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烏燈具商紛紛回“家” 于危中尋機
摘要: 古鎮是目前全國最大的燈飾產品集散地,以出口為主,全鎮登記注冊的燈飾企業就有5000多家,從業人員6萬多人,2008年燈飾業總產值達165億元,占全國市場份額的60%以上。
金爾升是義烏總商會常委、義烏市金升塑膠公司董事長。上世紀80年代,他靠賣頭花發家致富,成為紅極一時的“風云人物”,一直創勁不減。
盧金財是后宅高速路口附近龍鳳山莊老總。2002年,他在佛堂開了一家采石場,生意不錯;2007年初,他搖身一變成了龍鳳山莊的老板。腦子活絡的他,也是一直充滿創業激情。
三個女人一臺好戲,三個男人也能唱出一臺好戲。
舊村改造后,黃楊梅村1680多口人已擁有近千幢整齊劃一的樓房,全部開發后可擁有6萬多平方米的經營面積正待字閨中。
在義烏城區一帶,每一次舊村改造就會改出一條“專業街”、一個市場。季敬能和村兩委一班人也在考慮給村里引進什么樣的“專業街”。
生意做大了,金爾升常往世界各地跑,每次住酒店,他就能看到酒店內光彩照人的各類燈飾。
“義烏經驗千萬條,培育市場主體第一條。”義烏號稱已擁有千千萬萬個市場主體,但令他感到奇怪的是跑遍整個義烏,卻沒有一個燈具市場。
“如果辦一個燈具市場,肯定有花頭。”腦子活絡的金爾升說。
他的想法得到不少朋友和專家的贊許,其中就有盧金財。
在辦燈具市場時,金爾升總結了義烏辦市場的一條重要經驗:義烏市場每一階段的成長與繁榮,都是采取市場與專業街結合的發展模式;每個市場周圍,還會形成幾條、10多條甚至數十條專業街。
辦燈具市場首先就要先辦專業街,而專業街的建設地點最好就選擇在已形成核心商圈的區域內。
黃楊梅村開始進入金爾升和盧金財的視線。2009年春節一過,他們就來到黃楊梅村,跟季敬能等村干部一起協商能否在此辦個燈具市場、如何辦燈具市場等事宜。
在考察時,他們發現黃楊梅村坐落在義烏建材行業的核心商圈內,與建材物資市場、裝飾城、花木市場僅兩分鐘的行程。另外,它距國際物流中心、海關僅1公里,距火車站、飛機場僅5公里。客貨流量能在最短時間內快速匯入高速公路網、浙贛鐵路快線網、寧波港、杭州空港等。
在外燈具商積極響應
去年底,義烏市鼎堅市場開發有限公司成立。金爾升和盧金財招兵買馬,開始往全國各地跑,調研全國燈具市場的情況。
調研發現,目前全國存在三大燈飾市場,分別坐落在廣東中山、江蘇常州和山東臨沂,年銷售額近300億元人民幣。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