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關鍵詞回首LED照明行業的2019 全光譜燈條CRI95燈條CRI97燈條護眼燈條優銘光電
時光猶如白駒過隙,轉眼間,被行業稱為“寒冬”的2019已經過去,而嶄新的2020年亦已拉開序幕。
古人云: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2019年,LED行業走過了一段曲折前行的“旅程”,每一位LED人都在翹首期盼行業的好轉。然而,LED行業在過去的一年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未來又將走向何方?
今天,我們就以“行業下行”、“中美貿易戰”、“聚焦主業”、“健康照明”及“智慧照明”五大關鍵詞為主線,梳理過去一年LED行業的基本情況。
行業下行
LED市場,尤其是通用照明市場下行已經是業內公認的事實。從上游芯片,到中游封裝,再到下游應用,市場規模雖然依舊在不斷擴大,但增速放緩卻已成為業者不得不面臨的問題。
上游芯片端,在經歷了幾大芯片廠商的產能角逐之后,2019年的芯片產能已經嚴重供過于求,芯片產品價格跳水,幾家芯片大廠凈利潤腰斬甚至虧損,中小芯片企業減產或停產,消化庫存。
三安光電2019年前三季度凈利下滑過半,華燦光電、乾照光電則出現不同程度的虧損,德豪潤達更是直接關停芯片業務。由此可以看出,LED芯片領域已經進入最后的洗牌階段,芯片廠商面臨的壓力與挑戰劇增。
中游封裝端,受大環境低迷影響,2019年企業普遍缺乏動力。在上游市場低迷與終端需求不振的夾擊下,2019年第三季照明LED封裝產品均價持續下跌,跌幅約在1%-6%,其中0.2W及0.5W 2835 LED產品分別下跌6%和5%,跌幅最為顯著。
白光器件價格不斷下降,迫使白光器件企業部分產能轉向RGB顯示器件,鴻利智匯、兆馳節能紛紛轉戰顯示領域,這也將很快導致RGB器件的競爭急速加劇。
照明應用端方面,受房地產持續低迷影響,終端市場需求下行,照明產品價格去年下降達20%左右,照明企業的盈利空間被進一步擠壓。高工G20-LED峰會成員企業預計,2020年照明市場好轉跡象不太明顯,終端市場價格仍將持續下降15%左右,未來面臨的挑戰比較嚴峻。
對于照明企業而言,在做好內外部調整之外,還需瞄準“風口”做好價值創新。照明企業需往高附加值方向發展,一方面是向智能照明方向升級,另一方面是抓住健康照明的風口。
中美貿易戰
自2018年以來,中美貿易關系的不穩定性給中國LED企業帶來極大的困擾。尤其是在美國對中國2000億照明產品加征25%的關稅之后,中國照明產品的對美出口受到嚴重阻礙。
2019年,中美貿易戰走向成為LED照明行業人士普遍關心的話題。
GGII發布的《2018-2019年中國LED照明產品出口月度監測報告》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1-10月中國LED照明產品出口總額約169.55億美元,同比下降0.3%,受當前國際貿易爭端局面影響,LED照明產品出口市場不容樂觀。
行業數據顯示,被加征關稅照明產品的出口額約占中國整個照明產品出口總額的75%,超過300億美元;其中對美出口額占中國整個照明產品對美出口額近80%,超過80億美元。美國作為我國照明產品第一大出口目的地,此次加征關稅對中國照明企業影響范圍較廣。
對于中美貿易摩擦造成的影響,得邦照明就曾表示,公司對美出口銷售收入占總營收的15%,且部分商品在美國征收關稅的范圍內,因此中美貿易戰將對得邦照明的業績產生一定影響。
自中美貿易戰以來,中美兩國相關企業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LED相關企業也都在采取可能的應對措施。從去年5月份起,多家照明企業紛紛對產品實施漲價。
不過,隨著中美貿易戰轉機的出現,LED照明產業也得到了一絲喘息的機會。日前,中美兩國領導人在兩國經貿問題上達成了共識。雙方決定,停止升級關稅等貿易限制措施,包括不再提高現有針對對方的關稅稅率,及不對其他商品出臺新的加征關稅措施。
中美關系的緩和,將會刺激中國LED照明產品的出口。在此形勢下,多家照明企業對外宣布推遲產品漲價。
聚焦主業
如果說多元化是過去幾年LED產業的主旋律,那么聚焦主業則是眾多LED企業2019年的工作重心。
時間軸往回推進幾年,“走馬圈地”是LED企業發展的主流方式,通過資本力量進行兼并購,一方面可以做LED產業鏈縱深布局,另一面也可橫向發展實現企業多元化。
然而,進入到2018年以來,LED產業進入深度調整區,企業面臨的壓力日增,業績面臨嚴重的挑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不少LED企業業績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前期由于收購而積累的高額商譽大量釋放。
業績承壓,迫使不少企業開始剝離冗余業務,聚焦LED主業。華燦光電出售美新半導體,發力LED芯片業務;長方集團深耕LED封裝,開發高端LED細分市場;聯建光電不斷出售傳媒業務,聚焦數字顯示等等。
企業的發展壯大,離不開企業自身立足主業鍥而不舍的奮斗。對企業來說,專心做好主業,拿出高質量的拳頭產品,才會贏得社會信任,培育出美譽度,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健康照明
隨著通用照明市場遭遇增長瓶頸,LED產業鏈進入發展新時期。高工LED董事長張小飛博士曾呼吁,價格戰在業內已經不是主要的競爭手段,企業應該著重于增強產品附加值。作為近年來照明行業的方向之一,健康照明已經被視為照明行業的新藍海。LED產業鏈上中下游相繼將目光聚焦于這一領域。
“光健康的概念符合大眾的消費升級和更高生活的體驗需求,LED照明會逐漸進入健康照明時代。”國星光電白光器件事業部技術總監謝志國博士談到。
風口之上,國星光電、鴻利智匯等封裝大廠推出不少健康照明封裝產品。除此之外,不少細分領域的優秀廠商也在極力為健康照明“造勢”。中昊光電、旭宇光電、星光寶、晶科電子、海迪科等廠商的全光譜技術在健康照明領域也是“聲名鵲起”。
下游應用端,諸如三雄極光、立達信、雷士照明、佛山照明、昕諾飛等國內外知名企業的健康照明產品已經在市場全面鋪開。佛山照明健康照明技術專家表明,“以需求為導向,全方位關注使用者身心健康。基于循證設計思想,以實證研究作為設計基礎,提倡節能、環保、安全、舒適的綠色照明,這就是佛山照明的設計理念。”
高工G20-LED峰會成員指出,健康照明適用于特殊應用場景,但目前推廣存在著一定阻力,產品價格居高是主要因素之一。隨著消費升級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引導,未來發展方向明確,需做好積極的技術儲備,迎接新的機會。
智慧照明
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發展,傳統照明行業迎來智能化升級浪潮。高工產研LED研究所(GGII)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智能照明市場規模達387億元,同比增長46.6%,預計2020年中國智能照明規模有望達到830億元,前景可期。
當前,智能照明在智能家居和城市建設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各大傳統照明、互聯網等企業跨界聯合紛紛進軍,以謀求智能化升級。
2019年,天貓精靈與雷士照明、佛山照明、陽光照明等國內照明巨頭達成戰略合作,將圍繞智能家居IoT場景,共同開發符合市場趨勢、用戶需求的智能產品,打造互聯互通、互利互惠的智聯網生態;與此同時,阿里云與伊戈爾、暗能量等驅動電源企業也達成深度合作,推進智能照明市場的發展。
在戶外照明領域,智慧城市建設擴大對智慧路燈的需求,尤其是在5G概念的加持之下,智慧燈桿市場格外熱鬧。無論是名家匯、上海三思、歐普照明、華體科技等已深耕行業多年的國內名企,還是昕諾飛、Eaton、Telensa等譽滿海外的國際企業,都已經將智慧燈桿市場視為主要的發展動力之一。
不過,高工G20-LED峰會成員企業也表示,智慧照明產品價格相比常規產品,價格可以上浮30%左右,但由于目前還未成為主流產品,對整體市場產值提升不會超過5%。隨著智慧城市建設和智能安防及應急照明的需求增長,智慧照明市場將逐步擴大。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