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LED產業快速擴張 布局海外受寵
摘要: “墻內開花墻外香”,憑著合理的價格和優質的質量,一些國內LED企業的品牌開始在國際上如魚得水,國產LED也逐漸成為國外采購商的入幕之賓。
“墻內開花墻外香”,憑著合理的價格和優質的質量,一些國內LED企業的品牌開始在國際上如魚得水,國產LED也逐漸成為國外采購商的入幕之賓。
中國LED產業快速擴張
2003年起,中國提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計劃”以及十一五“半導體照明產業化技術開發”專項計劃,開始推動LED照明產業發展,協助產業規模與技術水準的提升,并規劃“十城萬盞”與廣設“半導體照明基地”,以推動區域性LED照明應用。在戶外照明領域中國市場欲成為全球LED組件主要生產國之一。
中國LED產業成長力道強勁,今年上半年僅僅廣東LED產業規模就突破1200億,外貿出口環境積極改善,LED產品出口超500億。LED專利申請超四萬件,數量占全國四分之一,示范規模和建設進度在全國名列前茅。廣東省招標LED路燈及隧道共計272690盞,招標數量過萬的地市共11個。
年初以來,傳統照明企業加大了LED轉型力度,包括雷士、鴻雁、德力西等企業都向封裝廠下了很多大單。以磊晶廠商為例,在揚州、江門、蕪湖、杭州等地方政府的高額機臺補貼措施帶動下,廠商大舉擴張LED磊晶產能,至2011年中國MOCVD新增機臺高達四百余臺,占全球新增裝置量近六成,一躍成為全球LED磊晶制造主要國家之一。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TrendForce旗下研究部門LEDinside發表的最新市場報告指出,2013-2015年將為全球LED戶外照明換裝潮,其中以亞太的中國、日本、臺灣最為積極,在政策推動下,2013年全球戶外照明產值將達2,478百萬美金,年成長率將達46%以上。
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例如泰國、俄羅斯、拉美和非洲地區也會在2014年迎來大規模的路燈換裝潮。直到2015年,LED路燈滲透率逐漸平緩,增長率開始下降,全球每年LED路燈換裝和新增LED路燈的規模會維持在1000萬盞/年左右。業內專家認為,隨著中國LED上游芯片和中游封裝的階段實力的上升,將不會再滿足于現狀,在這種情況下,LED部分企業將目光投向海外。
國內LED產品出口壁壘加大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海外市場是一塊金礦,引得國內眾多LED企業紛紛前往淘金。要踏上這條淘金之路,LED企業需要補補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之后,再整理自己的裝備和行囊前往淘金。
我國LED產業的出口,正面臨國外技術壁壘的新一輪沖擊。有統計顯示,2012年以來,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相繼實施LED產業相關標準。今年2月1日,歐盟規定所有進入歐盟的燈具須加強EMF電磁場方面的檢測。近期,歐盟發布《LED照明產品最新能效規定》,要求自今年9月1日起,所有出口到歐洲的LED照明產品須符合新的能效標準要求,并于今年9月1日、2014年9月1日、2016年9月1日三個階段逐步提高LED照明產品的能效標準。
不斷出臺的技術壁壘,給我國LED出口企業造成重大影響:一是出口企業風險增加。技術標準的逐步提高導致我國出口產品被通報率不斷上升,企業出口風險明顯增加。以出口歐盟產品為例,今年1~6月,歐盟RAPEX通報中涉及我國的照明產品54起,其中LED燈19起,占通報燈具總量的35.18%,同比上升23.61%;二是企業成本上升。以歐盟《LED照明產品最新能效規定》為例,在新規實施的第二階段,即2014年9月1日之后,能效指數在0.2以上的LED燈才能進入歐盟市場。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日益加深,更應警惕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和泛濫,避免重蹈歷史覆轍。因此,政府應當鼓勵LED行業在產業進步、高效節能、超長壽命、降低成本等各方面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面對協商解決產業發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共同推動大規模使用LED燈為主流的新興產品,為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充足的能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