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感應燈:智能道路照明的一個新選擇
摘要: 本文主要討論了電磁感應燈在道路照明中應用的可行性。通過分析電磁感應燈的特點、道路照明的要求和視覺研究
前言:道路照明目的是在夜間為車輛駕駛者及路邊行人提供良好的視見環境,達到保障夜間交通安全,提高交通運輸效率,方便人民生活。根據最近研究表明,合理的夜間道路照明至少可以會降低30 %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率、45 %的鄉村道路交通事故率和30 %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率。另外,合理的道路照明還能提高交通引導性,從而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降低犯罪率,對提高環境的舒適度以及美化城市也有重要意義。目前人們節約能源、節省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逐步得到增強,實現高效、合理、舒適、便捷的照明是發展的趨勢。當前各大城市的路燈的光源主要為高壓鈉燈和汞燈,隨著電磁感應燈的不斷成熟,道路照明的光源也有了更多的選擇,可以使道路照明更舒適多樣。
不同道路對光源的要求不同
城市道路的功能主要有三個方面:交通功能、城市景觀功能和環境功能。在傳統的城市道路照明中,比較重視道路的交通功能,而忽略景觀環境功能。事實上城市道路是城市景觀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特別是在夜晚道路照明對城市景觀有結構性作用。對不同道路照明來講,其強調的功能是不同的,通常主干道路及高速公路、鄉村道路和隧道主要考慮交通功能,住宅區道路、次要道路及工廠區道路主要考慮交通和人身安全,而商場購物區及公園廣場等公共空間需要考慮景觀和環境功能。依據城市道路照明的不同功能要求,對各種道路照明作簡單分析如下:
1 景觀道路
景觀道路照明以景觀形象的提升為目的,照明方式以功能性照明和裝飾性照明并重。光源光色易采用高色溫如冷白色,給人們帶來現代、新鮮和醒目的視覺感受,顯色性要求高。
2 高速路
高速路車流量大,車速高,全封閉或高架,無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設置中央隔離帶,道路使用者類型比較單一,主要是高速行駛的各種機動車輛,照明應側重為機動車駕駛員提供安全駕駛的條件,以功能性照明為主,禁止裝飾照明,禁止動態照明。在光色與光源類型的選擇上應盡量使用節能高效并具有良好的視覺功效的光源。燈具尺度應較大,燈具風格應簡潔明快,具有現代感,避免過多裝飾。
3 歷史文化街、步行商業街
歷史文化街在一些歷史文化名城尤為重要。交通特點是步行流量大,道路照明應著重考慮行人,應增大裝飾型照明的比例,和突出傳統歷史文化。在此區域,照明設施的樣式風格有著格外重要的角色,燈具風格、光色關系到是否能夠保護獨具特色的歷史文化名城風貌,充分體現歷史文化街區文化內涵。
步行商業街是人們購物消費的地方,道路照明應烘托出繁華、熱鬧而濃厚的商業氛圍,對購物者形成心里誘導。可選用非截光燈具(如磨沙玻璃罩),因為在以步行為主的道路照明中,眩光問題對步行者并沒有形成較多不利影響,相反適當閃爍的燈光常常有助于產生一種誘人與生機勃勃的氣氛。光色可采用暖白色、冷白色、中性白等高顯色性的白色調。在此類道路中,道路寬度一般較小,進行照明不需要大功率的光源與很高的安裝高度,具有良好顯色性的、較小功率的光源和小型化的燈具尺度應為首選。燈具風格強調具有藝術人文特色,能良好的體現當地文化底蘊。
4 商業性交通干道
由于道路兩側商業發達,有多處大型的購物、餐飲、娛樂場所,具有較充足的步行空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的停車場,考慮人群的安全與購物環境及交通目的,既擔負城市交通性干道的功能又附有大量商業服務設施和其它類型公建,車流人流之間沖突大。照明方式主要采用高顯色性的白光照明,白光照明比黃光照明能獲得更多的信息量(從視覺獲得)。在此種商業性交通干道類別中,道路特性比較明顯,車流與人流的交互程度遠高于一般交通性干道,行人流量大,行為活動復雜,如購物、餐飲、娛樂等等,視覺信息的需求量大,對顯色性和視覺舒適度的需求也必然上升到新的高度。因此,白光照明是推薦的最佳照明方式,搭配不同的色溫來營造不同的環境氣氛。
5 交通干道、貨運干道
交通干道是連接城市內各區的主要道路,為貫穿全市或組團之間的交通服務,道路兩側較少有吸引大量車流人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貨運干道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對外交通功能,車流量大,車速較高,道路使用者類型比較單一,以貨運機動車為主,此類道路以功能性照明為重點,道路照明主要為駕駛員提供安全駕駛的條件為目標,光源盡量節能高效,對顯色性和光色要求不高。
6 交通支路
交通支路主要承擔短距離交通,非機動車和進出街區的機動車通行,道路使用者以行人,非機動車為主,照明方式采用常規照明,裝飾與照明相結合。光源的選擇范圍比較廣,應在一定照明水平的基礎上,注重裝飾性和藝性。
因此,在選擇道路照明光源時,要考慮歷史人文和地域特點,根據不同道路照明的不同要求,以人為本,因路制宜,合理分析,采用相應的光源使道路照明達到安全舒適、眩光少、光污染少、節約電能、美化環境的要求。
電磁感應燈的基本特點
基于LVD電磁感應燈的工作原理,我們可以簡要分析其基本特點:
1) 長壽命
由于燈沒有電極結構的特點使其壽命要比傳統的燈長很多。燈的壽命主要取決于鎮流器。隨著電子學的進步,鎮流器的壽命可以達到60 000小時。
2)良好光性能
LVD電磁感應燈有較高的光效,特別是大功率的燈。例如,200W的燈光效可以超過80lm/W。由于汞齊技術的使用,使燈在冷端溫度在60~120℃變化仍有穩定的光性能。
3)瞬時的啟動和再啟動
啟動位相從E放電到H放電在電磁感應燈中僅需幾個微秒,因此燈的啟動和再啟動時間非常短。
4)無閃爍
光源采用了高頻(230KHz)電子鎮流器來驅動,因此不會產生眼睛可以感受到的閃爍。
5)高功率因數
PFC電路IC芯片的應用,使燈的功率因數可以達到0.95以上。
6)可調光鎮流器
如前所述,燈的調光由改變鎮流器的工作頻率來實現。調光范圍可以達到30%~100%。
根據實驗發現,電磁感應燈和金屬鹵化物燈相比,電磁感應燈的由于較低的眩光而可見度高。而可見度道路照明的一個重要指標。
視覺科學
在道路照明標準中,路面平均亮度往往小于2cd/m2 ,是屬于中間視覺范疇,所以不應采用明視覺條件下的亮度值來評價道路照明效果,尤其是不能采用2視場條件下的亮度值來直接評價,即不能直接采用亮度計測得的亮度值來直接評價。在中間視覺條件下,光源的發光效率等不僅與光源的光譜分布有關,而且還與人眼的適應水平有關。圖1是不同視覺狀態下人眼不同的光譜靈敏度曲線。因此,為使道路照明水平更符合實際視見效果,達到道路照明節能的要求,就必須合理確定人眼的不同適應水平時光源的發光效率。我們通常說的光效都是明視覺狀態下的光效,在道路照明選擇光源是不僅要考慮明視覺時的光源效率,還需考慮中間視覺時光源的效率,電磁感應燈的中間視覺光效比較高。
數字技術和太陽能的應用
道路照明的節能和控制也隨著城市建設的現代化發展而被提到了日益重要的位置, 智能化監控系統已經成為當前道路照明的必然發展趨勢。尋找降低能耗節約能源的途徑也已經成為道路照明設計的首要內容。據資料統計,我國城鎮在夜晚9 點后,大中城市在午夜12 點后,道路上行人、車輛已經比較少。從這一時段直至清晨6點路燈熄滅,在交通流量低峰的道路上仍然保持較高照度顯然沒有必要。由于電磁感應燈采用了IC技術,可以比較容易地實現調光和智能控制,而且工作性能穩定。
另一個比較好的節能途徑是采用太陽能的電磁感應燈作為道路照明光源。太陽能是綠色能源,既無污染又節約能源,電磁感應燈是綠色光源,長壽命和高光效可以節約大量的電能和維修費用。電磁感應燈的高頻發生器內部本身具備boost升壓電路,所以它對蓄電池的供電電壓的要求大大降低了,系統只要能提供150V的電壓,電磁感應燈就能正常工作。這使得系統需要的太陽能電池數目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也隨之降低了。
應用展望
電磁感應燈的照明技術和理念正被照明設計師和研究人員應用到道路照明設計中去,特別是在智能化控制、太陽能照明等高科技方面。目前道路照明的電磁感應燈燈具正在不斷開發中,由于電磁感應燈的溫度不會超過180℃,所以設計的燈具可以采用真空鍍膜而不會脫落,因此燈具的光輸出可以維持在較高水平。相信隨著人們對電磁感應燈的了解和研究,電磁感應燈會在道路照明中得到更多的應用,成為道路照明光源的新選擇。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