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能燈電磁輻射超過公眾照射安全值?
摘要: 近日,遼寧衛視播出“節能燈電磁輻射超過公眾照射安全值”的新聞,環保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高工向元益現場監測節能燈電磁輻射,發現其超過公眾照射安全值,提醒公眾應與節能燈“保持距離”。
近日,上海電視臺播出“節能燈電磁輻射超過公眾照射安全值”的新聞,環保部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中心高工向元益現場監測節能燈電磁輻射,發現其超過公眾照射安全值,提醒公眾應與節能燈“保持距離”。
記者從正規渠道購買了近10個不同品牌的節能燈,請環保部工程師用專業儀器進行檢測。測試顯示,辦公室正常環境中電磁場水平,約為1伏每米。而當記者打開了某款品牌的節能燈,報警器立刻響了起來。儀器顯示,這款節能燈打開時,周圍10厘米范圍內,電磁輻射高達380多伏每米。當儀器距離節能燈1.5米遠之后,數值又一下子降到了十幾伏,報警器也不叫了。參照現行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公眾照射安全值應該在40伏每米以內。無一例外,其他牌子的節能燈打開后,報警器一靠近也會鳴叫,電磁輻射數值也全部超過了200伏每米。為了進一步驗證測試結果,記者又找到另一家權威機構,中科院理化環境分析研究中心。檢測結果也顯示,這些節能燈的輻射數據都超過安全值,其中一款更是高得讓人咋舌。相比較之下,普通白熾燈打開時就基本沒有輻射。手機撥號時,周圍瞬間電磁輻射也只有7伏每米左右,遠低于40伏每米的安全標準。
那么,節能燈的電磁輻射超過了公眾照射安全值,這一點生產廠家是否知道呢?
明知節能燈輻射較大,但是在外包裝上,廠家都沒有印上安全使用提示,市民也大多不知情。而多家節能燈生產企業都表示,目前我國對節能燈的輻射問題,并沒有強制標準。專家介紹,目前發達國家使用較多的是LED燈,也就是半導體發光二極管,因為工作中消耗能量少,所以輻射相對就小得多。不過專家也表示,LED燈也有缺點,就是會產生頻閃現象,時間一長會導致眼睛疲勞。因此,人們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和使用場合,來選擇合適的燈具。
那么,節能燈的電磁輻射為什么會那么高呢?專家解釋,其原因在于節能燈里都有一個鎮流器,這是節能燈的核心部件。
專家表示,電磁輻射對高靈敏度的電子儀器可能產生影響,比如導致廣播混頻、電話雜音,甚至是心臟起搏器失靈等。因此,節能燈打開時,建議市民不要靠得太近。
從現場監測看來,節能燈在打開狀態下,的確有輻射,不過是在1米的近距離范圍內,輻射量才會超過公眾輻射安全值。因為缺乏國家標準,目前也沒有研究表明,假如近距離使用節能燈,要過多久才會影響健康或引發疾病,只能說誘發疾病的可能性會增加。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市民家里的臺燈或者床頭燈,盡量不要使用節能燈;而距離較遠的天花板頂燈等,則無須更換。另外,我們也呼吁監管部門能出臺規定,要求廠家在節能燈外包裝上,寫清楚安全使用須知,從而有效保障公眾的知情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