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是LED企業“跑路資本”?
摘要: 正值“金九銀十”旺季來臨,又是每年客商訂貨的高峰期。工商、稅務部門都查得較緊,敲山震虎,不少原來鋌而走險的外地老板膽戰心驚,尋找一切機會兌換現金,準備卷款逃跑。庫存,就成了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
“五窮六絕七斷糧”是一年中照明行業的傳統不景氣周期。“從物流外運數據就可以看出,今年中山照明行業的國內整體銷售額同比應該下滑了近30%。”秦粵物流董事長封建中對記者說道,他同時提醒,今年行業洗牌情況更甚往年,企業尤其要注意資金鏈安全風險。
據記者走訪其他幾家專業照明物流運輸公司,其負責人一致表示:今年新客戶(經銷商和企業)的數量是有所增加,但單個客戶的平均運輸量卻都在下滑。
“即使是沿海地區的專業燈具賣場,包括常州、臨沂這樣的批發集散基地,今年的人氣也是大不如前。終端乏力,工程訂單又不穩定,跟風上馬的LED企業今年最是難熬。”一位原來在某LED商照企業做營銷總監,今年開始創業的人士無奈說道。
記者在常州、臨沂等地調研時了解到,今年從中山古鎮直接采購配件,然后在當地組裝再貼牌分銷的經銷商同比有所增加。如此一來,制造產區的成品企業的出貨量就更大打折扣,其銷售壓力也可想而知。
“3乘1瓦壓鑄L ED燈杯批發價為3.8元,3乘1瓦球泡批發價為5.5元。”這是記者走訪中山古鎮燈飾一條街時收到某企業價格宣傳單張上的顯眼內容,上面還排滿了二十多款LED燈的照片,價格之低令人咂舌之余也不禁起疑。
“旺季即將來臨,最近很多LED企業請人在燈飾街派發價格宣傳單,企求‘撈到’每年這個時間點來中山采購的各地商家資源。但有部分企業卻居心叵測。”天晶照明電器董事長常凌對記者透露,部分LED企業就是趁旺季出貨量大的時候,大量吸納供應商貨物和經銷商貨款,然后一跑了之,其造成的多米諾骨牌連鎖反應,危及產業基地內外一大批企業和經銷商的資金鏈。
庫存竟是“跑路資本”
洗牌在行業惡性競爭嚴重的產業基地,更多表現為中小企業老板跑路消失。常凌告訴記者,今年照明行業市場總體依舊偏淡,絕大部分LED配件或者OEM企業在選擇合作企業時都非常謹慎,盡量考慮與品牌企業合作。逃跑的企業,剛開始只是生意很淡,接不來訂單,但又不愿讓工人們閑著,于是就選擇做庫存。由于沒有應收帳款,而供應商的月結時間眼看就要到了,其中就有無良老板直接賣掉庫存,卷款逃跑,甚至連工人都不知道。
目前,正值“金九銀十”旺季來臨,又是每年客商訂貨的高峰期。工商、稅務部門都查得較緊,敲山震虎,不少原來鋌而走險的外地老板膽戰心驚,尋找一切機會兌換現金,準備卷款逃跑。
庫存,就成了他們唯一的“救命稻草”。
以一款3瓦LED天花燈為例,正常成本價是15元,出廠價是18元以上,但那些準備跑路的老板,他就賣10元到12元,低于原材料采購成本的現金價。由于原材料是壓配件商的支票,一般是兩到三個月,可謂“無本生意”。
另一方面部分所謂決心做“品牌”的企業大打營銷政策牌,例如向經銷商承諾“首期鋪底貨10萬元,即贈送小貨車一臺。”等直接的利益引誘。又或者答應商家首批貨款現金交易,二次補貨即能獲得30%到50%不等的鋪貨優惠等。
“即使用上古鎮最便宜的配件,不加人工、設備等其他費用,這樣組裝的天花燈還是虧本的。何況小貨車一臺都要四五萬元,等于直接再打五折,不是為了套現還有什么可以解釋?”一位常州的省級代理商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不過,他也透露,熟悉“市場規律”的外地投機客商也聞風而至,只要給現金就能買到質量同樣而僅有正常出廠價一半的產品。
等廠家弄到了100多萬甚至更多的現金時,拍拍屁股一夜間就走了,反正并非本地人,走了別人又找不到他,甚至企業注冊的身份證也是其他人的,或者是“三無”作坊,也沒有什么證據被稅務工商的查到。更有甚者明年或后年改名換姓又卷土重來。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