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俊:廣東LED新政或可借他山之石
摘要: 誰也不能保證,一旦在我們基礎為做好的前提的下,大范圍普及,市場反饋的時間可能是在一年左右,如果出現問題,尤其是安全性問題,先且不談問題責任誰來承擔,而是頭就沒開好,后續情況如何進行?這些都是可預料的未來。
此次政策是把雙刃劍,在推動節能減排以及“十二五”規劃關于綠色照明推廣的大前提下,無疑廣東作為LED產業基地,此舉是符合國家的方針政策,并作出表率的行動。無疑對國內整個LED產業尤其是企業是一次大的推動和強心劑。但是首先考慮到我國的特殊國情,推廣過程中和實現實際效果一定會有差強人意的地方,這是可以預料到的。其原因有很多,比如產品參差不齊、產品檢測考量是否以及完全完善、EMC模式是否以及完全成熟在國內?就目前推廣公共場所尤其是在道路照明以及大型公共環境下使用LED,我們的基礎還不夠扎實,本身此處的照明就屬于高端照明市場,對產品要求不僅僅是滿足功能照明的要求,比如:功率、照度、亮度、均勻度、功率密度值等具體數據。更要考慮到在實際應用中,公共場所人的感受,那就要合理的使用,在眩光指數、色溫穩定性、色彩一致性上以及惡劣環境對于產品的考量要求,要拿具體的數據來說話,才能保證LED照明不僅僅是節能,也不要以犧牲照明品質為前提而去行政手段來強制實現,燈光要“以人為本”。
誰也不能保證,一旦在我們基礎為做好的前提的下,大范圍普及,市場反饋的時間可能是在一年左右,如果出現問題,尤其是安全性問題,先且不談問題責任誰來承擔,而是頭就沒開好,后續情況如何進行?這些都是可預料的未來。
在我國,行政推廣LED是必然的趨勢和手段,但是飯得一口一口吃,事得一步一步做,先不要談什么現狀產業混亂,產品參差不齊,廠家太多,不要被眾說紛紜的話語所迷惑,而是我們執行和推廣的項目領導必須對照明市場和發展有著清晰的認識。 如果要我來說,我覺得根據我國現狀,推廣最好以商場照明、地下停車場照明、超市照明、辦公室照明、半封閉空間照明等開始做起。一是這些照明市場相對對產品要求比較符合我們國內現在產品的現狀,二是通過這些地方可以對推廣起到很正面的作用,而且做的人用的人都能看得見體會得到,市場反饋也會很及時。我們可以根據這些不斷地總結,然后可以把整個產業導向正軌,迅速追向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腳步。
在這里可以希望借鑒下美國推廣LED照明中的細節建議。 美國加州芝加哥二路在推廣LED道路照明使用中,曾經把一段3公里的路封閉起來,讓美國的眾多LED照明企業把各自產品裝入其中,由人們進入去體會,并收集反饋意見,然后根據專家組以及LED企業相關人員,進行收集整理。然后根據這個制定相關標準,并用來篩選產品。實際時間超過半年。 這只是一個現象與案例,希望可供各位以深思。 其他的我就不多說了。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