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上市成LED顯示屏企業救命稻草
摘要: 據了解,目前國家對LED行業甚為看好,排隊等上市的LED顯示屏企業也日漸增多。有業內人士坦言,上市不是一了百了,關鍵還是要看企業是否有核心競爭力,上市之后能否保持穩定的利潤增長率。
LED顯示屏企業日子難熬
LED顯示屏作為國內最早也是最為成熟的LED應用領域之一,目前正經受著一個市場嚴寒期。
由于LED顯示屏進入門檻低,目前全國具有數千家與LED顯示屏業務相關的企業。也正因為如此,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企業以次充好,將價格壓得很低。目前國內LED顯示屏企業的毛利潤一般維持在15-20%。山木顯示技術公司總經理史國光對高工LED記者表示:"現在國內LED顯示屏的利潤已經到底了,企業要維持正常運轉至少需要做到30%的毛利潤。"
據了解,由于今年以來受到美國經濟以及歐債危機的影響,全球LED顯示屏的平均利潤較去年下降了10-15%,其中國外企業下降了10%,國內企業更是下降了15%以上。
東莞市坤碩電子公司總經理王水仙向高工LED記者坦言,目前整個LED顯示屏行業都很浮躁,很多企業都以低于成本價格搶單子,盲目擴大規模,最后只能拖垮企業自己。鈞多立和博倫特的倒閉只是行業隱憂的前兆。
與去年爆發式的業績增長不同,今年LED顯示屏企業的銷售呈現遞增-驟降-平淡的趨勢。昔日火熱的LED顯示屏行業,如今冰冷的冬天已經來臨,企業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壓力。另一方面,目前國內市場競爭相對混亂,而國外對質量要求相對較高,不僅僅是由價格取勝,海外客戶對于質量,企業綜合能力等等都會去綜合考量,而國內基本上是以價格來競爭。
史國光坦言,目前國內LED顯示屏企業的短期行為較多,又紛紛轉投照明。然后這個背后卻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潛規則。他表示,國內LED顯示屏行業有一個不公開的秘密,就是企業LED顯示屏營業額一旦做到2到3個億,就不愿意再做大。因為做大意味著企業毛利的下降。而很多企業為了沖擊上市這個目標,就開始涉足LED照明業務。但這無疑是"掛羊頭賣狗肉",很多顯示屏企業都是冒著風險去干這個事,因為一沒自己的核心技術,二沒渠道。而政府將LED照明捧得過高,也同樣給產業預埋了諸多風險。
IPO上市成救命稻草,難度加大
從去年開始,國內以顯示屏為主營業務之一的LED上市公司就有4家,而以顯示屏器件封裝為主營業務之一的上市公司也達到3家。
雷曼光電董事長李漫鐵此前表示,國內LED顯示屏上市企業只要有5家就夠了。
據了解,目前國家對LED行業甚為看好,排隊等上市的LED顯示屏企業也日漸增多。有業內人士坦言,上市不是一了百了,關鍵還是要看企業是否有核心競爭力,上市之后能否保持穩定的利潤增長率。
針對現有的幾家以LED顯示屏業務為主的上市公司,有不少業內人士對于部分企業毛利潤甚至達到了50%表示了自己的質疑。他們表示,現在LED顯示屏企業能夠達到10%的利潤率就已經很不錯了,部分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存在不少水分。
根據一位中國證監會內部人士表示,目前國內正在申報上市的LED顯示屏企業仍然絡繹不絕,包括北京利亞德,金立翔,深圳艾比森等。
據了解,目前國內LED顯示屏市場早已經是一個相對成熟的"紅海",企業為了未來的業績預期及迎合產業發展的趨勢,努力維持對部分高端顯示屏項目的研發投入之外,紛紛進軍LED照明市場,以便借此蒙混過關沖擊上市。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