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沈葳:光影是照明的靈魂
摘要: 作為浙江城建園林設計院光環境的創立者,沈葳既是國內高級照明設計師,同時還是中國照明學會高級會員、浙江照明學會理事,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資深的專業背景,讓他談起燈光與人的關系以及行業動向等話題時顯得十分輕松而認真。
秋意漸濃的上午,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前往廣州T.I.T創意園采訪浙江城建園林設計院光環境所所長沈葳先生。隨和、親切是他給記者留下的第一印象。作為浙江城建園林設計院光環境的創立者,沈葳既是國內高級照明設計師,同時還是中國照明學會高級會員、浙江照明學會理事,對行業的深刻理解和資深的專業背景,讓他談起燈光與人的關系以及行業動向等話題時顯得十分輕松而認真。
浙江城建園林設計院光環境所所長沈葳
光影是照明的靈魂
“照明設計白天做的是光影,晚上做的是靈感,光影就是照明的靈魂,迷人的燈光設計不是把光疊加在一起,而是在一點點光中發現和創造一些微妙的陰影。任何項目應該盡量創造社會手段,運用各種形式來創造光影和諧的關系。”沈葳告訴阿拉丁新聞中心記者。
沈葳強調指出,一個好的夜景照明需要有光影。“歸納起來可以從三方面來衡量:一是從光影上反映項目有沒有文化意蘊;二是它對人的襯托,即項目做完后做調研,看看老百姓喜歡的程度怎樣;三是它對人的需求方面,是否與人產生互動。總而言之,好的夜景照明不光要亮,還要有文化意蘊,并且能使人產生互動,讓人真正融入環境中,人和景、人和光能有一種互動關系。”
在沈葳看來,大城市和小城市在夜景照明設計方面還是存在很大差距。他指出,大城市照明設計特點歸納起來就是“大手筆、大氣勢、大概念”;而小城市的特點則是小而精致,簡單而有內涵。
沈葳坦言,只要是夜景照明,控制得再好也會產生光污染,但是夜景照明總體來說利大于弊。“夜景照明就是讓城市白天的生活在晚上得到延續,項目在開始規劃城市夜景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到防止光污染問題,同時選擇合理的光源、燈具和方案。光污染雖然會產生,但是我們可以控制,燈不一定要開到天亮,我們開燈時間可以根據太陽光的光照進行感應,天暗了之后景觀燈才開。”
談及綠色節能照明,沈葳提到,從照明設計角度看就是在設計當中遵循國家規范標準;從更深層次理解就是要從人的心理去分析,照明要給人更多的心理感受,這對于每個照明專案來說都是一個挑戰,首先一定要控制眩光,其次就是把握人的視覺舒適度,再者是要注重美感。“智能是綠色照明的一方面,但不能一概而論地為智能而犧牲真正要表達的東西。”沈葳補充稱。
照明就是一個時裝秀
當被問及近年來世界各地城市燈光節愈演愈烈的現象時,沈葳表達了他個人的看法,“燈光節表達的是一個城市的精神,要配合當地的文化內涵來表達當地的文化特色,同時考慮每年的地點、時間和人的關系做出不同的效果。目前各個城市燈光節的開展是有各種的因素,從設計到實施,燈光秀可以說是一個高難度的設計,不少城市的燈光節由于時間倉促,資金不夠,加之沒有規劃,都成了走馬花燈的擺形式而已,這也是國內燈光節與國外的差異。”
沈葳在采訪中多次提到,他的照明設計理念就是:照明就是一個時裝秀。他以旅游景區照明舉例介紹,認為游景區照明要有亮的對比及亮點效果,同時要為業主進行深層次的考慮,例如維護費用方面的可行性。
此外,沈葳針對燈光在古建筑的發展現狀提出自己的擔憂,“目前我國真正意義的古建筑非常少,現在的古建筑主要以這兩種方式保留。一種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加固翻新;一種是按照原有設計的方案重新推倒后重建。有些項目多年前表現得非常好看,但現在已經是支離破碎,如何做好整改,這是我們來堅持的一個方向。”
“我更傾向對古建筑加固翻新的調研和推廣,首先自發的燈光要加以引導,自發燈光是最原始,也是我們所追求的,不要因為自發燈光不好,就把塔拆了重新安排其他,我認為這是不好的趨勢。例如西塘燈光節過分人工干預燈光,首先是對古鎮的破壞,看上去是燈光,但實際做不到燈的意義。”沈葳強調指出,古建筑燈光除了做得漂亮外,更要注重燈光與人的關系,只有吸引人在古建筑街區探索,才會產生消費,有了效益才能更好地維護燈光。
安靜的照明更有力量
對于“照明設計師是魔術師”的說法,沈葳認為要辯證去看,燈光設計本身是一個配角,只是有一些項目一定要做到一個主角,比如做一個燈光秀,做一個很炫的項目,照明設計師確實是一個魔術師,但倘若是做一個公共建筑,它就不需要你像魔術變來變去,它還是回到一個安靜的照明,安靜的照明比炫耀的照明更有力量,更能體現燈光的本質。
在沈葳看來,設計師的設計理念是相通的,人與燈光的互動無非因項目的不同而進行細致化設計,而這些差異的本質不變,照明設計師主要的提升空間靠的是修為。“照明設計師非常辛苦,需要沒完沒了地設計、調研、跑項目,還要跟業主溝通協調,在項目實施中不斷提升自我,把修為做好,才能令國內的照明設計不斷提升。”
談及市場是否還存在一些奇怪的燈飾問題時,沈葳表示,“前幾年奇怪的燈飾還是有存在,比如東北某市有大的燈柱、大的葵花燈,其實他們都很優美,但是建筑支零破碎的線條,做得花哨了點,加之毫無規律地組合,這樣就導致了建筑不漂亮,燈光也做得不漂亮。目前隨著照明設計師的團隊不斷地壯大,業主審美觀不斷地提高,以及照明公司產品的創新及知名度不斷提升,這些所謂奇怪的燈飾就會越來越少,但還是避免不了這類型產品的存在,對這類產品我們要用包容的的態度去接受,同時要有正確的輿論去引導。”
展望未來,沈葳認為照明行業未來的前景非常大,設計師要做好這個配角,讓照明設計和城市的智能化、家居的智能化、設計的智能化還有街區的智能化融為一體,把照明行業這塊蛋糕做大做強。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