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永紅:照明設計師警惕掉進“雷人建筑”陷阱
摘要: “我認為另類的建筑,它是精心安排的陷阱,早就挖好的坑,等著我們往里面跳。我們應怎么面對‘大建筑主義建筑’?西方的價值觀我們該如何看待它?”嚴永紅說。
在“光與建筑”的話題當中,人們最關注的是光的形態與建筑的關系。目前有許多關于“光與建筑”的報告,但是從理論的層面上來講,“建筑照明”這個理論是不甚豐富的。實際上如今對城市夜景照明規劃以及光和建筑關系的討論仍處于技術層面,人們關心實實在在看見的“光”,卻不曾關心建筑照明行業今后發展的路子。這是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建筑技術科學系主任嚴永紅在阿拉丁照明網舉辦的“阿拉丁神燈獎全國巡回推廣暨建筑•裝飾•光環境學術交流——第五屆光影空間六方國際峰會(上海站)”上所指出的建筑照明的發展現狀。
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建筑技術科學系主任嚴永紅
看夜空間中政府、市場、社會三力博弈
嚴永紅作為六方峰會演講嘉賓其中一員,為與會觀眾帶來了《從三個城市的夜景變遷看夜空間中的博弈》的主題演講。作為建筑照明領域的專家,她有著豐富的實地操作經驗,曾經參與中國西部多個城市的夜景照明規劃。一開始,她先從“建筑照明”的理論層面進行演說,指出國內專家對于城市空間規劃控制的研究認為,由于經濟的轉型對于我國城市產生重要的影響,城市規劃當中存在三股力量:政府力、市場力、社會力。
嚴永紅引用這一理論表達出在照明領域也存在這三股力量的博弈。“政府對于投資的項目,政府力是非常強的。還有民營企業,包括老百姓,力量和話語權也在增強。光污染這個問題前幾年就已經提出來了,在前面幾年或許給一點錢、給做做思想工作就可以把問題解決。但是現在這種方法行不通了。也就是說市場力和社會力在增長,意味著這個行業今后會往哪個方向走。如果這個行業也許五年以后不搞照明規劃,不搞大量的城市外立面的夜景改造,我們可能都沒活干了。首先我們應該理清楚頭緒,這個行業今后到底會怎么樣。”
此外,她還表示,全球經濟面臨危機,城市空間在開發過程中實際上目前已經到了一個利益破碎化的空間。“城市空間所體現出的容積率的多少,這個建筑要怎么建,比如最近重慶要建一個很奇怪的建筑,誰也擋不住,是因為某一方的力量和它在博弈中它的力太強,所以最后這個空間利益被‘拿’走了。夜空間也是同樣的,存在多種力量的博弈。”嚴永紅說。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