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未成女一区二区三区,成人区人妻精品一熟女,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阿拉丁照明網首頁| 綠色| 檢測認證| 古建筑| 道路| 酒店| 店鋪| 建筑| 家居| 辦公| 夜景| 娛樂| 工業| 博物館| 體育| 公共 登錄 注冊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線 > 正文

2009年重大專項指南廣東省科技廳

2009-12-20 作者:admin 來源:廣東半導體照明工程省部產學研創新聯盟 瀏覽量: 網友評論: 0

摘要: 2009年“節能減排與可再生能源”重大科技專項堅持重點突出、實效優先的原則,面向我省節能減排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的重大科技需求

  2009年重大專項指南廣東省科技廳

  一、節能減排與可再生能源重大科技專項申報指南(第一批)

  2009年節能減排與可再生能源重大科技專項堅持重點突出、實效優先的原則,面向我省節能減排重點領域、重點行業、重點地區的重大科技需求,圍繞節能減排和培育新興產業兩大目標,突出效益化、資源化、產業化導向,抓好重大關鍵技術的應用攻關、重大戰略產品研發應用和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設,為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的各項指令性約束指標,促進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一)專項內容

  專題一 :重點行業節能減排技術集成示范(專題編號:0801)

  課題1:建筑物綜合節能與建筑標準化施工技術應用示范

  項目內容:(1)節能型工業化住宅建筑技術應用示范:選擇住宅小區建設項目,開展部件制造專業化、生產工業化、住宅建筑集成化研究及應用示范,形成節能環保型建筑部件制造與施工地方標準;(2)建筑物綜合節能技術示范工程: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大型建筑、建筑群或工業基地,集成應用建筑物太陽能一體化技術、高性能節能環保建筑材料,實現建筑物節約用能。

  項目要求:示范工程手續齊備,建筑面積大于5000M2,其中,(1)必須由多家具有資質和技術實力的開發商聯合承擔,施工節時、節材、節地等指標效果突出;(2)示范工程年綜合節能效果比最新的國家建筑節能標準(規范)指標提高20%以上。

  課題2:鋼鐵行業綜合節能技術應用示范

  項目內容:選擇省級以上重點建設鋼鐵項目,按照節能減排的理念,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在技術路線制定、工藝設計、設備選型、施工、生產(營運)管理等全過程實現綜合節能減排。

  項目要求:示范工程列入省級以上重點規劃,項目建設手續齊備,建設資金有保障;主要工藝和產品的技術指標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綜合節能減排指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課題3:食品行業規模化COD減排示范工程

  項目內容:集成國際先進的適用技術,以顯著降低COD排放為目標,在我省制糖、發酵等食品重點行業開展規模化COD減排工程示范,推動實現污水回用和資源化利用,為推動我省重點行業COD減排作出貢獻。

  項目要求:實施對象為COD污水排放濃度高的制糖、發酵行業龍頭企業,日污水處理能力不少于5000噸,污水回用率達90%以上,COD減排90%以上,示范工程污水處理成本比常規工藝顯著降低。

  課題4:紡織印染節能節水新工藝及其廢水高效處理新技術和產業化

  項目內容:以節能節水、顯著降低印染廢水COD排放、提高脫色率、濁度和氨氮去除率為目標,研制并生產高性能紡織印染廢水處理新材料、新工藝、新設備,建立示范工程,提升我省紡織印染行業廢水的過程減排和低成本高效處理水平,促進紡織印染行業廢水零排放。

  項目要求:與傳統技術相比,綜合節能25%以上,節水50%以上,COD減排和廢水循環使用率達90%以上,污水處理成本下降1/3以上,產品實現產業化,示范工程日處理污水能力不小于3000M3。

  課題5:化工和醫藥行業廢水過程減排及資源化利用關鍵技術開發與示范

  項目內容:以化工、制藥工業密集區為對象,研制高濃度工業廢水綜合處理技術體系并建立示范工程,實現區域工業廢水COD減排、中水回用和資源化利用。

  項目要求:攻克化工、制藥行業污染物減排關鍵技術,建立廢水集中治理的新模式,推動一批行業清潔生產技術的示范應用,實現污水100%集中處理、COD減排達到90%以上、污水集中日處理量規模達30000M3以上,集中處理的運行成本比分散處理顯著下降,推動工業園區和污水排放密集區生態化示范建設。

  課題6:大型養殖場污水零排放關鍵技術集成示范

  項目內容:針對大型養殖場,按照循環經濟理念,采用生態鏈養殖新技術,實現養殖污水零排放,為有效控制和顯著降低農村面源污染提供示范樣板。

  項目要求:申報單位必須具備大型養殖規模,運作平穩,具有成套集約化飼養技術及配套工藝設備,實現污水零排放及糞便的資源化利用。

  課題7:優勢制造業替代化和減量化技術的應用

  項目內容:面向汽車、機械、電子、船舶等我省優勢制造業,以循環經濟的替代化、減量化技術為重點,研發、集成具有顯著節能減排效果的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新材料并建立示范工程,提升全行業節能減排科技含量和產業競爭力。

  項目要求:替代化、減量化技術具有先進性;選擇多家龍頭企業承擔,企業技術開發能力強,產品具有顯著的節材優勢、節能效果和市場競爭力。

  專題二:綠色照明創新示范工程(專題編號:0802)

  課題1:LED照明關鍵技術開發集成

  項目內容:重點解決LED模塊化設計及封裝、LED單元高效散熱等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高效散熱新材料并實現產業化。

  項目要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先進性、新穎性特征明顯,工藝穩定、質量可靠,產品具有競爭力并實現產業化。

  課題2:千里十萬大功率LED路燈產業化示范推廣工程

  項目內容:選擇5?6個地級以上市,在市政道路、高速公路、大型廣場、大型產業基地開展十萬盞LED路燈照明工程示范,培育綠色照明新興產業。

  項目要求:政府部門牽頭組織申報;主要采用省內企業生產的大功率LED路燈,產品符合路燈照明燈具技術要求;示范對象為在建或正在改造的工程項目,可由若干個示范單元組成,每個示范單元LED燈具不少于1000盞,示范總規模不少于10000盞,整體節能效果達50%以上。

  專題三:重大用能裝備生態設計與制造(專題編號:0803)

  課題1:高端家電生態設計與制造技術及應用

  項目內容:選擇高端家電生產基地,推行歐盟《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WEEE指令) 、《關于在電子電氣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ROHS指令)和《用能產品生態設計指令》(EUP 指令)等技術指引,實現從產品設計到制造、使用及后期處理全過程的節能環保。

  項目要求:牽頭單位必須具有行業協調能力;示范企業必須是省內大型家電制造基地,建有先進完備的公共技術服務(檢測、培訓)體系;采用生態設計與制造技術的產品實現系列化。

  課題2:節能環保型機電裝置研制及產業化示范

  項目內容:采用先進設計技術和現代精密加工工藝,開發具有顯著節能、降噪效果和市場競爭力的節能環保型機電新產品,實現系列化、產業化。

  項目要求:節能效果比傳統產品提高25%以上,噪音顯著降低;具有替代傳統產品的技術和性能優勢;項目實施單位應選擇2-3家大型用戶單位進行新產品的示范推廣。

  課題3:節能型中央空調生產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項目內容:針對廣東大型商業或工業用戶,綜合集成動態冰蓄冷技術、高溫相變動態蓄冷技術和冰漿潛熱輸送等技術,研制生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央空調,建設大型動態冰蓄冷示范工程。

  項目要求:中央空調系統體積小、效率高,移峰容量超過中央空調容量的50%以上,綜合節電30%以上;在2-3個大型中央空調系統(不小于106kcal)中進行示范應用。

  專題四:可再生能源重大裝備研制與產業化基地(專題編號:0804)

  課題1:太陽能發電關鍵設備制造與產業化基地

  項目內容:制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自有品牌的太陽能發電關鍵設備,形成技術先進、成果轉化能力強、產業集聚度高、技術人才實力雄厚的產業化基地。

  項目要求:項目列入地方經濟中長期發展規劃,產業規劃科學合理可行,措施得力,地方政府大力扶持;關鍵設備主要技術指標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企業生產規模在同行業名列前茅,科技和經濟支撐能力較強,獲得生產及示范的相關資質。

  課題2:大功率風電機組產業化基地

  項目內容:制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功率(2.5MW以上)系列風電機組,建設全國先進的風電機組產業基地。

  項目要求:風電機組技術指標達世界先進水平,國產化率高;基地依托單位產能及規模大、具有高水平的風電技術檢測平臺,可為風電行業提供公共技術服務。

  專題五:廢棄資源回收利用及產業化(專題編號:0805)

  課題1:環保型廢棄橡膠制品高值化利用技術集成與示范

  項目內容:應用成熟的新型處理工藝,研制從廢橡膠制取燃料油的環保型裝備,提高廢棄橡膠資源化回收利用水平;整個裝備系統要實現連續化、全封閉生產,保證處理過程的清潔無污染。

  項目要求:單臺裝備年處理量超過1000噸;產品符合燃料油排放環保指標;廢棄橡膠經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

  課題2:脫硫廢渣資源化利用技術及產業化示范

  項目內容:采用先進的綠色制造技術,利用脫硫廢渣固體廢棄物生產優質鉀肥。

  項目要求:本項目中試效果良好,技術先進實用,工藝流程綠色環保;建設規模萬噸級示范生產線,產品硫酸鉀、枸溶氧化鈣、二氧化硅、氧化鎂和pH等指標優于傳統鉀肥;重金屬含量達到國家農用粉煤灰質量標準,不會對環境構成二次污染。

  課題3:石材工業廢料生產人造石材關鍵技術及應用示范

  項目內容: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利用大宗石材加工廢料生產系列高強度、高檔人造石材,顯著提高產品的機械性能,同時降低成本。

  項目要求:人造石材料防火等級達到A1級,莫氏硬度超過3,各項性能符合相關國家和行業標準,產品成本具有競爭力;示范工程年產人造石材20萬噸以上。

  專題六:綠色亞運節能技術示范工程(專題編號:0806)

  項目內容:選擇第十六屆亞運會體育場館、運動員村及相關市政工程為示范點,開展綠色建筑、太陽能、LED等節能技術、產品的綜合集成示范,為綠色亞運提供科技支撐和示范樣板。

  項目要求:亞運會組委會或其相關科技、建設組牽頭組織,省市區聯動,制定具體實施方案,體現技術成熟、保障得力,實施到位,效果突出。

  專題七:規模化區域能源管理與優化控制技術應用示范(專題編號:0807)

  課題1:兆瓦級分布式能源成套技術及應用示范

  項目內容:針對電、熱和冷集中供應區域的用戶單位(重點是大型醫院、大型商場),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和裝備,建立兆瓦級分布式能源系統裝置。通過高品位能源(油、氣)的多級利用,實現熱、電、冷多聯供,顯著提高區域整體能源效率,為大規模推廣應用分布式能源系統建立示范工程。

  項目要求:實施對象必須具有穩定的電、熱和冷負荷,現有變壓器容量不小于8000KWA,日最低用電負荷不小于0.4MW,熱電負荷比不低于40:60;分布式能源系統整體效率不低于75%;裝置年運行時間不少于5500小時。

  課題2:輔助管理用大宗能源使用監管平臺研制與應用

  項目內容:針對工業區等用電集中區域,建立電力實時監控系統,實現對電力總量的網絡化、實時化、智能化監管,為電網總調度提供分析數據和決策參考。

  項目要求:采用先進技術和管理理念構建管理平臺(數據采集、傳輸、軟件開發、后臺處理、決策支持等),實現數據采集實時,傳輸可靠,遠行穩定,監管有效。

  (二)申報要求

  除符合申報通知的總體要求外,還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以課題為申報單元組織申報,每個課題可以分解分課題,設立分課題牽頭單位與負責人;

  2、聯合申報單位必須確定一名具有高級職稱的總負責人,負責統一組織和協調項目申報和實施;

  3、申報單位原則上以企業為主體,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申報單位應處于同行業領先地位,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具有較強的組織策劃和市場開拓能力,具備與專題內容相關的研發實力和基礎,較強的產業化條件,具備實施項目的資金、人才等保障條件,并承諾為項目實施提供1:4的配套經費,項目實施地必須在廣東省境內;

  4、聯合申報各方須簽訂共同申報協議,明晰各方任務、節點目標、經費安排和知識產權歸屬等,牽頭申報單位對聯合申報各方的申報資格進行審核,并作為課題實施的第一責任人承擔總體責任;

  5、項目的實施必須在地區或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得到所屬地區政府部門的支持,并提供給予1:1資金配套的相關證明材料。

  聯系人:袁海濤

  聯系電話:(020)83163837

  二、產業共性技術重大科技專項申報指南(第一批)

  (一)專項內容

  專題八:廣東省輕工機械產業共性技術(專題編號:0808)

  廣東是我國輕工業大省,2007年廣東輕工業總產值11047.8億,占全國輕工總量的30%。其中包裝印刷行業產值1200億,占全國的1/3左右;塑料制品行業產值1700億,占全國總產量的23%,居全國首位。隨著輕工制造業的發展,廣東省的塑料成型機械、包裝印刷專用設備制造和食品飲料專用設備、制藥專用包裝設備、陶瓷機械、木工機械等輕工機械行業發展迅速,年產值上千億元。珠三角和汕頭地區已成為著名的包裝印刷設備制造業基地,東莞、深圳、惠州、佛山等地也逐漸形成塑料加工的產業集群和設備生產基地,廣東輕工機械已形成較高生產集中度的產業集群和一批規模較大的重點骨干企業。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市場競爭的加劇,我省輕工機械還面臨諸如自動化程度不夠高、能耗高、關鍵裝備需要進口等問題,迫切需要應用先進制造技術、信息化技術,開展輕工機械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究與裝備開發。

  本專題作為輕工裝備行業首期啟動項目,選擇包裝印刷設備、塑料成型設備以及電子照明、家電等輕工行業的自動化生產線作為先期研究攻關內容,以節能、節材、高效、智能化以及降低勞動強度、改善勞動環境為目標,圍繞制約廣東輕工機械裝備升級換代的關鍵共性技術組織攻關,形成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研究開發一批高效低耗的、智能型成套設備和數字化高新技術產品,以提高我省輕工成套裝備技術水平和綜合競爭力。

  課題1: 包裝印刷裝備關鍵技術開發

  研究內容:數字制版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研制出具備數字化集成控制與管理的直接雕刻制版機、激光成像設備,并實現產業化;印刷涂布設備自動控制技術的研究與干燥系統仿真優化設計,開展印刷涂布設備干燥系統仿真優化設計軟件開發、干燥系統數字化自動控制系統研制、干燥系統節能減排技術優化工藝應用、干燥系統的優化運行工藝數據庫建立、干燥系統的可適應設計方法;高精度數控多色印刷模切設備及其數字化設計制造共性技術研究,進料/印刷/模切/送出各部分均采用高精度伺服電機及同步帶驅動,構造國內首創的數字式印刷模切機的三維設計與制造通用平臺,平臺具有印刷模切機數字化模塊設計、運動仿真、分析優化、數字化制造等功能,為行業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

  要求: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雕刻制版機、激光成像設備,滿足個性化制版需求,印版幅面可達2800mm2000mm;印刷涂布設備可節約能耗25%以上,主要的熱廢氣排放總量下降20%%,同時開發出印刷涂布設備干燥系統仿真優化設計軟件;開發包括7組印刷機組的(目前國內水平: 6組:世界先進水平:8組)高精度數控多色印刷模切設備一套,達到每小時不低于16800件的生產速度,0.25mm的套印精度(目前國內水平:≤0.5mm,世界先進水平:0.25mm)。

  課題2:高效節能塑料成型設備開發

  研究內容:高效率、短流程塑料加工技術與裝備研發,將基于拉伸流變的高分子材料塑化輸運方法應用于塑料擠出、混煉、以及注射成型加工過程,研究開發一系列高效率、短流程塑料成型加工技術及關鍵裝備,用葉片塑化輸運單元替代高耗能的傳統螺桿塑化輸運;研制新一代多層共擠塑料復合薄膜成型裝備,開發五層以上復合薄膜制備技術,節約昂貴資源,減少污染;開發薄膜厚度自動控制設備,研究開發數字化薄膜裝備及其在線測厚和控制技術及系統,實現自動配料、計量喂料、冷卻速度可控、薄膜厚度在線測量等功能;開發高速PET瓶飲料吹瓶自動化裝備,實現塑料瓶生產的質量在線控制。

  要求:開發出高效率、短流程塑料擠出裝備、注射成型裝備和混煉加工裝備并實現產業化,在保證制品質量的前提下,較之相同加工能力的常規螺桿式設備,制品加工能耗降低25%以上,設備體積、重量減少15%以上;復合薄膜層數5-7層,單層厚度可達2μm;開發薄膜厚度自動控制設備,生產的薄膜厚度誤差≤3.0%;喂料稱重控制系統各組分控制精度達到0.1%;高速PET瓶飲料吹瓶裝備最高產量達33000瓶/小時,整機效率達到95%。

  課題3:輕工行業自動化生產線的研究與開發

  研究內容:基于機器人技術,圍繞輕工行業對檢測、稱重、封裝、涂膠、組裝、包裝、噴碼、碼垛等工序自動化的共性需求,進行自動點膠設備、自動在線檢測設備、自動包裝設備、多自由度機器人的開發;開發具備自動封裝、在線檢測等功能的LED照明行業的自動化生產線,解決產品的質量可靠性問題;開發具備自動涂膠、噴碼、檢測功能的家電行業的自動化生產線,解決質量穩定和危害操作工人身體健康的問題。攻克大負載多自由度機器人及其驅動控制系統的開發和高速、高精度在線檢測的難題。

  要求:分別開發出適用于電子照明、家電、家具等行業的3條自動化示范生產線。研制的大負載多自由度機器人負載能力大于100kg,定位精度優于0.5mm;高速、高精度檢測分級設備相對尺寸檢測精度優于1/1000;誤檢率:0.05%以下。

  課題4:輕工機械產品質量控制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輕工機械產品穩健設計方法與應用示范,結合輕工機械產品定制化與個性化等特點,研究開發既能提高產品質量又降低成本的分析性穩健設計技術,并以輕工機械產品為載體,通過建立基礎數據與設計規則庫、設計參數與變量庫等,結合行業企業,進行產業應用示范;面向制造過程的產品質量動態控制系統,開發對制造企業具有廣泛適用性的產品質量動態控制應用軟件系統,支持制造過程中的產品質量數據實時采集,對制造過程現場測量數據進行實時的分析和反饋,實現制造過程中的產品質量動態控制和預警式的產品質量管理。

  要求:①針對包裝印刷機械等輕工機械產品,開發分析性穩健設計的輔助設計軟件工具集;②開發對包裝印刷機械等制造企業具有廣泛適用性的產品質量動態控制應用軟件系統一套③在3個以上的典型輕工機械行業企業進行應用示范,降低產品關鍵部件生產成本10%以上。

  專題九:廣東省陶瓷產業共性技術(專題編號:0809)

  2007年廣東建筑陶瓷墻地磚的產量為23億m2以上(產值約1150億元人民幣),約占全世界產量的25%,約占全國產量的50%左右;衛生陶瓷產量5000萬件,約占全國產量的50%;日用陶瓷產量為40億件,約占全國產量的30%; 2007年廣東陶瓷出口總值達30多億美元,占全國陶瓷出口總值的50%左右。陶瓷產業是我省重要的傳統支柱產業。

  本專題依據《廣東省建筑陶瓷技術路線圖》,針對我省陶瓷產業(包括日用、建筑、衛生陶瓷及相關配套產業)發展存在的共性技術難題,在省內已有技術和產業的基礎上,集成國內力量重點對傳統陶瓷功能化、低溫燒成、成形及加工、熱系統節能減排、工業廢渣和低品質原料利用等方向的產業共性技術進行攻關,實現若干產業共性技術突破,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并建成示范裝置,提升傳統產業水平,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

  課題1:產品技術領域:傳統陶瓷低溫燒成及功能化技術研究與開發

  研究內容:1、輕質、隔熱、保溫陶瓷材料技術的研究與開發;2、陶瓷表面功能化技術的研究與開發;3、低溫燒成陶瓷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

  要求:輕質、隔熱、保溫陶瓷材料導熱系數≤0.25w/m℃,抗壓強度≥10MPa,產業化后年產量≥50萬m2;陶瓷產品經過表面功能化技術處理后其性能要明顯優于傳統陶瓷產品,實現自潔、光催化、抗靜電、疏水、疏油中的一種或數種,技術指標達到行業中公認的先進標準要求;低溫燒成陶瓷的燒成溫度比同類材質降低30~50℃,單位產品燒成能耗降低10%以上,燒成時間縮短10%以上。包括高檔陶瓷坯釉料配方及裝飾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課題2:原料技術領域:低品質原料及工業廢渣利用的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研究內容:低品質原料利用及高品質原料替代的研究與開發;利用工業廢渣生產傳統建筑陶瓷及新型建筑陶瓷材料的產業化技術開發。

  要求:低品質原料利用率50%以上,高品質原料替代率30%以上;工業廢渣在配方中的摻加量達40%以上

  課題3:裝備技術領域:陶瓷原料制備、成形及加工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究與產業化

  研究內容:連續球磨機及自動配送料系統技術裝備;粉料干法造粒技術裝備;日用陶瓷成形及加工技術裝備;陶瓷深加工先進技術裝備

  要求:連續球磨機比同等產量間歇式球磨機節能15~20%,實現自動配送料;開發出粉料干法造粒技術裝備,同時節能30%以上,車間粉塵濃度符合國家有關標準;開發出先進的振動塑壓、壓力注漿等成型設備及與其相配套的工藝技術,建設日用陶瓷智能化示范線;陶瓷深加工裝備磨削能耗降低30%,磨削成本降低10%。

  課題4:清潔生產技術領域:生態陶瓷工業產業化技術開發

  研究內容:適用于生態陶瓷生產的原料制備技術的研究與產業化;適用于生態陶瓷生產的成型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適用于生態陶瓷生產的燒成技術及余熱利用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適用于生產陶瓷生產的低成本高穩定性脫硫除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適用于生態陶瓷生產的陶瓷深加工技術研究與產業化

  要求:建設生態建筑、日用陶瓷工業示范生產線各一條,該示范生產線的基本要求:節約用地10%,綜合節能10%,原料降耗20%,SO2 <300mg/Nm3,煙塵<80 mg/Nm3,CO2排放減少20%,工業污水全部回收利用,固廢利用率95%以上,廠界噪音小于65分貝。

  專題十:廣東省家電產業共性技術專項(專題編號:08010)

  我省是家用電器制造業大省,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家電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大小家電產品門類品種齊全,擁有顯著的產業優勢。2007年,廣東省家電產業銷售收入3400億元人民幣,出口總額213.8億美元,分別占全國的57 %、71%,銷售收入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家用電冰箱產量807.8萬臺,出口量757.9萬臺,空調器產量4601.9萬臺,出口量1613.2萬臺。2007年,中國小家電產品產量達到14.4億臺,出口量達到10.72億臺,廣東小家電產品出口量占全國60%以上,在廣東外貿經濟發展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家用電器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節能降耗減排的挑戰,歐盟的《關于報廢電子電氣設備指令》、《關于在電氣電子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 》、《耗能產品生態設計框架指令》,以及國際國內有關環保指令的出臺,給我省家電產業的制造和出口提出了新的課題。家電產業發展的形勢,要求全行業通過技術創新去積極應對。當前,實現我省家用電器的綠色設計、綠色制造和綠色回收,是實現產業升級換代的迫切需要。

  本項目擬重點圍繞典型家電產品,開展綠色設計技術、綠色生產工藝技術、綠色產品、綠色回收處理等共性技術研究,開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典型工藝和重點新產品,實施具有示范作用的應用工程,形成我省家電綠色制造的技術體系和自主創新能力,從而為家電行業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跨越綠色貿易壁壘和培育新興產業提供共性技術支撐。

  課題1. 典型家電產品低成本無鉛制造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

  研究內容:依托我省優越的電子信息無鉛產業市場需求環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基礎,開展自有知識產權的低成本的無鉛焊接材料、高性能低成本無鉛片式元器件、低氧化渣的無鉛波峰焊接設備、無鉛電子制造工藝兼容性研究以及典型家電產品無鉛焊接可靠性等無鉛制造領域關鍵技術研究,并進行研究成果的應用推廣。

  要求:形成自有知識產權的無鉛焊接材料、器件及設備。形成的無銀焊料比現有的SAC305降低成本15%以上,與SAC105性能相當,與之配套使用的助焊劑透錫能力大于80%;無鉛波峰焊接設備使用過程中可減少無鉛焊料氧化渣的產生量,即產生的氧化渣量<3kg/8h(目前通常為6-83kg/8h);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與國際同類產品水平相當的大功率MLCI產品(3216以上規格的MLCI最高額定電流1A以上,品質因子Q55以上),其銷售價格是普通大功率片式電感的價格的20%左右。

  課題2. 典型家電回收與再資源化共性技術研究與應用

  研究內容:電子電器拆解、破碎和分選共性技術及成套設備。開展廢舊電子電器回收體系的研究,研究和建立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的回收體系,包括逆向物流體系、相關配套政策法規等。主要內容包括電冰箱、空調回收處理共性技術及設備。

  要求: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建設年處理能力3萬臺以上的冰箱回收示范線,回收率達到75%以上,無害化率100%。

  課題 3. 典型小家電產品綠色設計共性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綠色設計方法研究,從綠色材料選擇方法,節能降噪設計、易 于拆卸回收等各方面建立綠色設計規范。綠色小家電產品評估方法與評價軟件支持工具的開發。小家電產品能效標準制定及測試技術研究,根據小家電產品能效檢測的要求建立精密測試系統。針對典型產品電飯鍋/電飯煲和攪拌機/果汁機兩類典型進行綠色設計的應用示范,并實現批量生產。

  要求:項目成果在企業推廣應用,電飯鍋/電飯煲和攪拌機/果汁機兩類典型綠色產品實現年產規模800萬臺(套)。

  課題4. 家電智能技術的研究及其應用

  研究內容: 家庭電器互聯控制技術的研究與應用;變頻壓縮機驅動模塊的研究與應用;家用多聯空調優化控制節能技術研究及產業化。

  要求:智能用電控制裝置具備年產10000套以上的能力并推廣應用;相關企業應具備年產50000套以上多聯空調機組的生產能力;能效比現有機型提高10%以上,制冷制熱時溫度控制精度達到0.5℃;開發PMSM直流壓縮機核心驅動算法以及具有自適應調節壓縮機參數的柔性算法的15A、20A、30A PMSM壓縮機控制模塊;模塊被至少兩個企業應用至少100萬套;核心技術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課題5. 高效節材冰箱壓縮機的開發及應用

  研究內容:優化設計低噪聲的壓縮機外殼;優化器氣體流動系統;單相異步高效電機;高精密鑄鋁汽缸座代替傳統的鑄鐵汽缸座;精密沖壓低碳鋼和鑄鐵組合曲軸代替傳統的鑄鐵曲軸。

  要求:研發出的壓縮機,其高效節能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即壓縮機性能系數(COP=制冷量/輸入功率)達到1.60-1.9w/w);壓縮機單臺重量從目前的8-10 kg降低到5-6.8 kg;產能指標: 300萬臺/年以上。

  專題十一:高品質工業鋁材產業共性技術(專題編號:0811)

  廣東省鋁加工業在國內具有突出的地位,特別是鋁建筑型材具有絕對的優勢。廣東鋁產業密集度高,產業鏈完整、配套產業實力雄厚,已形成明顯的產業規模優勢和品牌優勢。當前,廣東鋁產業的發展正處在重要的轉型時期,在繼續保持廣東優勢的建筑鋁型材加工產業的同時,加快發展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工業鋁材加工,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使企業從產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進而向技術創新型轉變的重要舉措。

  高品質工業鋁材產業共性技術研究是依據廣東省鋁工業技術路線圖提出的研發需求,重點突破鋁加工產業鏈上熔煉、擠壓、表面處理及合金開發環節的共性關鍵技術。主要研究高品質鋁合金熔體潔凈化、細晶化技術,改善熔體組織,全面提高鋁合金的質量和綜合性能。開發高性能易切削新型鋁合金,攻克高精密擠壓型材加工工藝和控制技術,突破傳統鋁合金熱加工工藝中合金組織粗晶化的共性技術。開展質量可控的無鉻化表面處理技術研究,解決制約鋁工業發展的世界性難題。開發復雜型材在線淬火和控制冷卻技術與裝備,全面提升我國鋁加工工藝和裝備的整體技術水平。項目實施并完成后,可形成汽車、電子工業用高品質工業加工材示范生產線5條,實現經濟效益6.65億元以上。

  課題1:鋁熔體凈化、晶粒細化技術研究及其在高品質工業鋁型材上的應用

  研究內容:研究高品質鋁合金熔體潔凈化、細晶化技術,研究鋁合金熔體氫及夾雜物去除技術,控制鋁液中氣體和夾雜物含量;研究晶粒細化劑的合成及化合物顆粒尺寸形態控制技術,開發高效環保型鋁合金晶粒細化劑的制備方法;通過熔體凈化和在線晶粒細化技術,改善熔體組織,全面提高鋁合金材料的質量和綜合性能。

  m,達到國際先進水平;5)電子等工業用高品質鋁型材年產值1.5億元以上。mm以上的夾雜物去除率達70%以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4)鋁合金材料中金屬間化合物顆粒數量小于1000個/mm2,顆粒平均尺寸約為1.9~2.1m  要求:1)晶粒細化劑中化合物均呈均勻彌散分布,顆粒相小于2.0μm達到90%以上,塊狀相小于40μm達95%以上,無夾雜物,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2)鋁合金熔體在線晶粒細化后晶粒度達到一級;3)含氫量在0.12ml/100gAl以下

  課題2:高性能、高精密、超細微結構鋁合金材料研究與應用

  研究內容:研究新型環保易切削合金多元化微合金成分設計及優化,研究熱加工工藝和熱處理工藝,大幅度提高合金材料的加工成品率,并替代進口產品;通過高精密型材模具設計及制造技術、在線淬火冷卻控制技術、型材擠壓工藝優化及精矯技術,實現高精密工業型材的生產制造;研究高性能鋁合金熱加工過程組織粗化和形成粗晶環的機理,通過優化合金的化學成分、分級均勻化處理、分級固溶處理、反向擠壓工藝,實現合金組織細晶化。

  要求: 1)高性能無鉛易切削2系鋁合金材料:抗拉強度σb:420MPa,屈服強度σ0.2:360 MPa,延伸率δ:12%;力學性能、切削性能及耐腐蝕性能均達到傳統含鉛2011合金的水平,產品通過歐盟ROHS測試標準,產品性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3)建立電子工業用無鉛易切削2系鋁合金產品擠壓生產線,可實現年產值2000萬。2)高精密鋁合金型材:單位長度扭擰度≤0.2mm;裝配尺寸部位公差精度范圍≤0.2mm;壁厚公差精度范圍≤0.2mm;建立汽車工業用高精密鋁合金型材的的生產線,實現年產值6000萬元。3)超細微結構6061鋁合金材料:材料的晶粒平均尺寸比普通方法生產的產品細化50%以上,達30μm,處國內領先水平;材料無粗晶環生產,解決鋁合金擠壓加工的世界性難題;建立汽車工業用6061鋁合金產品的生產線,其銷售量1000噸/年,實現產值3500萬元/年。

  課題3:鋁合金型材無鉻表面鈍化技術

  研究內容:進行藥劑篩選及配方設計,研究工藝與轉化膜綜合性能、外觀之間的影響關系;開發非鉻鈍化槽液工藝穩定性與長效性的控制技術;研究面向產業化應用的槽液分析檢測方法,研制出適宜工業化推廣應用的環境友好型非鉻化學轉化處理液體系的研究,建立鋁型材無鉻化處理示范生產線。

  要求:1)無鉻轉化膜成膜參數指標:①外觀有色,可肉眼識別;②室溫下1-3min快速成膜;③膜厚1~2μm;2)無鉻轉化膜噴涂聚酯粉末涂料后產品的性能指標符合GB 5237.4-2008的標準要求。3)無鉻轉化處理液穩定性好、使用壽命長,槽液使用6個月無失效。4)處理工藝環境友好,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Cr6+有毒污染物;廢水處理后達到廣東省地方排放標準。5)建立年產能達10000噸的示范生產線,實現產值2.5億元。

  課題4:復雜斷面型材在線淬火、控制冷卻技術及裝備

  研究內容:研究多區段、可自動控制的風-水冷卻等在線淬火多級冷卻設備,研究不同截面、壁厚、合金的型材與冷卻強度函數關系。建立各種不同淬火敏感性的工業鋁合金(6063、6061、6082、7003等合金)的CCT相圖數據庫。實現復雜截面型材在線淬火系統實時控制的技術及裝備。

  要求:1)型材在線淬火溫度從500℃降低至200℃以下,滿足GB/T689-2006標準。2)復雜非對稱截面型材淬火后,縱向、橫向溫差小于15℃;3)建立一套6063、6061、6082、7003等合金的CCT相圖,提高復雜截面型材成品率5%以上;4)形成可示范推廣的復雜截面型材在線淬火冷卻生產線,實現年產值1.5億元。

  專題十二:廣東省石油化工產業共性技術(專題編號:0812)

  課題1:石油化工乙烯焦油的綜合利用技術

  研究內容:精密精餾工藝及塔內件研究;熔融分步結晶技術研究; 降粘劑的選擇及加入比例研究。

  要求:預期實現的技術產品指標及知識產權;石油萘:純度達95%以上;精萘:純度達99.9%;甲基萘:符合作MF型擴散劑的要求;石油樹脂:軟化點90-120#;加熱變色小于3#;灰分約為零。

  課題2:石油化工企業污水零排放技術

  研究內容:1對石化企業供、用、排水系統進行調查;提出石化企業的供、用、排水系統優化方案;開發低濃度(達標)污水適度處理工藝;針對低濃度污水水質,篩選污水回用循環水配方和開發運行工藝;開發高濃度(含鹽)污水處理及回用工藝。

  要求:完成供、用、排水系統優化方案,使污水實現低成本處理和回用;完成低濃度(達標)污水回用循環水系統配方篩選和運行工藝開發,及工業試驗;完成高濃度(含鹽)污水處理及回用工藝開發。

  專題十三:通信及信息產業共性技術 (專題編號:0813)

  課題1:無線終端小型化及省電技術

  研究內容:開展移動終端的功耗特性與熱設計技術研究;小型化移動終端的硬件/軟件一體化設計;多模多功能多技術集成的移動終端的小型化技術與省電技術研究。

  要求:針對無線終端的小型化要求和發展趨勢,開展節能及省電關鍵技術研究,產生一批具有創新性及自主知識產權的無線終端小型化和節能省電技術成果,推進相關技術的應用研究和產業化。申報單位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于)的具體建議:

  移動終端的小型化尺寸,無線集成度(2G+3G+3.5G),各頻段的無線性能指標,峰值數據速率,功耗指標,溫升指標;芯片的主要功能及框架;芯片的制造工藝; 總體架構、軟硬件設計;產品特點及產業化能力;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數量和預期采納率;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課題2:近距離超高速無線通信技術

  研究內容:近距離超高速無線通信傳輸技術方案,包括物理層設計、信道估計與同步技術、射頻與天線的設計方案、自適應傳輸編碼技術;近距離超高速無線通信組網技術,包括MAC 協議算法與組網路由技術,設計實現多個增強網絡性能的算法,創建MAC 協議仿真平臺。

  要求:要求開展具有實用價值的近距離超高速無線通信傳輸技術方案與組網技術研究,解決密集用戶的覆蓋問題,開發我國自主創新的近距離超高速無線通信網絡技術,推動近距離超高速無線通信技術的標準化和產業化,為無線城市、無線校園、無線家居等應用提供核心技術。

  申報單位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于)的具體建議:

  無線鏈路的峰值數據速率;節點無線通信距離;發射功率;網絡覆蓋能力;系統容量;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數量和預期采納率;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課題3:中高速傳感器網絡關鍵技術

  研究內容:中高速傳感器網絡與模型研究;中高速傳感器網絡MAC協議算法與組網路由技術研究;中高速傳感器網絡基本互聯單元的跨層設計與優化技術研究;中高速傳感器網絡無線資源管理技術;中高速傳感器網絡Qos保證技術研究。

  要求:提出新的中高速傳感器網絡架構與模型,形成較為完備的中高速傳感器網絡關鍵技術體系,搭建示范驗證環境,開發形成一套中高速傳感器網絡實驗驗證系統,為標準化、下一代無線傳感器網絡演進提供技術支撐。申報單位提供下列指標(但不限于)的具體建議:

  中高速傳感器網絡的吞吐量性能、網絡時延性能、流量性能與覆蓋性能;向國內、國際標準化組織提交技術文稿數量和預期采納率;申請發明專利數和預期授權率。

  課題4:軟件信息安全研究和電子政務涉密信息系統國產應用平臺

  研究內容:信息安全保護和加密處理技術;病毒防護處理軟件;電子政務涉密信息管理標準和處理協議,國產電子政務涉密信息處理系統平臺。

  要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課題5:衛星導航產業共性技術及產業化應用系統

  研究內容:開展衛星導航關鍵器件如測量型天線(零相位、抗多徑、多頻點);多系統導航型(兼容)天線;BD-2/GPS等多模兼容射頻芯片、基帶芯片研究及基礎算法研究,完成BD-2/GPS等多模兼容定位終端研制。面向交通、物流的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及導航應用產品檢測系統。

  要求:研制出適合規模化生產的天線、芯片、主板及可應用于產品的基礎算法等,綜合定位精度達到:水平10m,垂直10m(PDOP小于2.5);提出面向交通、物流的大型應用服務創新模式,結合重大工程研制面向交通營運車輛、物流的綜合信息服務系統平臺。

  專題十四:汽車產業環境適應性共性技術(專題編號:0814)

  集中突破汽車產業在環境適應性、環境友好材料、電磁兼容性、可充電電池等方面的關鍵共性技術,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技術、裝備與服務能力,使所研究方向的技術接近國際先進,推進廣東省汽車產業的發展。

  課題1:汽車環境適應性關鍵共性技術研發與應用

  研究內容:系統積累汽車材料或整車在全球典型自然環境條件下的環境適應性數據,掌握環境適應性規律;研究自然環境試驗與人工模擬加速試驗之間的相關性,研究針對汽車產品的環境適應性試驗、檢測與評價技術,研發環境適應性試驗設備,建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滿足企業技術要求的環境適應性標準架構,完成研究成果向技術服務能力的轉化,具備為省內外汽車企業提供環境適應性技術支撐服務的能力。

  要求:①汽車環境適應性標準或規范5項以上;②汽車環境適應性試驗、檢測與評價技術2~3種;③基礎數據庫系統1套,數據量2000條以上;④汽車環境適應性試驗設備1~2種。

  課題2: 環境友好汽車材料

  研究內容:研究并掌握汽車材料中污染物來源,采取相關的措施研發環境友好材料,使材料達到國內外主要汽車整車企業的標準要求,也同時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研究并掌握汽車材料VOC、ELV、毒理性、腐蝕相關的分析、檢測技術,能夠對汽車材料進行符合國內外主要標準要求的評價。

  要求:①汽車材料VOC含量,要符合VDA標準要求的≤50μgC/g的標準,獲得主要汽車廠的認可和使用,形成年產2萬噸的規模;②掌握汽車材料VOC、ELV、毒理性、腐蝕分析與檢測技術,具備開展符合國內外主要標準要求的環境友好評價能力。

  課題3: 汽車電子電器電磁兼容性(EMC)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研究汽車電子電器產品的電磁兼容性(EMC)技術,研究汽車電子電器產品的原理、國內外法規法和國內外主要汽車企業的電磁兼容技術要求,提高汽車電子電器產品的抗電磁干擾能力,降低電磁騷擾水平,提高汽車的安全性,使其符合e/E-mark和國內外主要汽車整車企業的要求。

  要求:①提高汽車電子電器產品的抗電磁干擾能力,降低電磁騷擾水平,提高汽車的安全性,達到國內先進;②具備滿足e/E-mark和國內外主要汽車整車企業電磁兼容要求的檢測與評價能力。

  課題4:電動汽車可充電電池關鍵技術研究

  研究內容:針對電動汽車可充電電池部件,探索解決可充電電池存在的性能不足、生產成本高等問題的方法,研究電動汽車用可充電電池材料、制備技術和制備工藝,降低可充電電池生產成本,提高可充電電池的性能指標。

  要求:①循環壽命大于1500次;② 比能量大于150W.h /Kg,比功率大于200W/Kg;③具備快速充電能力;④能夠滿足基本動力需求。

  專題十五:廣東食品產業共性技術(專題編號:0815)

  課題1:水及功能食品共性技術

  研究內容:水質快速檢測技術與水源監測預警系統研究、飲用水消毒副產物控制及消毒新技術研究、 功能性食品中生物活性物質的安全性評估及安全控制技術研究。

  g/L級,部分達到ng/L級的毒害有機物(例如異味物質)在線監測設備,研制水質快速檢測試劑盒3種以上;全面掌握廣東省礦泉水和生活飲用水中溴化物和溴酸鹽的濃度情況,開發1-2中消毒副產物的檢測新方法;專利技術及成果推廣應用到30-50家企業。m  要求:研制出靈敏度達到

  專題十六:重大產業技術路線圖研究(專題編號:0816)

  研究內容:在廣東傳統支柱產業森工造紙、紡織服裝、汽車、摩托車、中藥現代化、化工產品和化學產品、小五金加工等產業或其中總產值高于1000億元的細分產業中開展技術路線圖研究。

  要求:以研究院所或高校,行業協會為牽頭單位,聯合業內骨干企業,省內外相關專家共同參與。本項目為組織性項目,科技行政管理部門直接指導項目實施過程。

  (二)申報要求

  除符合申報通知的總體要求外,還必須符合以下要求:

  1、項目申報單位以課題為申報單元,主要包括技術研發和成果產業化應用兩大方面內容,每個課題可以分解分課題,設立分課題牽頭單位與負責人;

  2、申報單位原則上是以企業為主體的研究聯合體,鼓勵產學研聯合申報。每個申報項目中應包含3家以上有技術實力或產業化能力的單位,其中至少一家為企業,項目實施地必須在廣東省境內;

  3、聯合申報各方須簽訂共同申報協議,明晰各方任務、節點目標、經費安排和知識產權歸屬等,牽頭申報單位對聯合申報各方的申報資格進行審核,并作為課題實施的第一責任人承擔總體責任;

  4、鼓勵省市聯動和部門聯動,列入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工作重點,地級市財政或行業部門已立項或給與配套資金的項目優先支持。

  5、項目總投資規模不少于500萬元,其中承擔單位自籌比例不少于70%(專題十六除外)。

  聯系人:陳楚祥

  聯系電話:(020)83163838

  三、華南新藥創制中心 重大科技專項申報指南(第一批)

  華南新藥創制中心是廣東省政府從2008年起啟動的三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目的在于實施自主創新戰略,以世界眼光謀劃廣東醫藥產業的未來發展,提高廣東地區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能力。

  根據專項總體布局和實際需要,2009年華南新藥創制中心重大專項一是以華南新藥創新中心為主體的創新藥物篩選評價技術平臺建設;二是以華南新藥創新中心為核心,整合優勢資源,實施重點新藥研發創制專題建設。

  (一)專項內容

  專題十七:創新藥物的篩選評價技術平臺建設專項(專題編號:0817)

  建立3個具有華南特色的新藥創制專業技術平臺,為華南乃至我國新藥研究開發的持續創新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建設目標: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新型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體現華南特色,布局合理、技術先進、相互銜接的新藥創制技術平臺,最終形成集成創新能力的綜合性創新藥物研發大平臺,并納入國家新藥創制體系。在本技術平臺建設結束時,能獲得15個左右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藥物的臨床試驗批件,其中2-3個新藥獲準上市。產生明顯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課題1:生物技術藥物開發平臺

  以疫苗研發要求為主,兼顧基因工程治療類藥品,著重建立生物技術藥物研發的原核、真核細胞蛋白表達與純化中試生產線,并達到GMP質量標準,從而解決大規模分離純化技術等關鍵技術問題。使之華南地區硬件配置合理、管理規范、服務全面的生物醫藥新品種孵化基地,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上有相當影響力的人用疫苗新品種研究開發技術平臺。

  課題2:藥物研發用靈長類動物的比較基因組學測定及其數據庫

  建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食蟹猴基因組數據庫、疾病相關基因數據庫及比較基因組學數據庫,從而根本確立我省在靈長類動物模型的世界領先地位,為我省生物產業的國際CRO(合同研究)及吸引國際制藥業大型機構深入合作奠定基礎。

  課題3:新藥申報和知識產權保護平臺

  組建一支國際化的熟悉國際國內新藥申報和新藥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有豐富新藥申報和知識產權保護經驗的人才隊伍,使之華南地區醫藥新藥國際國內申報、新藥知識產權保護和轉移提供一流服務。

  (二)申報要求

  1、項目牽頭申報單位技術力量雄厚,具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行業領導作用;

  2、專題組織方式采取重點組織,專項申請,專家論證,突出優勢。

  聯系人:關春華

  聯系電話:(020)83163836

凡本網注明“來源:阿拉丁照明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阿拉丁照明網,轉載請注明。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 收藏本文
最新評論

用戶名: 密碼:

本周熱點新聞

燈具欣賞

更多

工程案例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盖州市| 阜南县| 修水县| 玛曲县| 浦城县| 喀什市| 饶平县| 和平区| 洪洞县| 商城县| 孝感市| 阿瓦提县| 张北县| 台东县| 娱乐| 高尔夫| 沙河市| 湘西| 吴桥县| 额尔古纳市| 天台县| 怀来县| 峨眉山市| 江安县| 公安县| 肇东市| 平顺县| 遂宁市| 开封县| 太仆寺旗| 巩留县| 都匀市| 确山县| 新巴尔虎右旗| 长治县| 永州市| 平阳县| 阿勒泰市| 云安县| 南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