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半導體照明試點示范工程LED道路照明產品技術規范
摘要:
《半導體照明試點示范工程LED道路照明產品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發布后,在半導體照明產業界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受到了21個試點城市的高度關注。為什么此次出臺的不是標準而是規范?規范指標又是出于什么考慮?這份規范與傳統照明的標準有些什么差別?為此,國家電光源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主任華樹明接受了《半導體照明》雜志的采訪。
出臺規范引導技術創新與市場應用
《半導體照明》:為什么此次出臺的是規范而不是標準,規范與標準存在哪些區別?
華樹明:我國LED照明產品應用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市場的強烈需求下,很多企業都希望標準能夠早點出臺,以便參考執行。但LED技術發展速度很快,產品幾個月可能就會更新一代。在市場需求很迫切,產品卻不完善的情況下,標準又該如何制定?我們在跟科技部、發改委反復溝通后考慮決定先出臺規范。規范第一稿完成于6月30日,在征求有關領導、行業專家、國際專家和企業等多方意見后完稿。目的就是希望制定出來的規范具有可拷貝性、可復制性和生命力。
標準與規范的區別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制定周期上來看,標準制定周期一般為2~3年,比較長。規范制定周期相對較短,現在發布的這款規范制定只用了3個月的時間。
從制定的時間上來看,標準是在該類產品完成研發、技術已基本成熟的情況下制定,旨在規范和統一行業的發展。但目前LED技術發展非常快,大家甚至無法想象兩年后LED道路照明產品會是什么樣,如在這個時候制定標準,就有可能限制產品技術的發展和影響行業的發展,所以先嘗試著制定技術規范,引導產業發展。
在適用的范圍上,國家標準在全國范圍內適用,規范具有相對較強的針對性。國家標準頒布之后不管是商業、工業、工程應用還是采購都需按照標準來執行。但規范一般只適用于某一種或幾種新的產品,主要是指引技術發展。此外,規范的更新可以緊隨產品技術的更新步伐,這樣才能做到及時有效地引導產業發展。而標準一旦制定發布后,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難以調整。
植入新理念
《半導體照明》:此次規格劃分打破了以往用電功率的方式劃分規格,改為按照光通量化分是為什么?
華樹明:規格分類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考慮到道路照明必須規定照度。照明設計師在進行照明設計的時候,會根據產品的額定光通量計算照度。所以前提得有光通量;而且在同功率下,LED產品的光效增長非常明顯,如果繼續以功率劃分,會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費,經過多次探討、反復研究后我們提出試行按照光通量來劃分規格。
因這個概念與傳統的按功率劃分規格的概念變化很大,大家一開始也很擔心,但是在跟國內外很多的專家、用戶、和部分生產企業溝通時,也得到了贊成與支持。近日,美國能源部也提出了類似的提案。
《半導體照明》:傳統光源初始值設為100小時,為什么LED道路產品的初始值設置為1000小時?
華樹明:傳統光源中的氣體放電燈初始值一般為100小時,是因為傳統氣體放電光源在燃點100小時后基本達到穩定。半導體道路照明產品的初始值設置為1000小時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考慮半導體照明產品的特性。LED 發光約在1000小時左右達到穩定,利于檢測結果的復現。第二,先測1000小時可以防止企業讓LED過載太大的電流。目前很多用戶反映LED路燈光衰嚴重,這給后期的LED推廣帶來了障礙。光衰嚴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少部分企業弄虛作假,為了提高半導體照明產品亮度而過分加大通電電流,這樣光衰會很大,壽命也肯定長不了。
所以,將初始光源值規定為1000小時,既符合了半導體照明產品的固有特性,又符合實際現狀。
《半導體照明》:以前高壓鈉燈并沒有對色溫進行要求,而這個規范對色溫也做了要求,為什么?
華樹明:色溫對于道路照明可能并不是必需考核的指標,因為高壓鈉燈路燈并沒有對顏色提出嚴格的要求。在我們初次對規范定稿的時候,并沒有將色溫寫入。但經過多方專家的商討,最終還是將其列入規范,但并沒有過于苛刻的要求。
規范中,將產品按色溫劃分為了高色溫和低色溫兩類。低色溫小于等于3300k,高色溫大于3300k,沒有分得很細,就是希望以后能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低色溫產品光效較低,價格較貴,企業很少生產,為了讓規范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鼓勵低色溫產品的生產,我們將3300k定為高低色溫的區分點。
提出高要求
《半導體照明》:將LED道路照明產品定為3000小時且光通維持率不得低于96%,是出于什么考慮?
華樹明:關于光維持率最初我們考慮測試時間應為6000~10000小時,但因半導體照明產品更新速度快,為了方便對半導體照明進行推廣,現將維持流明測試點定為 3000小時、6000小時和10000小時。
將測試時間點定為3000小時的時間跨度比較短,風險比較大,但符合半導體照明產品的發展需求。
3000小時維持率不低于96%,這個值是專家按照數據模型,按照企業宣稱能達到3萬小時的有效壽命(初始值的70%)而推算出來的,暫時還沒有足夠顯示結果作支撐,我們正在試驗,將盡快提出有關光衰的實驗結果。
《半導體照明》:在顯色指數和標志方面的要求是出于什么考慮?
華樹明:道路照明究竟要不要對顯色指數有過高的要求還值得考慮,所以現在放得寬點,大于等于65即可。但顯色性是LED相比傳統光源的一個特點,高顯色性帶來視覺函數與視覺實際效果的變化等尚無定論,還需要開展更多的基礎研究工作。關于標志,主要是按照燈具應有的安全標志來進行規定的,此外還增加了兩個必要的性能標志,宣稱額定光通量和相關色溫。標志列入規范,是為了促進LED道路照明產品從研發走向市場,真正成為市場可應用的產品。
《半導體照明》:如何更好的利用規范?
華樹明:隨著測試數據的不斷上升,現在的推廣者和應用者,對供應商應提出更高的要求,通過這個規范很好的引導產業發展。規范的出臺,可以為地方政府的示范應用提供測試依據,可以規范產品質量,確保示范工程的節能效果;也可以通過規范的定期更新,不斷引導技術創新與產品研發;同時也將為國家、行業和地方相關標準的出臺提供較好的支撐,對我國半導體照明標準體系的建設發揮重要的作用。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