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士、廣東3校聯合申建“國家實驗室”
摘要: 由中國光學權威劉頌豪院士領銜,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3校將聯合申請組建“廣州納米光子學國家實驗室(籌)”。
中國光學權威、中科院院士劉頌豪教授領銜廣東3高校沖擊廣東首個“國家實驗室”。“劉頌豪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暨八十華誕志慶”昨日在華南師范大學舉行,筆者獲悉,由劉頌豪院士領銜,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3校將聯合申請組建“廣州納米光子學國家實驗室(籌)”。
劉頌豪曾是舉重亞軍
劉頌豪院士曾經是廣州市第一屆運動會的舉重亞軍。現在80歲了,仍然保持每天健身的習慣,每次出差,他都帶上運動服,晴天就外出跑步,雨天就在賓館爬樓梯、在房間練倒立。
還有兩個月就迎來80歲生日,劉頌豪院士雄心不減。他透露,自己目前正集中精力,整合廣東3所高校的光學研究資源,聯合向國家最高規格的國家實驗室資格發起沖擊。
劉頌豪是華師本校培養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曾參與建成中國第一條光學玻璃生產線,也是中國激光研究的開創者之一。1986年,他回到母校華南師范大學工作,將該校光學學科建成全國一流的研究重鎮。
將研發LED芯片
劉頌豪透露,廣東龐大的市場為社會各界看重,這是申請國家實驗室的有利條件。“廣州納米光子學國家實驗室(籌)”將圍繞廣東和珠三角的社會經濟發展熱點,大力開展科學創新,尤其是攻克關鍵技術,LED芯片就是其中的一項重大課題。“前幾年,廣東LED的產量占全國的一半,但是大量的設備都依賴進口”,他表示,籌備中的實驗室將與華為等大企業合作,研制新的元器件,推動廣東LED產業向上游發展。談及需用多少時間“廣州納米光子學國家實驗室(籌)”才能“轉正”,劉頌豪估計,約需5—10年,“要有毅力,希望不要中途放棄”。
8位院士加盟實驗室
2003年以來啟動的國家實驗室計劃,已經成為中國科學高地建設的重要規劃,但迄今為止,廣東尚未有一家落戶,這讓劉頌豪院士感到著急。
“一旦爭取到國家實驗室,就能夠吸引國內外學術精英、科研項目加盟,從而促進廣東的技術創新。”劉頌豪說,納米光子學將是未來學術研究的熱點,近年來自己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協調廣東3所知名高校的光學科研力量,合力攻下國家實驗室資格。
2004年,劉頌豪等在廣州工作的6位院士聯合提出建立“廣東省激光與光電子研究中心”的建議;2008年,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校長和6位院士聯名向省領導呈送籌建國家實驗室的建議書,并定名為“廣州納米光子學國家實驗室”;2009年,黃龍云、宋海等省領導主持召開“廣州納米光子學國家實驗室”籌建工作會議,同意大力支持國家實驗室的籌建和申報。
目前,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師范大學已經分別建立了各自的獨立實驗室,并計劃在大學城中心區建立聯合大樓。“廣州納米光子學國家實驗室(籌)”已經吸引了8位兩院院士加盟。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