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進入更多精彩點評案例:http://www.fyhuishou.com/special/20130912/index.htm
更多高清大圖:http://www.fyhuishou.com/case/2013/11/15/175823_22.htm
一、項目概況
項目位置:杭州西溪
設計單位:杭州市城鄉建設設計院有限公司
設計團隊:侯小剛、朱劍修、曾艷
二次深化設計:杭州觀誠光電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杭州暢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業主單位:杭州市西湖區城市管理局
燈具供應單位:廣州市雅江光電設備有限公司
竣工時間:2012年10月13日
中國濕地博物館位于西溪國家濕地公園的東南角,是一家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宣傳、娛樂為一體的國家現代化專業博物館。2010年中國濕地 博物館建成之時曾實施夜景亮化,但當時的設計中并沒有將博物館的標志性建筑——觀光塔作為主要表現對象,導致整個博物館淹沒在西溪濕地的夜間視野內。而且 經過兩年的燈具使用,當時選用的燈具因質量或使用問題,導致光衰和故障率極高,已經影響到基本的功能效果。有鑒于此,杭州市有關領導提出對中國濕地博物館進行夜景照明改造。根據博物館建筑結構及景觀分布,確定以博物館標志性構建——觀光塔為第一表現點,確定其西溪地標作用。
“白露帶蒹葭,月光翻在水。恍若御天風,高歌云漢里”。這是詩人施萬月游西溪時留下的詩篇,白露、蒹葭、月光、水影、高歌、云錦構成西溪夜游幽美的風景。在照明設計中,設計師緊緊圍繞本于自然,因循自然,以自然為美的原則,以“綠丘”——高達40米的觀光塔作為標志,根據博物館建筑結構及景觀分布,延伸滿目蒼翠的綠色,水光瀲滟的藍色,表現西溪所具有的獨特美。館體及環境整體設計師采用了暖色調為基調,淡化近人視角,重點表現山體及觀光塔,形成 曲徑幽深的近人視角畫面。觀光塔在整個濕地公園及天目山路、繞城高速都有很好的視角線,是本次亮化的重點表現部位,整個橢圓形塔身凌空而立,燈光自塔內逸散,繞塔身旋轉變幻,使整個觀光塔凌立于夜空之中,亦真亦幻。
二、照明目的及挑戰
為實現最佳的照明效果,設計師采用了新穎而優質的燈具,采用綠色照明節能型照明系統。
在燈具安裝位置方面,盡可能做到“見光不見燈”。為了實現被譽為西溪之眼——觀光塔的光影效果,設計師前后三次試燈,明確不同的照明方式和工藝。選用國內高品質LED燈具, 使夜色中的西溪更增一份精致自然之美。
三、創新的照明設計理念、方法以及解決方案
觀光塔:
作為最重要表現點的博物館觀光塔,設計師采用特制LED線條洗墻燈內透表現,每米單燈36顆1WLED(12R12G12B),分為6段分段控制。因觀光塔是鋼架支撐結構,鋼架遮擋區域大,所以設計師采用燈具10*30°扁配光角度,同時采用雙排安裝方式。觀光塔整周長72米,雙排共安裝144 套LED線條洗墻燈,內排燈具向內洗亮幕布,外排燈具向外照射鋼架,使整個塔內空間琉璃通透。
山體:
博物館山體部分設計師采用了42套120*45°偏配光150W金鹵投光燈,采用定制立桿式安裝,為山體草皮提供整體泛光照明,調節投光燈角度,避免光溢出影響觀光塔效果。
植物:
植物部分設計師考慮到西溪樹木高低不同,冠幅不同,采用了兩種燈具,其中3米以下灌木喬木采用LED插地照樹燈;而3米以上的喬木則采用金鹵燈 照明,因植被地面多為落葉和矮草覆蓋,普通金鹵地埋燈容易被遮擋發光面,故而在大部分有矮草的區域,選擇采用帶玻璃自潔功能的明裝埋地燈,既保證了設計效果,又對燈具起到保護作用,從而降低了日常維護難度。
中國濕地博物館夜景燈光改造工程項目嚴格遵循了節能低碳理念,融合西溪濕地國家濕地公園的特色,注重觀光塔的遠景夜景效果,突出地標,追求動靜結合的夜景燈光,并能很好地保護了西溪濕地的原生態環境,為西溪濕地夜游奠定了良好基礎。竣工后的中國濕地博物館夜景燈光自然山水和江南人文天然結合,東 方生活品質之城的韻味十足,深受廣大市民游客和各界名人雅士歡迎。
項目其他信息
照明設計師:
侯小剛:杭州市城鄉建設設計院有限公司高級照明設計師。代表作品:上海南翔古鎮夜景規劃設計、新疆阿克蘇縣城夜景照明規劃。舟山和津商務中心廣場夜景設計
四、名家點評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