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廣州國際照明技術高峰論壇
摘要: 2011第七屆廣州國際照明技術高峰論壇匯聚了中、英、美、法的頂級照明設計師、建筑師,將再次為照明行業帶來一場饕餮盛宴。開幕在即,12位主講人正對演講內容作最后的修改,但演講提綱已陸續浮出水面,讓聽眾在論壇開幕前一睹為快。
2011第七屆廣州國際照明技術高峰論壇匯聚了中、英、美、法的頂級照明設計師、建筑師,將再次為照明行業帶來一場饕餮盛宴。開幕在即,12位主講人正對演講內容作最后的修改,但演講提綱已陸續浮出水面,讓聽眾在論壇開幕前一睹為快。
設計專場:從嶄新的角度解讀照明設計
來自美國的Lee Waldron 先生將主講“完善燈光設計的細節”,提出他的創新方法,用以界定建筑的不同空間,關注燈光對人們行為的影響和人們對環境的感知的影響。探索設計流程和安裝過程如何確保照明理念的實現,讓人們對制造商和承包商有更深入的了解。
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IALD)前任主席Jeffrey I.L. Miller在國際照明行業中是公認的領軍人物,他將主講“生態、照明設計與節能”,分析全球性因素的發展趨勢,包括能源需求、衍生的新技術以及對深厚的文化角色所產生的新認識,為照明設計創造未來提出一個重要的新構想,給照明設計師及代理商們的積極轉變提供新的契機。
中國照明界第一位海外光環境博士、北京工業大學城市照明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李農教授將主講“城市公共照明的藝術性與功能性”,結合他豐富的設計經驗,從城市照明的整體性,照明設計的適宜性,技術指標選用的科學性,光危害規避的迫切性這幾方面,分享在此領域的設計要領。
Ewingcole的設計總監Mary Alcaraz 女士將主講“照明設計中的自然光運用”,通過案例分析,講述如何成功將自然采光融合到新建和已有的建筑中。重點介紹如何在現有建筑的照明系統結合自然采光,并以政府項目為案例,探索建立日光反應系統的方法,維護和投資回報率,以實現“可再生燈光”的解決方案。設計專場從嶄新的角度解讀照明設計,由西安萬科鼎力支持。
專業發展專場:將職業、學科和市場連成一線
擁有建筑工程背景的Patrick Yu項目經驗豐富,設計作品遍布亞洲地區的主要城市。他認為,把照明設計發展成一個職業、一種藝術與一門科學,是中國商業發展的關鍵要務之一。目前,中國對這個領域的了解還比較少,所以,開拓一個探討此話題的平臺,以及探索一個教育業主和潛在業主的方法,對這個市場的發展至關重要。本次論壇Patrick Yu將主講“如何讓客戶認可照明設計師的職業與服務”,針對如何進一步開發這個市場,分享他的一些經驗和想法,以便能更好地把握建筑設計不斷演變的機遇。專業發展專場將職業、學科和市場連成一線,由廣州中大中鳴鼎力支持。
行業互動專場:挖掘邊緣學科的深度
Arup照明全球負責人Florence Lam 女士將主講“高層建筑的可持續照明設計方法”,結合以往的經驗和不斷出現的一系列新技術,尋求一個可實現的并且可持續的照明方案。
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建筑光學研究室主任李鐵楠先生將主講“道路節能的新規劃和新舉措”,從城市道路照明的規劃設計角度出發,論述在充分保障城市道路照明質量要求的同時,如何有效地完成照明節能的目標,同時結合北京市道路節能規劃工作,提出實施節能的方法和措施,李主任將結合各大城市道路節能改造的技術應用案例進行詳細的論述。
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副總建筑師祁斌先生將主講“光塑建筑”,結合自己的建筑設計實踐,通過剖析幾個在引用光元素塑造建筑空間表現力的項目,探討挖掘光的語境,運用光的魅力提升建筑空間表現力的設計手法。行業互動專場挖掘邊緣學科的深度,由中山華藝鼎力支持。
案例分析專場:以光描繪建筑的姿態
作為第一個獲得IES國際照明設計最高獎的中國設計師,鄭見偉先生將主講“光-寫意-形而上空間”,探討藝術根源上對光的感悟,特別是寫意畫所反映出的形而上的意境,及其反映的光與空間的本質關系。
Côté Lumière照明設計經理Patrice Eschassériaux 先生將主講“古建筑夜景照明中文化元素的表現”,講述得益于法國建筑遺產和歷史文化熏陶的,最具代表性的創意原則,分享安裝設施的優雅體現。案例分析專場以光描繪建筑的姿態,由上海樂雷光電鼎力支持。
技術專場:讓LED更理性、更人性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建筑技術科學系主任嚴永紅教授將主講“LED如何影響照明設計”,擬以一系列實際案例來具體說明LED對照明設計的影響。
復旦大學光源與照明工程系副教授林燕丹女士將主講“光與人——談LED照明設計的重要要素”,針對LED照明應用中“光與人”的交互問題,闡述LED照明設計“照得清楚、照得舒服和照得健康”應該注意的各項重要要素。技術專場讓LED更理性、更人性,由上海樂雷光電鼎力支持。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