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淘汰白熾燈緣何比國外難上加難
摘要: 有人說,與國外相比起來,中國白熾燈的“淘汰之旅”注定要來得難上加難。這個“難上加難”又從何說起?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也是個值得深究及引起警惕的現象。
全球禁用白熾燈時間表
淘汰白熾燈的呼聲,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被叫響,世界各國近年也陸續出具了時間表以示一往無前的決心(見上圖)。2011年8月初,中國國家發改委頒布《中國逐步淘汰白熾燈路線圖》征求意見稿,從明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2014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6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2016年10月1日起,禁止銷售和進口15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用白熾燈。
每當變幻時,人們看到的是白熾燈江河日下的頹勢。一個曾經光耀百年的遲暮英雄走上到末路,也實在難免令人倍感唏噓。白熾燈被殘酷的時代所背棄,不得已作出遜位讓賢的姿態,而找尋其后繼者采取的不是結果內定的“世襲”制度,而是代表民主公正的“禪讓”機制。既然是有能者取而代之,自然引起了新光源“群雄競逐”的欲望。
白熾燈的日漸式微,此消彼長,節能燈與LED兩位群雄中的佼佼者,也緊隨大勢洶涌而起,對著白熾燈昔日的霸主之位虎視眈眈。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由此悄悄拉開了帷幕。
然而,與先進國家如歐美日諸國相較,中國大陸地區的白熾燈淘汰計劃進展相對較為緩慢。按照計劃,歐美將在2~3年的時間內逐步將白熾燈淘汰,日本則是直接在2012年全面禁用,中國大陸則預算歷時4~5年時間。順應著世界照明產業的發展潮流,中國淘汰白熾燈之旅,終于也要開始邁開了艱難而漫長的腳步。有人說,與國外相比起來,中國白熾燈的“淘汰之旅”注定要來得難上加難。這個“難上加難”又從何說起?問題到底出在哪里?也是個值得深究及引起警惕的現象。
產品質量魚龍混雜 國內投資盲目堪憂
在取代白熾燈成為照明界霸主的新光源中,LED的發展前景顯得相當廣闊。有權威數據顯示,去年中國LED產值規模為1260億元,2011年預計將有50%的增長,達到1800億元左右,LED行業的投資規模將達到650億元。至少在表面上,LED產業發展得熱火朝天,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不少廠家開始專注于LED照明產品的生產;也有許多傳統照明企業走上了轉型之路;更有一批“門外漢”外來者半路出家,攙和其中。一時“百家爭鳴”的景象,似乎呈現出了一幅宏大的發展藍圖。然而,這一片繁榮背后的隱憂,也隨之浮出了水面。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