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燦光電業績大幅下滑 包裝LED概念券商恐“中槍”
摘要: 去年以來郭樹清掀起的監管新政席卷了IPO市場,不少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都大面積“中槍”,無論激進的投行,還是穩扎穩打的老牌券商,都有因承銷企業業績下滑過重受到證監會的處罰,即使一向穩健的中信證券也以罕見的兩次受罰成了負面典型。
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稱,承銷東吳證券受罰五千萬
去年以來郭樹清掀起的監管新政席卷了IPO市場,不少中介機構及從業人員都大面積“中槍”,無論激進的投行,還是穩扎穩打的老牌券商,都有因承銷企業業績下滑過重受到證監會的處罰,即使一向穩健的中信證券也以罕見的兩次受罰成了負面典型。而此次的財務檢查更是讓經受著IPO嚴冬的投行一方面裁員減負,另一方面另辟蹊徑。有證監會官員表示,中國企業正面臨一波并購浪潮的拐點。不少券商人士也預測,并購重組將是未來投行部門轉型的重要方向。
受罰或因保薦人隱瞞信息
隨著發行上市小項目的增多,作為證券業的航母級券商,中信證券這兩年一直在轉型,改變傳統的對大項目的依賴,從去年來看,中信發力不小。據同花順數據顯示,2012年,中信證券共運作了156個主承銷項目(含首發、增發、配股、可轉債以及債券發行),市場份額為10 .42%,遠遠領先于排名第二的國泰君安和國信證券(5.87%);承銷金額合計2439.57億元,市場份額為13.13%,遙遙領先于第二位的中金公司(9.12%),主承銷的收入排名來看,中信證券2012年的收入高達8.11億元,僅次于國信證券的10 .24億元。
與此同時中信證券也屢撞紅線。
1月10日,中國證監會宣布,由于東吳證券上市后利潤大幅下滑且違反了信息披露的有關規定,對該項目的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及其保薦代表人采取了監管措施。
上市僅僅一個月,東吳證券即發布公告稱,經初步測算,公司2011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比上年同期減少50 %-60%。東吳證券2010年和2011年上半年的凈利潤分別為5 .81億元和2.27億元。該公司年報顯示,全年凈利潤僅為2 .32億元,同比大幅下滑了59 .79%,2011年下半年的凈利潤只有500萬元。
“上市前夕出現如此劇烈的利潤下滑,作為發行人的東吳證券和保薦人的中信證券不可能不知情。”華南一家券商行業研究員分析稱,很可能是保薦人隱瞞了相關信息。
經證監會調查,東吳證券2011年12月9日刊登招股說明書,此前業績已出現大幅度下降,發行人、保薦機構未在會后重大事項承諾函中如實說明有關情況,發行人亦未在招股過程中作相應的補充公告。此外,東吳證券在主板公開發行上市當年的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幅度超過了50%。因此,中國證監會根據相關規定,對發行人東吳證券、保薦機構中信證券分別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對中信證券保薦代表人邵向輝、周繼衛采取了9個月不受理與行政許可有關文件的監管措施。
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微博)明在11日舉辦的2013創新與融合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金融家論壇上稱,該處分使中信證券“要交更多投資者保護資金,這次警告公司大概要交投資者保護資金五千萬左右。”王東明稱,這個警告處分,會影響證監會年底對證券公司的評分,將會給公司帶來名譽上的損失。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