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元寶晨:微利時代下晶元“芯”如何精益求“晶”
摘要: 盡管LED市場回暖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是,行業競爭也愈演愈烈,要想從中獲利實屬不易。近日,臺灣晶元光電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晶元寶晨光電(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俊博先生,介紹了公司近期的經營之道,并就LED產業的發展趨勢分享自己的見解。
受惠于LED TV背光市場明顯回溫,臺系LED芯片廠Q2進入傳統旺季后,營收成長強勁,但因產品結構、生產效率等方面調整不及,以及兩岸LED芯片價格廝殺戰并未停歇,多數臺廠仍維持虧損狀態,惟獨晶電第2季合并營收達新臺幣60.7億元,稅后凈利3.46億元,穩坐獲利寶座。
據悉,盡管LED市場回暖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是,行業競爭也愈演愈烈,要想從中獲利實屬不易。近日,臺灣晶元光電在中國大陸的子公司——晶元寶晨光電(深圳)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俊博先生,介紹了公司近期的經營之道,并就LED產業的發展趨勢分享自己的見解。
實行“ 晶元芯 ” 的本土化發展策略
晶元寶晨光電(深圳)有限公司( LUXLITE ),由臺灣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EPISTAR )于 2009 年主導創立,為EPISTAR芯片在中國大陸的唯一官方銷售渠道。秉承 EPISTAR 品質精神,晶元寶晨勵志將 “ 晶元芯 ” 的本土化發展策略傳遍中華大地。 據王總介紹,當前,晶電的LED外延片總體產能大概有60多萬片,其中,中國大陸市場占三成左右。從應用類別來看,背光類(含TV、Monitor、手機)占到40%,照明類占到30%。為實現“晶元芯”在中國市場的快速散播,晶電在廈門、常州、山東等地都建立了從LED外延片到芯片的完整制程,以踐行本地生產的理念。同時,著眼于中國市場的龐大需求,晶電也將繼續投入更多的力道在大陸市場,尤其是應用到照明領域的芯片產能上,并與當地的企業合作,積極卡位本地市場。
而要想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必須得有一技之長。王總表示,晶電的競爭優勢首先在于,產品品質的穩定度。當前,LED產品質量良莠不齊,但是很難從外觀上一眼就識別出品質的好壞,必須要經歷一段時間,用到一定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后,效益才會顯現?;诖?,晶電設計出獨有的“ Co-activation Service ”服務模式,與客戶協同設計開發提升產品性能,解決工程端與應用問題,并追求完美的品質控管水準。與同行相比,晶電產品的出錯率會相對低,良品在其他耗材方面相對減少,庫存的出錯率也較少,因而,客訴的幾率也會相對減少。在產品的穩定度和整個庫存的控管上,是一個比較大的優勢。其次,晶電的產品線相對齊全,在專利布局上面,也有跟國際大廠進行專利的交叉授權,以避免紛爭,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專注在產品本身的研發和推廣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