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明”或成衡量下一代燈泡照明度標準
摘要: “這意味著,未來瓦數將不再成為衡量燈泡照明度的標準。”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專家李在清對記者說,這種做法幫助人們挑選亮度合適的燈泡,讓人們不再想著燈泡是多少瓦的,因為今后制造商會生產越來越節能的低瓦數燈泡。
一個多世紀以來,買燈泡是一種相當直截明了的交易——人們從包裝上標明的瓦數來判斷要買什么樣的燈泡。但美國從今年開始實施的一項新政策——把亮度作為衡量下一代燈泡的標準,或許將改變消費者腦海中長期形成的買燈泡論“瓦數”的照明常識。
據悉,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提議,所有燈泡的包裝都要把體現亮度的流明(光通量單位)放在最前面,把瓦數標在“能耗”項下面。燈泡包裝上還要標明這種燈泡每年的能耗大約是多少、燈泡壽命及冷光或暖光的強度等,它將適用于傳統白熾燈、節能熒光燈和發光二極管(LED)燈泡。
“這意味著,未來瓦數將不再成為衡量燈泡照明度的標準。”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專家李在清對記者說,這種做法幫助人們挑選亮度合適的燈泡,讓人們不再想著燈泡是多少瓦的,因為今后制造商會生產越來越節能的低瓦數燈泡。同時,從燈泡質量的角度來說,也有了更加客觀的衡量方式。
新計量方式更體現燈泡節能性
中國照明電器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燕生告訴記者,我國的燈泡等照明產品上,一直要求標注燈泡的瓦數和流明數,不同的是,瓦數標注在顯眼的位置,字體較大,美國等北美國家的新政策,是將流明這一單位的標注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會對燈具產品的標注和標志產生影響。
李在清認為,將光度計量從幕后搬到前臺,這一看似不起眼的變化,卻為節能燈取代白熾燈創造了條件,也為各國推動節能減排起到了示范作用。
據了解,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談論的燈泡“亮”或“不亮”的概念,其實指的是燈泡發出的光照到物體上,經物體反射進入人眼而產生的“明亮”感覺。這種“明亮”感覺在光度學中稱之為光通量,“亮”則光通量大,“暗”則光通量小,度量光通量大小的單位稱為流明。也就是說,亮的流明數大,暗的流明數小。
“相同瓦數的燈泡,流明數可能會不同。一般來說,流明數越高的燈泡,節能效果更好。”陳燕生解釋說,參照流明數選購燈具,消費者能更直觀地清楚燈泡的節能效果。
隨著鹵鎢燈、三基色熒光燈、緊湊型熒光燈(俗稱節能燈)、金屬鹵化物燈的涌現,滿足了各種環境下的照明需求。“它們的顯著特點是光效高、壽命長、顯色性也不錯。特別是節能燈,其光效約為白熾燈的3.5倍,也就是說,一只15W的節能燈與60W的電燈一樣亮,且壽命為10倍。”李在清表示,雖然節能燈的一次性投資大于電燈,但是綜合價格與電燈不相上下,還有望進一步降低。業界普遍認為,燈泡的終極形式是發光二極管,即常說的LED燈,正處于商品化的研發階段。它的特點是既克服了節能燈的汞污染,壽命和光效比節能燈還高。節能燈已經商品化,正在逐漸取代白熾燈。這兩種燈的出現,為取代電燈奠定了物質基礎,也為照明工程節能減排創造了新機遇。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