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產業的現狀反思
摘要: 以政府補貼后降低價格推銷LED產品的方式或許會讓LED產品更快進入大眾的生活中,但以此打開民用市場會不會使LED產品在民眾心中的心理價位不及其本身價值,從而減小LED產業的競爭力,使其他產品難以進入市場?
LED產業自興起以來在節能、高效、長壽命等一系列光環的籠罩下,產業的發展一直被寄予厚望,但中國的LED產業起步較晚,長時間的“零門檻兒”準入原則,使其本身具備“行業亂、產品雜、企業難“等特點,行業整體呈現出“高不成低不就”的狀況。而且國內LED產業起步較晚,自行業興起以來,一直以政府支持為主,企業獨立發展為輔,間接助長了企業的依賴性,減緩了非政府市場開拓的步伐。隨著行業洗牌期的到來,不少企業在運作過程中舉步維艱,政府的這條陽關道能走必然是好,但是獲得政府資助的門檻兒高,符合要求的企業少卻是現實。
在中國中小型LED企業居多,面對行業洗牌,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去掉一些企業將有益于行業發展,但是就目前來看雖然企業眾多但是大市場還未打開,距離飽和狀態還有很大空間。如果現在行業洗牌迫使大部分企業出局,那么等到打開大市場,“是不是要再讓大批企業涌入,然后重新洗牌”仍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LED作為新興產業,部分現在從事此行業的廠商也并不十分了解,但摸爬滾打這么長時間與將來再新入或轉型的企業相比要具備更強的競爭力。現在LED產業多依靠于政府提供的那一點市場,政府提供的這個“飯碗”遭到企業哄搶,先不說搶不搶得到,就算搶到了也不是金飯碗,指望政府補助,部分企業可以度過難關,但是發家致富還得自己努力。所以尋求更好的市場,開拓更大的發展空間是各個企業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現在LED產品多集中于專業照明領域,作為第四代照明產品的候選之一本無可厚非,但綜合LED燈具的特點來看,其功能要遠遠高于單純照明。隨著行業洗牌期的到來,部分企業為防止出局,大打價格戰,結果卻是各方筋疲力盡,市場上劣質產品層出不窮。面對價格不一,質量不一的LED照明產品,消費者對于LED產品的不信任感增加,加大LED產品進入民用市場的難度。雖然大多數人都認為LED產品難以進入民用市場的主要原因在價格上,但價格是LED產品進入民用市場的充分不必要條件,尤其LED產品目前作為照明領域的高端產品來說,降價是好是壞并不明了。
以政府補貼后降低價格推銷LED產品的方式或許會讓LED產品更快進入大眾的生活中,但以此打開民用市場會不會使LED產品在民眾心中的心理價位不及其本身價值,從而減小LED產業的競爭力,使其他產品難以進入市場?
目前政府對于LED產品的補貼多集中于公共照明領域,以便加大政府的宏觀調控,此舉會否減緩LED進入民用照明的時間還有待斟酌,對于企業來說,政府可以靠一陣子,但絕對不能靠一輩子,政府給搭建的“陽關道”,能走固然是好,走不了或是趕不上的也不能怨天尤人。那么對于LED行業內眾企業的“獨木橋”又在哪里呢?我們不妨來探討一下:
外貿交易難以順風順水
部分廠商通過出口產品,獲取利潤,但在7月中旬歐美提高進口產品標準,令業界一片嘩然。部分未達標產品被拒之門外,雖然也有人說此舉對于國內LED行業是一種全面的監控和提高,對于提升優秀產品的競爭力有很大幫助。但是部分企業損失慘重,對于LED產品技術還不發達的中國來說無疑是有很大的打擊。而且部分做外貿的人士也稱目前行業壓力大。
如今看來外貿市場不容樂觀,雖說是一條出路,但大部分都是名花有主,而且隨著標準提高,再想搶得一席之地,恐怕并不容易。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