因此,為了提高效益,改變環境,方教授提出幾點建議,如改變燈管;把液汞進化為固汞以提高安全性;應用涂層技術、熒光粉包膜處理、PEO、表面活性分散劑、潤濕劑、加固劑、粘附劑和排氣等方法。與會者對熒光燈的最新技術和專業領域認識獲得充分洗禮。
方道腴
簡介:
1943年生,1965年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北京)物理系物理專業。畢業后一直在上海復旦大學工作,先后擔任助教,講師,副教授和教授。
1979年4月至1981年12月作為訪問學者在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T.U.Munich)電物理研究所從事電弧物理研究;1993年9月至12月應邀赴美國Texas A&M 大學電子工程系合作研究。曾擔任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副主任,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人才培訓中心副主任。
2004年榮獲復旦大學校長獎。
《大功率短弧氙燈陽極設計》于1981年獲國家創造發明獎三等獎;
《低氣壓(真空)電弧的運動規律》于1987年獲國家教委科學技術進步獎(甲類)二等獎。
《緊湊型熒光燈光衰機理研究》于1999年獲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緊湊型熒光燈透明氧化物保護膜技術》于1999年獲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賽一等獎;
《高品質緊湊型熒光燈的研究和開發》于2003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技術論壇第一場:國外最新照明技術介紹
技術論壇第二場:沈迎九談不要成為光源的奴隸
技術論壇第三場:燈具設計:現代、照明、設計密不可分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