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酒店,是少數人的奢侈品,是富人社交的平臺;今天的酒店,絕大部分是大眾的消費品,不再是炫富的工具。隨著時代的變遷,酒店傳統的功能設置、裝修標準等已經開始不合時宜,甚至備受詬病。華住酒店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季琦曾就此撰文,痛斥傳統酒店的模式固化,列出“酒店十宗罪”;并發出倡議,酒店應該要從用戶的角度和體驗來重新定義及設計其產品和服務了。
對酒店而言,燈光是其功能設置和服務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正如上海禪影照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倪楨所說:“燈光設計是根據人體的流向和人們在空間停留的時間去設置的。人們會在這個空間做什么事情,我們就會布置什么樣的燈光去配合他們的活動。燈光一樣是為人服務的。”
光是空間的靈魂。酒店能通過照明設計提供色彩與色溫的變化,來影響旅客的心情。比如,通過色溫的變化,來調整時差帶來的不適,緩解旅行帶來的疲憊感。
中國的酒店設計大多數是直接復制西方的標準,并沿襲那些固舊的模式,不僅忽略了國情,更忽略了人性更實際的需要和體驗。在這個用戶體驗為王的產品時代,人的需求是第一生產力。
倪楨認為:燈光會指引人們的眼睛。它照亮了什么你就會看到什么。事實上,人們是跟著照明設計師的理解在了解空間的。
那么,就讓我們跟隨燈光的指引,一起來認識全季酒店。
有人評價,全季酒店的誕生是一個生活家與藝術家的金風玉露一相逢。他們的相逢,讓酒店回歸酒店的本質,人回歸到初心。
大堂接待廳
大堂接待廳是酒店給旅客的第一印象,如何讓旅客從緊張疲憊的旅途切換到輕松的休憩狀態?全季酒店沒有傳統酒店的金碧輝煌、豪華奢侈,換之以留白式的開闊,迎客松、意味“水上造舟”“上善若水”的雕塑作品、林立的書架……悠然寧靜的東方美學生活氣息撲面而來,旅客陌生、疲憊的心情瞬間被一洗而空。
相對應地,整個大堂的照明放棄酒店傳統密集均勻的排布方式,采用重點照明 + 間接照明結合的手法。沒有了繁復花哨的吊燈,天花板也沒有了滿天星一樣的燈光。燈光節制而淡雅,配合整個空間的詩意,充滿了深邃的禪意。
大堂休息區
挑高 4.3 米的書墻,在大堂里兼具著區隔與藏書的雙重功能。金屬材質的書架,配以隔板下的燈帶,將整面書墻打造得更加立體與洗練。水靜心明,書香滿溢。空間的流動與分隔自由切換,流動則為一室,分隔則為功能空間,身處其中總能讓人靜靜地思考,禪意無窮。
客房
木質的原色、簡斂的線條、框架的延伸,去繁就簡,一切回到使用的初衷。為旅客打造一個親切而舒適的真實體驗,給紛擾城市里的旅人帶來一片自然、閑適的休憩之所。
正如上海耒真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邵華波所言:設計有時候充滿了哲學的思想,有就是無,無就是有。簡約的背后是關于人性需求邏輯的復雜探索。
這與全季在每一個空間里專注于客人的核心需求做創新的追求,不謀而合。
在全季,所有不必要且繁雜的東西都被藏了起來,設置為隱身模式,追求整體環境的整潔純粹。這正是全季酒店的品牌理念:Less is more,擁抱自然,多余的都不要。這其中也包括照明的呈現。一個暗藏燈帶提供整體房間的基礎照明,4 盞 7.5W 的筒燈解決工作、閱讀、會客/休閑的重點照明要求,而且燈具與天花板自然融合,干凈整潔。
洗漱間
在洗漱間,一條燈帶藏于鏡子背面,照亮整個洗漱臺。洗手盆正上方那盞筒燈散發出的均勻面光,讓客人便于妝扮自己。很多時候,空間能讓我們變得優雅,因為空間是有能量的。
行文至此,也許有人會發問:在這樣一個充滿東方美學的空間里,照明燈具的選擇又有哪些驚喜之處呢?全季的照明產品,選擇了歐普商用照明三款常規產品:皓眾 II 代LED 筒燈、靈清Ⅱ LED 射燈和明易 Ra80 LED 支架。這三款產品性能穩定可靠、光線均勻舒適,造型精致大方,這與全季的空間設計風格不謀而合。全季牽手歐普商
用照明,看中的不僅是歐普商用照明產品的性價比,更注重品牌背后的力量。事實證明,燈光完美地詮釋了全季酒店東方美學空間的禪意。
活動鏈接
一場全季酒店的燈光之旅
圖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為了近距離領略全季酒店這一充滿東方美學的空間及其光環境,歐普商用照明聯合阿拉丁全媒體于 3 月 21 日組織了上海禪影照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倪楨、上海耒真室內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創始人邵華波、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商用事業部照明設計師謝暢妮等室內設計師、照明設計師前往上海吳中路的全季酒店進行現場考察。
謝暢妮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了整個酒店的照明情況,作為這個項目的燈具供應商,歐普商用照明在提供產品服務的同時,也為全季酒店的照明深化設計提供了專業支持。“全季的理念是要適合,要求燈光不張揚、不能喧賓奪主,同時要求燈光要有品質,要能表現空間的品質和符合人性的需求。”
在考察現場,全季酒店的設計理念和風格也不斷觸發了幾位設計師對人與空間的關系、人性需求與設計的關系以及燈光在酒店空間的合理應用展開探討。邵華波認為全季酒店整體設計風格低調、沉靜、干凈,并極力地關注人在空間中的本質需求。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