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
摘要: 在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的城市照明節能改造大潮中,合同能源模式真如預期般風光無限嗎?
為實現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行節能減排工作成為社會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規劃將節能減排作為一項重大戰略,并將合同能源管理推廣工程與節能改造、節能產品惠民、節能技術產業化示范并列為“十二五”期間四大節能重點工程。
作為節能減排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實施內容,合同能源管理模式(EMC)受到企業、政府及相關第三方機構的高度關注。迅速崛起的LED照明行業從中找到發力點,瞄準時機的照明企業積極投身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應用中去。
合同能源管理機制的實質是:一種以減少的能源費用來支付節能項目全部成本的節能投資方式。在城市照明節能改造中,由照明企業免費安裝,節約的電費與業主分成,對業主來說,初期零投入,后期節約電費和維護費用,能與節能公司雙贏。
但在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帶來的城市照明節能改造大潮中,合同能源模式真如預期般風光無限嗎?
LED路燈EMC熱潮浸染室內照明領域
2009年初,為了擴大內需,推動中國LED產業的發展,降低能源消耗,中國科技部推出“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示范城市方案。2009年全國共安裝LED路燈22.2萬盞。2010年,“十城萬盞”加碼為“五十城二百萬盞”。由于路燈造價成本過高,為減輕財政負擔,各地市政府理應樂于選擇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作為城市道路照明改造方式。但面臨的問題卻是現實而又嚴峻的。
在LED照明行業的盲目跟風下,LED路燈被過度炒作、過度投資,LED路燈市場魚龍混雜, 2009年大部分的LED路燈企業都處于虧損狀態。持續到2010年,散熱及光衰現象仍成為LE路燈的瓶頸。在大量市政工程試行安裝階段,安裝后熄燈率過高,使政府主體缺乏動力;路燈造價成本過高, 后續的維修費用使得企業無利潤可賺甚至虧損。
此外,在LED路燈的市政照明改造領域,由于政府主體缺乏足夠動力、產品更新換代極快、行業誠信環境堪憂等諸多問題,當前卻面臨著“叫好但不叫座”、“雷聲大雨點小”的局面,讓LED路燈的合同能源管理前行之路舉步維艱。
與LED大功率照明產品不同的是,LED室內照明產品質量已趨于穩定成熟,節能效果已受到廣大業主、專家、設計師的認可,瞅準LED照明進軍室內領域的時機,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也開始大舉進入室內照明行業。東莞勤上、北京朗波爾等知名照企,紛紛欲在室內照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上一展拳腳。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