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鹵充稀”或成節能燈潛規則?
摘要: 其實,看似不起眼的節能燈正經受著我國近一年來不斷加碼的稀土資源保護戰略后產生的影響。由于節能燈中使用的熒光粉需要從稀土中提取,去年以來暴漲的稀土價格正困擾著國內數百家節能燈制造企業,甚至威脅到一些實力脆弱企業的生存。
全球照明巨頭飛利浦登上了節能燈“黑榜”,確實是個引人關注的話題。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實際這只是中國節能燈行業混亂局面的一個定格。
飛利浦節能燈問題
可能源自代工廠
據記者了解,目前飛利浦供應全球的節能燈產品主要都是中國制造,但其在中國并沒有獨立的生產基地,基本都是代工生產。有知情人士透露,“多的時候能有七八家企業同時為其代工,現在也有三四家!”
“即便飛利浦有統一的標準,但不同的企業制造水平肯定也會有差別。”這位人士表示,由不同工廠代工的飛利浦產品去向也是不一樣的,比如這家工廠的產品會專供歐美,另一家的產品則主打中國市場。
對于此次北京市消協檢測的這款5瓦飛利浦節能燈出現12個樣品無一達標的現象,業內人士表示這顯然已經不是殘次品概率的問題,而很可能是代工廠出了問題。
稀土價格飆升逼出
以次充好“潛規則”
其實,看似不起眼的節能燈正經受著我國近一年來不斷加碼的稀土資源保護戰略后產生的影響。由于節能燈中使用的熒光粉需要從稀土中提取,去年以來暴漲的稀土價格正困擾著國內數百家節能燈制造企業,甚至威脅到一些實力脆弱企業的生存。
國內照明行業資深專家安嵐坡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從去年開始我國對稀土資源實施了極其嚴格的管控措施,其中稀土資源稅已提高了10倍以上,稀土價格也出現暴漲。他算了一筆賬,“去年中期國內稀土價格大約為每噸10萬元,到今年初已達13萬元,而目前價格又飛漲至27萬元,剛剛過了三個月價格又漲了一倍多!”由于節能燈使用的熒光粉要從稀土中提取,因此熒光粉價格也相應出現上漲,從年初的每公斤350元至500元漲到了目前的800元。
而據行業人士介紹,正是由于熒光粉等上游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偷工減料已經成為一些企業維持生存的選擇。其中用價格低廉的鹵粉替代熒光粉是時下不少節能燈企業的“潛規則”。而安嵐坡告訴記者,使用鹵粉的節能燈不僅節能效果大打折扣,關鍵是其顯色指數過低對于在燈下讀書寫字的人的視力會帶來損害。
“那些燈光發藍或者發灰,甚至燈下看東西有些模糊的燈基本都是采用鹵粉的!”安嵐坡表示。他告訴記者,雖然使用鹵粉的節能燈也會比普通白熾燈省電,但比起真正的節能燈無論在照明效果還是使用壽命上都會大打折扣。據記者了解,根據國家標準,節能燈的有效壽命應該在6000小時。所以那些用不了多久就明顯變暗甚至閃爍的節能燈肯定是用了鹵粉。據專業人士介紹,一只7瓦或9瓦的節能燈在批發環節的價格應該在十三四元一只,如果市場售價比這還低就應該警惕其質量。
節能燈面臨稀土價格持久戰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節能燈制造國,年產量達到62億只,世界上80%的節能燈都來自中國。而專業人士介紹,節能燈產業的這種區域性聚集的很關鍵因素就是全球當初都看準了中國的稀土資源。“直到去年中國強化了稀土資源保護戰略后,澳大利亞和美國的一些稀土才開始露面!”從這個角度也可以看出,稀土資源對于節能燈行業的影響力。
事實上,與油價、金價的上漲還不一樣,目前業界普遍預測稀土的價格幾乎不會有太大波動,換句話說基本沒有大幅下行的可能。這意味著原材料價格高企對于節能燈行業并非只是想法咬牙熬過去那么簡單,很可能是場持久戰。
安嵐坡預測,如果這種原材料價格繼續高企的狀況持續下去,中國的節能燈產業還可能會出現更大的變局。“最終的狀況就是資源重新整合,因為很多實力欠強的企業連用鹵粉湊合都會活不下去了!”
記者還了解到,就在今天,中國照明協會將召集行業內企業舉行閉門會議,探討原材料上漲背景下的節能燈價格問題。有行業人士則告訴記者,“其實出口的節能燈產品早已經漲價,但內銷產品一直按兵不動。”在他看來,過度按住價格不動對整個行業未必是好事,“一些企業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最終損害的仍是消費者利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