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科光電高基偉:燈絲燈——向傳統光源致敬
摘要: LED燈絲燈的出現,在行業可謂是刮起了一股“燈絲”熱風,尤其是近兩年,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開展燈絲燈業務,甚至只做LED燈絲燈。LED燈絲燈,只是一股“熱風”,還是LED球泡的終極形態?帶著這些困惑,新世紀LED網記者采訪了杭州杭科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高基偉博士。
新世紀LED網:在研發LED燈絲燈產品時,不少企業會選擇與傳統照明企業聯手。貴司是否會考慮與傳統白熾燈廠家“聯婚”,進行優勢互補搶食燈絲燈這一片市場?
高基偉:目前燈絲、燈絲燈都是我們自己在做,少量的我們會發OEM到外面去。實際上,不管是燈絲還是工程燈絲燈,里面都有一些核心的技術,需要我們掌握在自己手里。因為傳統的白熾燈廠家,不一定能夠封的好。LED燈絲燈推出來之前,我們也給了若干個客戶,同樣是燈絲這么一個產品 ,不同廠家封出來,可能相差非常大。封LED燈絲跟封傳統的鎢絲還是有較大區別的,鎢絲是直接發上去,連起來,抽真空,再加一點對接氣體保護就好了。但是燈絲燈封裝涉及到本身燈絲的連焊、封泡溫度的控制、排氣充氣、里面氣體的種類和濃度,在整個溫度的控制、燈絲的排列方式、電源和燈頭的尺度匹配都有很多學問,有很多比較關鍵的技術是需要我們去注意的。傳統的做白熾燈或者鹵素燈廠家,他們對這一方面的把握在短期是比較難的。
新世紀LED網:您覺得LED燈絲燈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LED燈絲燈是白熾燈的過渡產品,還是LED球泡燈的終極形態?
高基偉:從中短期來看還是不錯的,目前市面上還是處于一種供不應求的狀態。從長期來看,也只能是一部分市場,因為市場本身就是比較多元化的,LED燈絲燈很難把原來的球泡燈替代掉,畢竟球泡燈還是有其性價比優勢。另外,燈絲這個形式,目前看來也只有在球泡燈上面相對來說比較匹配一點。
燈絲燈不會是過渡產品,但也不會把市場全部吃掉。除了燈絲以外,其他原物料的使用,燈絲燈已經是性價比的終極版了。燈絲的話主要看后面的改善程度,涉及到芯片、燈條的封裝。我覺得應該還是可以在將來的市場面上面占到比較大的份額。
新世紀LED網:“創新”在近年來在業界已經成為共識。您認為對于LED行業來說,到底如何才可以叫做是“創新”呢?
高基偉:我覺得創新可以有不同的形式。第一是燈具結構形式上的,比如像燈絲燈,不管是從里面光源的形式還是外觀設計上,相比原來帶散熱器的球泡燈有比較大的突破。第二,未來一兩年,LED不管是模塊還是燈具,會有比較大的突破。LED相對于傳統的光源來講,最大的特色或者說能發揮的空間就在于它實際上是可以不受形式限制的,比如形式上做的和傳統產品一樣,光源本身可以做得很小,這一方面是可以有一些突破的。第三是性能上或者說功能上的。立足于本身技術跟工藝的,在終端的應用上,可以做很多細分。如對物體本身的光照和物體顏色還原這一部分,光效可以拉的更高的。因為不同的物體他本身的反射是不一樣的,未來會針對不同被照物的材質、顏色來設計光源的光譜,這樣能夠把物體本來的顏色還原的更加到位。第四是性價比提升。其實LED成本這一兩年下降了很多,但還是可以再做進一步的努力,這對于我們整個市場的推廣,讓產品滲透到千家萬戶是有利的。
新世紀LED網:從整個LED產業來看,您認為2014年的發展有什么特點?未來LED產業鏈格局將發生哪些變動?
高基偉:還是會延續原來的趨勢走,技術上進步會比較快,新產品推出的節奏也會更快,生命周期會更短。
另外一個對行業影響較大的是,新技術的推廣會相對更難。主流的產品現在性價比已經做的非常高,所以新產品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上,實際上比原來更難了。因為客戶希望新產品或者新技術在推出的時候能夠和現有的產品達到同樣的競爭力。
整個產業面上,做傳統光源的企業影響會比原來大很多。以前大部分都是從事LED的企業,最近一兩年,做傳統光源的,不管是做白熾燈、鹵素燈、節能燈,還是原來燈具類的這些企業,都經進入到LED行業。他們對整個行業產業鏈的上下游搭配,商業模式上的影響,會比較大。一方面是原有的品牌和渠道影響力,另一方面就是他們對于整個生產制造的理解會跟做LED的企業不一樣。新興LED企業,其規模相對要小,但傳統照明企業會從大的體量上面來推動整個行業,對于生產、檢測、自動化這些設備的要求和整個規模成本的顯性要求都會更高。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