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上海調查總隊日前對上海1000戶城市居民家庭進行了一次節能專項調查。記者昨天拿到的調查報告顯示,本市生活用電十年翻了一倍,青年家庭、高收入家庭能耗居前;與此同時,市民節能意識大大提高,九成家庭都用節能燈。
小戶均用電接近600度
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著家庭用能的升級。上海市民家庭人均生活用電量十年翻了一倍,去年戶均年用電量接近600度。
新增電量用在哪兒?調查透露,目前本市人均住房面積是10年前的1.8倍,由此帶來了采暖、通風、空調和照明能耗迅速增長。與此同時,家電產品呈現多元化、普及化發展趨勢,引起家庭用電量持續增長。截至去年底,本市每百戶居民家庭擁有空調175臺,電視機179臺,電冰箱104臺。音響、電腦、微波爐、洗碗機等產品的擁有率也大幅提升。
點評:經濟發展帶動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又促動能耗的增長,這樣的增長是必然的。關鍵是如何使能耗增長與環境承載力相匹配。
青年家庭能耗居首位
從年齡段來看,在青年家庭(35歲以下)、中年家庭(35歲~55歲)和老年家庭(55歲以上)三個群體中,青年家庭的能源消耗居首位。
今年上半年,青年家庭的人均水電燃料支出325元,其中生活用電量明顯高于另外兩個年齡段群體。青年人要求生活更便利、品質更優化,因此家庭中各種家電的普及度、使用率相對較高。同一時間段,老年家庭人均水電燃料支出310元,居第二;中年家庭人均水電燃料支出298元,居最末。這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居家時間較長,水、電、燃料使用頻率高,而中年家庭居家時間較少,節能型家電用品使用也較為普遍。
點評:三種不同年齡段家庭用能情況的不同,與各自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如何優化消費習慣,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值得我們思考。
高收入家庭能耗偏高
上半年本市城市居民家庭人均水電燃料支出304元,人均用水量26立方米,人均用電量263度,人均管道煤氣用量77立方米。
高收入家庭的能源消耗遠遠超過低收入家庭。此次調查對象中,收入列前20%(高收入家庭)的家庭,人均水電燃料支出389元,是收入列后20%(低收入家庭)的家庭1.6倍。高收入家庭人均用水量31立方米、用電量192度、管道煤氣用量93立方米,分別是低收入家庭的1.4倍、1.8倍和1.5倍。此外,6月底本市每百戶高收入家庭擁有汽車28輛,因此高收入家庭還有更多與汽車相關的能耗支出。
點評:家庭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與收入水平相關。倡導節能降耗與鼓勵健康消費不矛盾,關鍵是尋找兩者平衡點。
“不節能”家庭僅1.1%
上海市民節能意識的提高,在此次調查中得到進一步佐證。作為家庭節能的重要措施之一,節能產品的推廣初見成效,79.2%被調查者有意識購買節能型家電,上海擁有節能燈的家庭已達89.9%。
調查顯示,只有1.1%的家庭從不采取節能措施。92.6%的家庭做到了隨手關燈,83.8%做到了少開空調或把空調溫度調到適中,88.9%做到了注意節約用水,44.9%不讓電腦、電視等電器長期處于待機狀態。98.5%的被調查者認為日常生活中有必要節能,認為“無所謂或沒有必要”的僅占1.5%。
點評:要充分挖掘家庭節能潛力,關鍵要讓市民從被動節能轉為主動節能。要讓節能產品更快走進千家萬戶,還得下功夫開發節能效果好、性價比高、款式新穎的產品。
凡本網注明“來源:阿拉丁照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阿拉丁照明網,轉載請注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