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燈光刺眼 近半受訪者被嚴重“光污染”
摘要: 廣州針對光污染的首個政府規章——— 《廣州市光輻射環境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經進入第二輪征求意見階段,有望年內出臺。調查顯示,廣州光污染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已超出了人們的想象。61%受訪者認為廣州存在光污染,47%認為廣州光污染“嚴重”和“較為嚴重”。《規定》的出臺,意味著廣州整治光污染將有法可依。
廣州針對光污染的首個政府規章——— 《廣州市光輻射環境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經進入第二輪征求意見階段,有望年內出臺。調查顯示,廣州光污染的普遍性和嚴重性,已超出了人們的想象。61%受訪者認為廣州存在光污染,47%認為廣州光污染“嚴重”和“較為嚴重”。《規定》的出臺,意味著廣州整治光污染將有法可依。
數據
北京路等商業區超標數十倍
環保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去年針對廣州市的光污染情況,聯合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湖南農業大學、佛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對廣州市民的光污染感受進行了調查。
接受調查的538位市民中,61%認為廣州存在光污染,在廣州居住的年限越長,越多人認為廣州存在光污染。對于光污染的程度感受而言,約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廣州市光污染輕微,40 .0%的受訪者認為廣州市光污染較嚴重,7.1%的受訪者認為廣州市光污染嚴重,僅2.2%的受訪者認為廣州市不存在光污染。
根據廣州市環保局統計,20 0 9年至2013年環保部門接到的光污染投訴有34宗。公安部門接到的投訴有70宗(從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上旬),其中投訴道路照明、夜景照明干擾光進入居室影響居民的占53%,商鋪廣告燈光進入居室影響居民的占30%,其他(如夜間施工照明燈光太亮影響休息)的占17%。
除關注市民健康外,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延曾多次呼吁關注光污染對動植物的影響以及減輕光污染,保存自然星空、天然暗環境的關注。
廣州市環保局在《廣州市光輻射環境管理規定(送審稿)》起草說明中表示,根據廣州市市內調研情況,目前光輻射投訴量之所以不是很多,一方面是因為市民覺得光輻射影響是暫時的,影響不嚴重的;另一方面是因為市民對各部門職責分工不清楚,有投訴需求,但是不知道向哪個部門進行投訴。
廣州的光污染到底有多嚴重?中山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專家何旻昊幾年前就對越秀區夜間光污染進行了調查。調查數據顯示,北京路商業步行街、農林下路商業街、中華廣場商業區的水平照度全部偏高,尤其是新大新公司門前拱廊的照度值嚴重超標,是上海相關規范的60倍、是建設部頒布實施的《節約能源———城市綠色照明示范工程》的120倍。北京路步行街兩側人行道的平均水平照度值也達到上海相關規范的30倍、《節約能源——— 城市綠色照明示范工程》的60倍。
焦點
光亮工程或導致光污染
亞運前后,廣州市斥重金打造了城市夜景,珠江兩岸白鵝潭一帶以及珠江新城中軸線的夜景燈光效果一度令人感嘆,廣州如此之美,甚至有網友稱廣州為“妖都”。
但是,光亮工程從一開始就有市民反對,也有市民在光亮工程完工后在網上發帖求助:“我家住頂樓,廣州搞光亮工程,燈光包圍了我家,造成光污染危害健康身體不適怎么辦?有相關法律支持我嗎?”
正在舉行的廣州國際燈光節也受到環保人士詬病。廣州市建委在官方微博上解釋:“今年燈光節選擇在花城廣場、廣州塔、上下九步行街等區域舉辦,多數是商業區,周圍少有住宅樓,盡量減低對市民生活的不利影響。亮燈及激光表演時間都做了合理安排,同時,為減少光污染,本屆燈光節作品主要利用了節能環保的LED光源進行設計制作。”
廣州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表示,類似活動如果限制在特定的區域,對其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進行嚴格管理,是可以做到不擾民的。比如此前珠江兩岸的光亮工程也有市民投訴,后來進行統一管理,情況得到很大改善。
這位專家表示,光污染這一術語主要是指干擾光或過量的光輻射(含可見光、紫外和紅外光輻射)對人身心健康和人類生存環境造成負面影響的總稱,但不是一個嚴格的環保術語,如果某光源產生的干擾光或光輻射對人身心健康和人類生存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我們就可以認為其產生了光污染。光亮工程(包括城市道路照明、城市夜景照明等工程)如果對居民、行人、機動車駕駛員或人類生存環境造成了負面影響,也就造成了光污染。
現狀
商居混合區光污染治理最難
參與此次《規定》起草及前期調研工作的廣州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李明光博士介紹,廣州市公共場所光污染主要存在建筑外墻裝飾光污染、城鄉道路及景觀照明光污染、戶外廣告和招牌光污染三種類型。矛盾主要集中在商業區和居住混合區。
李明光團隊完成的調研報告介紹,雖然廣州市早在2000年市建委就發布了《關于廣州市建筑物立面、天面及玻璃幕墻設計若干意見的通知》,對玻璃幕墻的光學性能和設置范圍等提出要求,但由于該通知僅是部門指導性意見,落實難度較大。
此外,采用玻璃幕墻的高層建筑光環境影響,在規劃部門的建筑設計方案審查及建設部門的報建程序中沒有得到重視,環評也并不要求評價建筑工程的光環境影響,導致產生了大量存在反射光污染的玻璃幕墻。由于整體改造成本高昂,有投訴產生后僅能做些局部遮擋,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新建道路還沒有對其道路照明設施光環境影響進行評價,一些道路照明的路面亮度、均勻度、眩光等不符合道路照明設計標準要求,有些路燈對路邊居民造成干擾,但由于路燈的特殊性,難以停止使用收到投訴的路燈。
另外,廣州市夜景照明光污染的情況較多,如夜景照明亮度太高,與區域對光環境的需求不協調,對行人和駕駛員產生眩光等。
目前沒有制定夜景照明設計規范等地方標準,除重點地區例如珠江兩岸,城市夜景照明納入廣州市集中控制系統外,還有大量自行管理的景觀照明設施,可以自主決定景觀照明設施開啟時間,易對居民造成光污染。
此外,廣州市戶外廣告和招牌的光污染防治比較寬松,缺少嚴格監管,相關的技術規范等沒有得到很好落實,通過規劃和審批的合法廣告少,違法設置的廣告設施多。戶外廣告和招牌光污染現象普遍存在,如廣告和招牌夜間照明亮度太高,或溢散光較多,或動態模式切換過頻,播出時間過晚,干擾居民休息,并對行人和駕駛員產生眩光等。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