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40 臨近歲末 LED行業也瘋狂
摘要: 第140期阿拉丁“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業界重大新聞點評。LED球泡燈白菜價、論斤稱,你造嗎?跑路潮此起彼伏,引發LED行業風聲鶴唳;LED產品頻上黑榜,企業拿什么征服消費者;LED產業轉移內陸,能否順利接駁備受關注……阿拉丁“光”點將一一為您解讀。
第140期阿拉丁“光”點依然為讀者奉上業界重大新聞點評。LED球泡燈白菜價、論斤稱,你造嗎?跑路潮此起彼伏,引發LED行業風聲鶴唳;LED產品頻上黑榜,企業拿什么征服消費者;LED產業轉移內陸,能否順利接駁備受關注……阿拉丁“光”點將一一為您解讀。
阿拉丁“光”點:LED該用什么樣的姿態“親民”?
乍一看,還以為是菜市場里的人在搶購大蒜頭,細看才明了,那不是蒜頭,而是LED球泡燈。LED球泡燈白菜價,論斤稱,中國的LED照明行業又以另一種畸形扭曲的畫面沖擊世人的眼球!對于眾多從事LED照明的人士來說,看到這哭笑不得,啼笑皆非的畫面,不知會作何感想。
坊間有一句笑話:日本人把東西發明出來,美國人把東西做得精致,韓國人把東西做的便宜,中國人把東西做的沒錢賺。LED照明來到中國,很多人看到其中巨大的市場前景,圈里圈外,政府企業,紛紛投錢大干快上,讓一個原本“高大上”的藍海產業變得發熱滾燙,乃至沸騰,眾多人士在這“海里”攪擾紛爭,魚龍混雜,藍海迅速變成紅海,但并這不是一個行業成熟的表現。一個產業從萌芽、興起、發展、壯大、成熟,其中眾多企業必然要經歷殘酷的市場考驗。不管有沒有錢賺,歷經白熱化的競爭、刺刀見紅般的廝殺,仍能屹立不倒,熬過去,活下來,這才是最終的勝利者,才能享受最美的果實。
君不見,在強大的中國制造業面前,國際照明巨頭都頂不住壓力,紛紛改弦更張,飛利浦、三星、歐司朗等LED大鱷的動作頻頻,誰又說不是因為中國LED制造業和市場這一最大的變量呢?可以預見,在未來幾年中,類似LED球泡燈像白菜一樣論斤賣的怪誕、悖謬、頗具黑色幽默的畫面還會不斷出現,未來依然美好,祝福中國LED照明人!
(點評嘉賓:深圳市通普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策劃 黎啟彬)
阿拉丁光點:跑路成風,LED行業怎么了?
跑路年年有,今年特別多。2014年,“跑路”一詞可謂照明燈飾行業的熱詞之一,繼鳳光傳奇、喜林燈飾、吉科照明、誠道照明、齊科照明、金秋田、好賽的照明、利和豐、巨亮光電老板跑路之后,“失聯”的LED照明企業老板一個接著一個,12月12日又有行業內的爆炸性事件:江門市國晶光電有限公司老板欠1億貨款跑路,近百供應商集體“討債”。
臨近2014年歲末,頻頻爆出的企業老板“跑路”事件,引發LED行業風聲鶴唳。我們不禁感慨,LED行業怎么了?照明行業未來究竟出路在哪?誠然,LED照明行業這種“跑路”現象每年都有幾宗,但今年勢頭較與往年更加凸顯,公開見諸報端的LED企業數量就超過10家,還沒包括那些消無聲息關張的企業。
正如業內人士分析所言,很多投資人覺得LED很熱,想要大干一場,真正進入后,才發現賺錢并不是那么容易,產品價格一跌再跌,以“高價”入手的原材料,生產的產品卻只能以低價銷售。廠家不賺錢,拖欠供應商的錢還不起,經銷商的貨發不出去,迫于無奈,便有了跑路的企業。也有人認為,系列“跑路”事件是2011年開始的LED照明行業洗牌的延續,是市場優勝劣汰的結果。
即便有業內專家預測,2萬多家LED企業中將會有50-70%的企業被淘汰,但不妨用PhilipsLumileds亞洲區市場總監周學軍的話自勉:“各位都應該給我們自己一個掌聲,至少我們現在還活著,這么殘酷的市場很多人已經在昨天死掉了”!
阿拉丁“光”點:LED產品頻上黑榜 消費者躺槍?
關于質量的問題一直是照明市場的“痛點”和LED照明廠商的“盲點”,所謂“痛”點則是指質量頻頻上質檢黑榜,消費者已經麻木,市場也已經習慣;而“盲”點則是指照明廠商對于消費者真正的需求不了解,閉門造車。對于消費者來講,他們不關心照明市場是否競爭混亂、產品質量是否參差不齊,他們所關心的只是三個詞語:“好用”“好看”“實惠”。
當然針對這三個詞,消費者各有所偏,然而所謂好用更偏重于體驗方面,而好看則偏重于外形方面,實惠的話則注重于價格;
筆者認為照明產品頻上黑榜與征服消費者沒有直接的關系,消費者的要求其實并不高,只要價格實惠、好用,好看就行;
然后,LED照明產品頻上質檢黑榜的根本原因,筆者認為則要歸咎于國家相關標準的缺失、檢測認證體系不完善等等詬病,文中也指出,LED照明產品不是首次被爆質量有缺陷,為什么此類事情源源不斷的發生,企業大概對于此類榜單已經麻木不仁,而質檢機構也已經見怪不怪。
筆者認為,在首次產品被爆之后,相關部門就已經要采取措施,對黑榜上的產品進行公示查處,并且對相關企業進行嚴厲懲罰,對于屢次不改的,懲罰則要升級,所謂“殺雞儆猴”也適用于LED行業。
因此,對于文中所說“LED照明產品頻上質檢黑榜 企業拿什么征服消費者?”,筆者認為這樣的表述是不正確的,消費者的要求很簡單,只是企業要的不簡單!
阿拉丁“光”點:產業轉移勢不可擋 能否順利接駁受質疑?
近年來,郴州高新區加大LED企業招商力度,幫助落戶園區的LED企業向省、市爭取相關產業政策,全面扶持LED產業發展。先后引進華磊光電、臺達電子、飛利浦照明、長奇新能源、炬神電子、華卓光電、華特光電等數十家LED企業,顯然,郴州又為LED產業樹立了一面新的旗幟。
郴州一直是沿海城市產業轉移的重要承接地,郴州高新區建LED產品生產基地,無疑為珠三角地區的LED企業“騰窩”準備了最佳的駐扎條件。隨著人力、物料、房租等成本的上升,珠三角LED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最近新聞爆料的幾家“跑路”老板就是因為無法支付員工工資、拖欠供應商貨款,資金鏈斷裂等原因才“一跑了之”。作為內陸與沿海的交界,郴州是內陸與沿海的交流窗口,LED企業向郴州轉移,將在人力、交通等各方面享受便利,此外,也更便于開拓內陸市場。
LED產業轉移內陸是不可逆轉的事實,珠三角LED企業要直面事實,放棄“安土重遷”的想法,為自己企業的進一步發展選擇更好的出路,而承接地則要做好迎接的準備,在交通、環境、物流、財政稅收等各方面給予企業支持,筆者堅信,只有雙方都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順利的接駁,真正地發展LED產業。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