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隧道與道路照明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摘要: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建設的進程加快、LED行業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產品成本、價格的下降,整個LED戶外照明領域在應用及推廣方面的前進速度也越來越快。
近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建設的進程加快、LED行業技術的日趨成熟以及產品成本、價格的下降,整個LED戶外照明領域在應用及推廣方面的前進速度也越來越快。根據調研數據分析結果顯示,近幾年,中國LED道路照明市場滲透率(安裝數量)在不斷提升,2013年LED道路照明市場滲透率約為19%,市場規模約在140億元左右。據初步測算,到2015年我國LED路燈市場規模約在230億元,整體市場滲透率將超過45%,市場空間巨大。未來五年,也將是我國LED戶外照明大規模爆發的五年。
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博士后楊方勤博士表示,“目前隧道工程整體情況還不錯,現在地方新建的一些項目都是毫無置疑的用LED,例如上海新規劃和建設的十幾條隧道全部都是用LED,而在江蘇浙江一帶的隧道工程也在積極推廣LED,不過也存在一些電源的機械和電氣接口不統一的問題,這大大影響影響業主采購的信心。”在楊博士看來,目前隧道方面可以大規模去推,而關于路燈其持謹慎的態度,“我們在去年六月份出去調研路燈情況,跑了很多地方,實際上很多地方的路燈失敗都是一條龍失敗,失敗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
隨后,楊方勤博士用長期實戰經驗總結了隧道和道路照明的要求,提出當前LED隧道照明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隧道功率相對比較小,一般常規的隧道款就是在100W以下,30W,60W,80W,因為它功率小,所以散熱問題不是最集中。第二個問題是在褪光方面,以往是技術效果褪光,所以地面亮一塊暗一塊,整個跟鈉燈相比,同樣的亮度均勻度,鈉燈變化的斜率比LED燈要小,斑的問題亟需解決,從褪光的角度,從有效利率,現在很多褪光實際上還是有一定誤區,考慮和不考慮環境比對光的利用率還是不一樣的。第三,LED路燈現在本身有一些標準,特別是關于指標的一些亮度值存在爭議,現在LED光源指標到底應該取什么,現在國標也在修訂。這對LED路燈的推廣還是有一定影響的,這個指標直接影響LED是否可以節能,是不是可以代替鈉燈。”
“這兩年隧道工程在技術上是基本成熟了,隧道燈基本是在24小時長明狀態,雖然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基本上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工程建設各種復雜的情況都有,好的產品不一定能做得上,工程的發展還是離不開智能控制,燈是以24小時點亮,光衰跟壽命、溫度都有影響,控制壽命就要控制光衰,就得控制照明時間,降溫。”總后建筑工程規劃設計研究院電氣總工邴樹奎還強調指出,路燈方面的LED建設,欠缺的是智能,LED節能就是靠智能控制。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