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解析LED產業的聯盟時代
摘要: 未來的聯盟,更多的則轉化為以區域性、領域性甚至整個行業的共同利益為基點,尤其是在整個行業標準制定方面,更需要整合協調全行業的利益,建立在個別企業利益基礎之上的聯盟,勢必會逐漸被整合。
聯盟對于企業或者行業的積極作用母庸置疑,只是,各自為政的分開抱團方式,是否起到了聯盟該有的作用?值得商榷。
打破不利格局,規劃LED產業未來
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目前數量眾多的LED企業中,絕大部分屬于中下游應用的中小企業,上游企業少之又少。各種核心專利技術都在國外巨頭手中,完善的專利體系覆蓋了從原材料到成品燈具的整個產業鏈,尤其是核心的芯片技術。國外巨頭為了鞏固競爭中的優勢,通過專利授權和交叉授權來進行研發與生產,甚至以此來阻止新進入者。眾多的中小企業在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
專利技術是事關整個行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正如手機行業,現在提到安卓機,人們想到的可能是三星,殊不知,智能手機剛興起之際,HTC可謂是安卓機的代名詞,但因與蘋果公司的專利糾紛而導致其一落千丈,安卓機市場被迅速瓜分。再看看眾多針對中國企業的反傾銷案件,無一不是因為缺乏核心專利技術而被鉆空子。甚至有人預測,LED產業很有可能會是下一個遭遇“美國劫”的產業。
目前,歐司朗、飛利浦、松下等國際LED產業巨頭已經成立合作組織(Zhaga聯盟),在LED標準化上先行一步。據業內人士透露,通過其具有核心知識產權的光源技術設置壁壘,掌控產業關鍵環節,并通過威脅與訴訟相結合的方式,向中國企業收取高額專利許可費。
LED產業的專利問題,整個產業都無法回避。正因此,有行業人士倡導成立LED產業專利聯盟,增強國際競爭中的話語權。
此外也有部分聯盟是為了促進國內LED產業技術的發展而成立。
此類聯盟,多以國家或地方政府為發起單位,在行業知名度相對較高,對于行業的發展也確實起到了促進作用。
地方政府的政策導向
LED產業作為一個被寄予厚望的新興產業,在部分地方,對于經濟有較明顯的帶動,受到了地方政府的扶持,除了資金上的補貼之外,政策上也引導企業間相互合作。佛山屬于比較有代表性的城市,政策的“抱團發展”導向非常明顯。
據了解,佛山市擁有200多家企業從事LED產品生產和配套,大部分企業都是從傳統照明轉入了LED領域,其中不乏國內一線品牌企業。隨著LED技術的發展,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傳統燈具的包裝標識標準,已經不適用于LED燈具,市場上的LED產品種類型號繁雜,質量參差不齊,且 LED產品包裝標識無相應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影響LED市場穩定發展及LED的環保健康形象。
正因此,佛山市技術標準研究院早在2012年就牽手佛山市各燈具協會以及佛山市LED龍頭企業,成立標準聯盟,進行實地調研,制定出國內首部LED企業聯盟標準問世。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