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經營權內訌,臺積電成關鍵票
摘要: 中國官方視為半導體產業最佳樣板企業的上海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SMIC),2011年6月底爆發的內部權力斗爭,在7月13日CEO王寧國向董事會提出辭呈后,由現任董事長張文義暫代CEO一職而暫時告一段落。然而,中芯的問題結束了嗎?
股東會上,兩派對決 第三勢力借靠山意外竄起
只不過,江上舟在股東會前夕因病去世,讓原本心結就極深的臺灣及中國兩大派系的矛盾,終于在中芯股東會上爆發。
6月29九日的股東會當天,中芯最大法人股東大唐電信控股意外倒戈,王寧國不但沒有選上中芯執行董事,還直接由董事會中除名。
7月2日中芯董事會中,中投(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推舉江上舟的同學、曾擔任過電子工業部副部長及華虹集團董事長的張文義,出馬競選執行董事。雖然支持陸系勢力的大唐兩席法人代表反對,但最后在4:2的情況下,張文義順利出任執行董事。
但在董事會后的隔周,有關楊士寧利用發票沖抵個人所得稅的內部文件外流,中芯行政部門還提供相關審計文件給公司薪酬委員會。
知情人士指出,利用發票費用沖抵個人所得稅,其實是很多企業為高階主管減抵稅負的潛規則,但楊士寧案一來沒有在薪酬委員會中成功立案,二來反而出現反效果,中芯潛規則見光死,王寧國被指涉是故意對楊士寧進行斗爭,這個大帽子一扣,不僅偷雞不著蝕把米,也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
現在兩派中箭下馬 技術與業務團隊勢必出走
但沒想到內部文件外流的壓力,卻先壓垮王寧國的大將季克非。季克非在7月11日提出辭呈,7月13日,王寧國知大勢已去,向董事會遞出辭呈并立即獲準,7月15日,中芯正式宣布張文義接下中芯董事長,并暫代CEO一職。
王寧國的離開,以王為首的技術及業務團隊勢必跟著出走,臺系勢力的消退,雖然會造就陸系勢力抬頭,但王寧國臨去秋波,偷稅門(大陸用詞,指楊用發票沖抵個人所得稅)事件也讓楊士寧無法順理成章坐上CEO大位,也算是離開前拉了楊士寧當墊背。
張文義雖接手中芯大權,但張已被貼上擁王派標簽,想必未來最大股東大唐也不會讓張文義消停,張若再逼走陸系勢力的楊士寧,中芯的技術人才出走將嚴重打擊未來發展。
中芯內斗上演激情劇碼,大唐電信控股、上海實業、中投等三大股東相互制衡,半導體界關注的,卻是中芯第四大法人股東臺積電,至今仍然沒有表態,甘愿當個沉默的股東。
臺積電一直視中芯為競爭對手,也一再表示,持有中芯股票是被動且迫不得已。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還曾在法說會上表示,“臺積電無意參與中芯的經營管理,短期不會增加持股,長期不排除會出售中芯股票。”只不過,臺積電至今卻未賣出一張中芯股票。
現在,中芯最大問題,是中國經營團隊的經驗相對不足。
自從中芯與臺積電間的侵權官司敗訴以來,中芯賣給臺積電這個傳言,就一直沒有停過。現在王、楊兩派都暫時出局,強調財務績效的投資方主導全局,中芯最后若能讓給臺積電這個晶圓代工高手經營,中芯股東不僅可以順利獲利退場,在臺積電的技術加持下,工藝水平也可三級跳。
只不過,中國官方要把半導體樣板企業讓渡給臺灣企業,政治上的考量恐怕才會是最后決策的關鍵。
【小資料】大股東與高層激烈過招!——中芯斗爭大事紀
6/27:中芯國際董事長江上舟因肺癌復發辭世
6/29:中芯國際股東會中,大唐投反對票,王寧國由董事會中除名,張文義進入董事會
7/02:中芯董事會中,大唐提名楊士寧為執行董事案未獲通過,中投推舉張文義任執行董事案獲通過
7/08:爆發楊士寧偷稅門丑聞
7/11:季克非提辭呈但尚未獲準
7/13:王寧國提辭呈獲準
7/15:張文義接任中芯董事長,并暫代CEO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