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危機下,佛山LED企業迎來攬才良機
摘要: “經濟危機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不光是我們,很多設計公司都想來中國發展。”INGLASS負責人RamonGraellPons告訴記者。這被佛山LED企業視為一次與國際化資源對接的機會。
西班牙設計公司INGLASS從事照明設計30多年,現在卻因為歐債危機不得不向外尋找合作機會,甚至連過去從不屑合作的中國企業也被納入重點對象。
“經濟危機對公司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不光是我們,很多設計公司都想來中國發展。”INGLASS負責人RamonGraellPons告訴記者。
這被佛山LED企業視為一次與國際化資源對接的機會。佛山凱西歐燈飾有線公司總經理吳育林認為,中國企業需要“賊”一些,趁歐美企業陷入危機中時吸納歐美人才和技術。
很多設計公司想來中國發展
“之前他們主要給德國的一些LED照明企業做設計,我們想跟他們合作,他們根本不理。”吳育林說。
上周五,INGLASS與凱西歐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在LED照明領域進行全面合作。在佛山LED領域,這種與歐美設計公司之間公開化的合作并不多見。
Ramon坦承,歐債危機對于許多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挑戰。“行業收入的減少,設計公司過于依賴歐洲本土企業,現在大家需要國際化視野。”他透露,很多西班牙設計公司都想來中國發展,通過與中國本土企業合作進入中國市場。
危機之前,中國企業很難進入歐洲設計體系的“法眼”。在今年4月舉行的法蘭克福國際燈光照明及建筑技術與設備展上,展會頭幾天最冷清的區域往往是中國企業展區,但最后幾天中國展區又會突然熱鬧起來——歐洲LED企業、設計公司雙方達成訂單后,就會向中國企業進行采購。
“包括各類品牌商家,中國廠商只賺取可憐的5%左右利潤,而95%以上的利潤被別人賺取了。”吳育林說。
令企業擔心的是,曾經的價格優勢也在下降。諸多照明展會顯示,歐洲一些訂單已經轉移到巴基斯坦、印度等國家生產。
吳育林認為,佛山LED企業需要抓住經濟危機后歐美企業尋求全球合作的機遇。“我認為有兩個策略,一是吸引歐美人才,二是吸引歐美技術,比如以前歐美企業從來不肯賣給中國的一些自動化設備,現在就可能買到。”
這對于企業來說并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德國照明企業被視為質量、技術的典范,但他們的產品往往來自意大利、西班牙的設計,后兩個國家擁有歐洲最好的設計人才。
盡管佛山LED尚未到全面參與全球競爭的時候,但趁機吸納國際資源的正式化合作,對于企業乃至產業提升的益處是不言而喻的。
挖掘“冰山”下的潛在需求
按照佛山日前正式發布的“佛山推廣使用LED照明產品實施方案”,2013年底前佛山將在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及主要公共場所,完成超過66萬盞、照明面積達621萬平方米的室內LED照明推廣應用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實現年產值800億元以上。
這對于LED行業來說無疑又是一劑強心針,但行業本身并非沒有擔憂。正如家電的“政策依賴病”一樣,LED在遲遲打不開商業市場的情況下,也非常擔心過度依賴行政工程。
商業市場打不開,一方面是EMC合同能源管理等商業模式暫時打不開局面,另一方面則是產品本身缺乏吸引力。
“產品太同質化,佛山企業仍然是按照傳統照明的思路來開發LED產品。”一位LED行業媒體人士稱。
Ramon認為,LED不能僅滿足照明需求或者環保需求,同時應該提高使用者的生活質量。
“從設計上來說,一個產品首先考慮科技層面的內涵,然后是使用體驗,其實我們更關注使用者的體驗和潛在需求。”Ramon說,環保節能對于LED而言只是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海面之下還存在巨大的潛在需求可以開發。
他評價凱西歐的情調照明,認為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向。“產品設計要著重考慮使用者情感、心理上的需求,不同的情感可以對不同的色彩,而應用到照明上就是不同的LED產品。”
Ramon認為,中國照明市場正在慢慢開始接受國際化的元素,對工業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這次與佛山企業的合作會是一個好的開始。(來源:南方日報)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