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義:實現環境友好型古村鎮照明設計
摘要: 古村鎮的夜景照明設計要針對古建筑特點,選擇典型構件、特色局部,強調重要建筑構件,做針對性照明。此外,要采用淡化人為痕跡的自然光照手法,讓景觀對象從背景環境中淡入或淡出。
一提起中國古文化,古老的樹木、古色的建筑、古舊的街道毋庸置疑地成為了代表。古村鎮是這些古典元素的集合體。古村鎮自然山水的生成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它依托自然環境來組織布局,其出現和存在提升了自然環境的生機和活力。
古村鎮與它的自然山水
談到中國的古村鎮,一般都會去關注這些特點:古村鎮的形成;古村鎮建筑特點;建筑單體之間的關系;建筑群組織、構成和布局;居民生活和人群活動等。“這些內容是我們做古村鎮景觀照明設計要掌握的基礎,重點分析特點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夜景照明設計。”李鐵楠在阿拉丁照明網10月26日于江西省婺源縣主辦的“第二屆古建照明研討會”上表示。
誠然,李鐵楠的《古村鎮景觀照明探討》加深了與會觀眾對于“古村鎮”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詞語的了解。
環境友好 古村鎮依托自身完成生命運轉
李鐵楠介紹,殿、亭、臺、樓、閣、塔是中國古建筑最主要的元素,其他的元素起襯托、配合的作用。“像我們平常所見的規則形制的宮廷建筑或是民居,它們的特點是由簡單的單體經過各種形式的組合,形成建筑群。中國古建筑的變化無窮,在于院落的形式與組合。這是宮廷建筑或者民居一個主要的特點。”他說。
之于古村鎮也一樣,內部各建筑存在唇齒相依、互相依存的關系,群體之間往往以整體的面貌呈現,單體個性并不突出。各建筑形成群體性,即建筑群中各建筑的關系大于單體建筑各個立面之間關系,開敞空間的構建依托于多個建筑。“這就是古村鎮的特點。”李鐵楠表示。
隨后,李鐵楠分享了一個例子,一個古村落坐落在山坳,依靠著山來進行村鎮布局建設。李鐵楠以此例子來闡述古村鎮形成過程中,最基本的一個特點是與周圍環境達成一種和諧關系,不需要依靠外界,依靠自身就可滿足生存的需求,完成生命的運轉。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