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臨巨大機遇 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正式啟動
摘要: 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工程日前正式啟動。7月18日,科技部高新司司長李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與人類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照明領域,正在孕育著巨大變革。
國家半導體照明產業工程日前正式啟動。7月18日,科技部高新司司長李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與人類生活、生產息息相關的照明領域,正在孕育著巨大變革。
據介紹,隨著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的突破和藍、綠、白光發光二極管的問世,繼半導體技術引發微電子革命之后,又在孕育一場新的產業革命———照明革命,其標志是半導體燈將逐步替代白熾燈和熒光燈。半導體燈采用發光二極管(LED)作為新光源,同樣亮度下,耗電僅為普通白熾燈的1/10,而壽命卻可以延長100倍。由于半導體照明(亦稱固態照明)具有節能、長壽命、免維護、環保等優點,業內普遍認為,如同晶體管替代電子管一樣,半導體燈替代傳統的白熾燈和熒光燈,也是大勢所趨。面對半導體照明市場的巨大誘惑,世界三大照明工業巨頭通用電氣、飛利浦、奧斯拉姆集團紛紛與半導體公司合作,成立半導體照明企業,并提出要在2010年前,使半導體燈發光效率再提高8倍,價格降低100倍。一場搶占半導體照明新興產業制高點的爭奪戰,已經在全球打響。美國能源部預測,到2010年前后,美國將有55%的白熾燈和熒光燈被半導體燈替代,每年可節電350億美元。日本提出,2006年就要用半導體燈大規模替代傳統白熾燈。據測算,7年后僅在美國,半導體照明就可能形成一個500億美元的大產業。
李健認為“我國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有巨大機遇”:第一,中國擁有巨大的照明工業和照明市場。我國現在是世界照明電器生產大國和出口大國之一,根據中國照明協會提供的數字,去年銷售收入445億元,出口創匯43億美元。但是照明工業大而不強,主要做低端產品,利潤率低,缺乏國際市場競爭力。據檢索:美國現在每年照明用電6000億度,約占用電總量的20%。我國每年照明用電只有2000億度,占全國用電總量的12%。這意味著照明工業在我國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第二,我國在這個領域已具備一定技術和產業基礎。與微電子相比,我國在半導體發光器件領域與國外的差距較小。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個發光二極管(LED),比世界上第一個發光二極管僅僅晚幾個月。據專家稱,總體上來看,目前我國半導體發光二極管產業的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只相差3年左右。通過“863”計劃等科技計劃的支持,我國已經初步形成從外延片生產、芯片制備、器件封裝集成應用的比較完整的產業鏈,現在全國從事半導體發光二極管器件及照明系統生產的規模以上的企業有400多家,封裝在國際市場上已占有相當大的份額。
第三,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能夠發揮我國的比較優勢。半導體照明產業,特別是位于產業鏈下游的芯片封裝和照明系統產業,既是一個技術密集型產業,又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產業,其難度和風險都大大低于微電子產業。發展半導體照明產業,能夠充分發揮我國的人力資源優勢,帶動相關產業,并增加出口,吸納就業。
科技部有關領導提出:我們要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為契機,推動半導體燈在城市景觀照明的應用。半導體照明包括普通照明和特種照明,考慮到性能價格比,宜先從特種照明做起。(編輯;ZQY)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