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例榮獲第二屆“照明周刊杯”中國照明應用設計大賽北京賽區一等獎)
作品名稱:廣東科學中心
設計師:遠瞻照明 齊洪海
廣東科學中心,在設計建筑師心里,是一片落在水邊的木棉花。在我眼里,它是一個剛剛爬上岸的巨大水生怪物。照明關注的重點就是把它本身干干凈凈地呈現出來。找到合適的位置和合適的燈具,得到合適的亮度和分布,就是照明設計的全部。這些重要的關系都是以自然光下的建筑光影關系作為基本的參照。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要確保水面不被照明打擾。跳出紛繁復雜的技術問題,有三件事兒是最重要的。
[NT:PAGE]
一、照明的結果要使建筑從內到外,都和環境融合在一起。特別是和天空融合在一起。所以建筑的下部空間、內透光、鋁板墻面以及天空的亮度和顏色要形成恰如其分的關系。和業主最初想象的和需求的不太一樣,建筑和天空交界的地方,是建筑上比較暗的地方。它比傍晚藍色的天空暗,比深夜黑色的天空略亮。而且在藍色的天光下,它泛著藍色。這樣的狀態使建筑始終和天空溫和的相伴。在臨近水面的空間,驚人的明亮使很多人產生疑問。對于這樣的疑問我其實做不出解答,我就是覺得這兒就應該很亮。
二、照明設計包括兩個階段,圖紙上的階段和燈具安裝完成后現場調試的階段。調試是又一次設計,往往比紙面上的設計更重要,或者至少同樣重要。調光前后的建筑形象有巨大的差異,大家可以拿網上的照片和在這兒看到的照片做一個比較,就知道這個差異有多大。調光工作進行了一個星期,每天通宵。
[NT:PAGE]
三、這一點不算是這個項目本身照明設計的事兒。在這兒大家看到的照片大多拍攝于清晨五點三十分到五點四十分之間。在我們調光的那段時間,廣州的路燈每天在五點三十分關閉。幸運的是此時的天空亮度和經過照明的建筑有比較恰當的對比關系。所以我們才能看見干干凈凈的建筑。傍晚就不行。雖然有同樣美妙的天光,但是路燈的影像投射到建筑的玻璃幕上,臟兮兮的一片。劣質的道路照明已經成為城市照明的毒瘤。以絕對化的節能為借口,使用低顯色性的光源和幾乎完全不截光的燈具,加上和節能格格不入的過高的照度水平,給城市帶來的是光污染和劣質的城市夜間景觀。
清晨五點三十分,是我們每天的調光工作結束的時間,也是這個龐然大物看上去最美的時間。可惜,對于幾乎所有人,都看不到這一切。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