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照明企業不找“老外”找“老鄉”
摘要: 兩個月前,大連路明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肖志國為出口訂單銳減60%而苦惱;兩天前,讓肖志國“苦惱”的還是訂單——3月份,路明銷售收入接近前兩個月的總和,訂單大有“做不過來”之勢。
兩個月前,大連路明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肖志國為出口訂單銳減60%而苦惱;兩天前,讓肖志國“苦惱”的還是訂單——3月份,路明銷售收入接近前兩個月的總和,訂單大有“做不過來”之勢。
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來自國家和地方擴內需、保增長舉措的及時出臺。以路明為代表的我市半導體照明企業抓住內需市場機遇,及時調整產品結構,繼續保持了產業穩定發展。
為拉動內需,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無論是造房、修路還是城市建設,有人的地方就需要電,就需要照明。這給了半導體照明產業巨大的市場空間。隨著一大批機場、地鐵、道路、橋梁、隧道等建設項目的啟動,設施和景觀照明需求量呈爆發式增長。而國家《高效照明產品推廣財政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的落實,進一步加快了半導體照明設備在交通照明、城市亮化以及家庭照明等領域的推廣和使用。“科技部啟動了一個‘十城萬盞’計劃,主要是在城市亮化工程方面推廣半導體照明,這一兩個月我們已經收到了不少省市政府的采購意向書。”肖志國說。
內需大增,國產半導體照明設備能否不負眾望、滿足需求?2008年北京奧運會成為展示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技術水平的最好舞臺。大連長城光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北京奧運會是半導體照明應用最多、效果最好的一屆奧運會,長城光電有近10項產品服務奧運。奧運舞臺成了最好的校場,而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半導體照明設備、技術經受了考驗。“奧運會后,我們在廣播電視播出現場的半導體照明舞美設計和服務方面開拓了市場,形成了新的穩定的經濟增長點。”
國外損失國內補,不找“老外”找“老鄉”。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的形勢下,我市半導體照明企業的發展再次證明:選擇比努力更有效,方向比奔跑更重要。(編輯:CBE)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