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豪潤達財務危機四伏 或借雷士“扭虧”
摘要: 德豪潤達對雷士照明控制權的爭奪,被解讀為將埋下復制獲取政府補貼、增發再融資及發債等資本運作路徑的做法……
政府補貼成“扭虧法寶”
據了解,雖然德豪潤達半年報顯示,德豪潤達2014年1-6月主營業務收入為19.35億元,雖同比增長42.98%,但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81萬元,同比下滑35.03%,一改往日虧損,實現盈利。實則是公司上半年有6443.08萬元政府補助支撐,若不是依靠政府補貼支撐,德豪潤達上半年的盈利狀況將更加難堪,在扭虧的泥潭里仍舊難以自拔。
依照會計算法,“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扣非后凈利潤+非經常性損益”,而非經常性損益包括出售資產收益、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等。因此,如果扣非后凈利潤為負,而凈利潤為正,且“扣非后凈利潤+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金額”為正時,那么政府補助是其扭虧為盈的“依賴”。
回看德豪潤達上半年報告,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81萬元,扣非后凈利潤為-1796.45萬元,政府補助收入共6443.08萬元,按照上述算法分析,德豪上半年立馬“扭虧為盈”,如此嚴重的“補助依賴癥”再一次證明德豪潤達的經營慘況。
而2009年以來,中國各地政府加大扶持LED產業力度,對購買MOCVD進行補貼,在此背景下,德豪潤達開始進軍LED行業。據統計,德豪潤達自2009年至今獲得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累計達11.09億元,而凈利潤只有8.47億元。補貼竟是凈利潤的1.3倍。由此可見,政府補貼粉飾了德豪潤達大部分的所謂“業績”。此次業績的真實曝光一下子讓雷士內斗背后的深層次原因浮出水面。
在各種名目下,政府發給上市公司的補貼起到了“增厚業績”作用,金額動輒是凈利潤的50%以上,有的甚至達到幾十倍,幫助實現扭虧為盈,避免企業披星戴帽甚至退市。通過德豪半年報可以看出,政府補助儼然成為了它的“扭虧法寶”,如果雷士落在王冬雷手上,估計最后也免不了混進這趟“補助渾水”當中。
畫餅充饑 成公認融資“專業戶”
公開資料顯示,2011年至今,德豪潤達實現了三次定增再融資,成為A股罕見的再融資“專業戶”,據統計,近幾年德豪潤達的融資金額逾51億,足見其不僅僅是“畫餅”將政府補助當作“主業”的高手,同樣是資本市場的“圈錢”高手。
據資料顯示,2010年10月19日,德豪潤達9.54元/股向4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16000萬股,募資凈額為150637.88萬元;2012年3月19日,又以15.61元/股向8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10000萬股,募資凈額為152224.56萬元;2014年6月6日,再以5.86元/股向2名特定對象非公開發行23000萬股,募資凈額為133730萬元。
除了上述合計定增再融資43.66億元外,德豪潤達還于2013年3月通過發行公司債券,獲得募資凈額79120萬元。
但累計獲得超51億元再融資的德豪潤達,盡管號稱已經建成八大產業基地并形成了LED全產業鏈布局,其募投項目卻陷入“畫餅”境地。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