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3 LED投資與補貼之“火”勿“燒”了行業
摘要: 第63期“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業界重大新聞點評。LED企業頻現火災導致損失慘重,照明行業困境亦如火災,如何規避滅頂之災?煤炭業務不景氣也來“摻和”LED,是有眼光還是不理性?塑料燈泡有望代替LED成為新光源,LED或如太陽能曇花未現、胎死腹中?阿拉丁“光”點為您解讀。
第63期“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業界重大新聞點評。LED企業頻現火災導致損失慘重,照明行業困境亦如火災,如何規避滅頂之災?煤炭業務不景氣也來“摻和”LED,是有眼光還是不理性?塑料燈泡有望代替LED成為新光源,LED或如太陽能曇花未現、胎死腹中?阿拉丁“光”點為您解讀。
阿拉丁“光”點:LED照明產業陷低迷 發展之路謹防“火災門”
大火無情,火災面前人人當須反省。看著一個個鮮活的生命止步于此,著實令人悲傷。而更多的事件,跟照明用電也脫不了干系。從這一點上,我們更應該加強防范,定期維護,為生命打好保衛戰。
而說到“火災門”,無疑不讓人聯想到當前的照明行業困境,如不突圍,結果是否會如一場火災而過,企業從而遭遇滅頂之災?“恐慌”、“迷茫”可以是LED照明企業目前的心態。據媒體報道,深圳愿景光電子有限公司因資金鏈問題致使企業倒閉,大股東刑毅被傳“跑路”;浩博光電企業資金鏈斷裂,拖欠員工工資,而引眾人罷工;外銷路口收窄,國內環境不佳,LED照明企業無疑面臨生存困局;此境,故并不排除一個個“停產門”誕生的可能性。
有人曾對眾“倒閉門”事件感慨萬千,“這肯定不是最后一家,以后還會有更多LED照明企業面臨倒閉。”靠著一腔熱血,利用國家的種種財政補貼,一大波人撲了上去。然而,LED照明產業是技術、資金密集型行業,僅有資金是遠遠不夠的。與LED照明下游投資過“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LED照明產品上游過“冷”的局面。我們期待,發展中的照明企業,能時刻反省,不斷的總結錯誤,做好生產防范。廝殺而來的企業,要做好固有的長遠規劃。從而避免行業的發展道路,猶如一場火災,紅紅火火之后,而留下一堆堆廢墟與慘烈的傷亡。從“火災門”看照明行業的發展之路,不失為一種警醒與啟示!
阿拉丁“光”點:外來勢力切入LED不能耽于安逸
“外來者”進入LED行業并不鮮見,這首先充分反映了“LED”不同凡響的號召力。畢竟任何財雄勢大的金主都不愿意把錢浪費在沒有潛力、不具前景的項目身上。雖然不存在穩賺不賠,但至少將風險減至最低下限,因此,為了本業的形勢窘迫犯困,急于發展“第二春”的西山煤電集團將眼光瞄準到了LED照明行業,并且拉上一家相對成熟的照明企業為依傍,果斷以合資的方式穩當切入。
這樣做法看似聰明,但也是愚笨中透著一絲無奈。何出此言?我們可以理解,從一個領域進入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范疇,一時之間缺乏當中的核心技術是無可厚非的,所以這種做法是拙計中的上策。然而,光憑著攜巨資注入的籌碼和強大的內部“消化”能力,那只是會更接近一個“投資者”和淪為充當了一個“消費者”角色,而不能入戲于“生產者”的角色里去。
快速切入了行業,并不等同于滲入了行業,而難逃始終停留在“門外漢在門外看”的地位。這樣的合資模式雖然也省心省事,卻斷非長遠之計。要在新興行業里開天辟地,本來就不能有耽于安逸的心態,一開始道路平坦,往后的路便需要有了更顯崎嶇的心理準備。新路子有了,怎么走下去,不,走上去,這是需要思考的問題。當然,如果跟LED“套近乎”此舉只是權宜之計,身在曹營心在漢,伺機重操故業才是正經,那又另當別論。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