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影響 廣東四成照明企業關門謝客
摘要: 作為中國照明電器行業的主要產區,廣東生產燈具及照明裝置的產量幾乎占據了全國產量的一半,進入2008年以來,照明產業的外銷市場迅速萎縮。
作為中國照明電器行業的主要產區,廣東生產燈具及照明裝置的產量幾乎占據了全國產量的一半,但由于企業大多數都致力于OEM和低端產品的生產,進入2008年以來,受原材料漲價、人力成本增加等因素牽制,再加上美國次貸風波影響,照明產業的外銷市場迅速萎縮,不少企業轉攻內銷,進一步惡化了行業競爭。記者昨天獲悉,廣東目前在冊的照明企業8000多家,加上小作坊、山寨工廠等超過1萬家,但上半年就有三四千家企業倒閉或暫時關門。
出口擠內銷 生意更難做
近年來中國的照明行業每年均以20%的平均速度增長,但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幾乎所有的廣東照明企業都表示生意越來越難做,雷士照明的國內營銷系統副總裁殷慷也坦稱:今年壓力很大。除了面臨原材料漲價、人力成本增加等各行各業都遇到的難題外,上半年由于國家宏觀調控的影響,房地產、建材等行業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為這些行業下游的照明行業,同樣也受到波及。
特別是外銷企業,受美國次債風波影響,照明產品的出口出現了較大的萎縮,尤其是出口北美市場的企業今年開工率低,不少照明企業轉攻內銷,進一步惡化行業競爭。而廣東的照明企業,有一半都是在做出口。在這樣一個環境下,照明行業很多小企業將很難生存,特別是靠加工為主的企業,包括一些大的加工企業,如果在這個時間,盲目擴張的話,也是會遇到很大的發展問題。
自主研發 尋找生機
雖然整個行業增速在放緩,但市場上重新洗牌的動作并沒有停止,這將給有競爭力的企業帶來發展機會。殷慷告訴記者,目前雷士正在走一條中國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貿工技貿易、制造和研發,近日開業的上海研發中心,選址上海就是看中目前中國的光源、電氣方面的科研人才在華東地區最為集中,以吸引到更多的人才,把自助創新掌握核心技術作為支撐自身未來發展的動力。
如果沒有自主研發的產品,企業將很難在市場中立足,市場中任何一點波動,受損的都會是這些企業。最明顯的例子如節能燈的生產,目前全球節能燈的需求量在40億支左右,絕大部分都是在中國生產的。自有品牌的照明企業利潤能達20%左右,而通過OEM方式生產的國內照明企業利潤不到1%。
宏觀經濟調控不以企業主觀意志而轉移,既然企業無力改變行業,就只能在不平衡的行業中尋求新的市場機會。近階段政府在固定資產投資方面依然在成長,只是增幅小點而已,但在大工業的基礎建設,如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深圳全英會等,這些政府主導的投資都是非常大的,在這種局部的區域會有平均增速的機會,我們也不需要過于悲觀。
精品專題:雷士照明以上海為翼翔空海外 | ||||
|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