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政維修五天時間基本恢復路燈
摘要: 面對災情,海口市政工程維修公司500多名員工與時間賽跑,在短短的5天內就讓受損道路路燈90%亮燈,受損路面也基本完成修復。
超強臺風 “威馬遜”令海南海口市政設施損壞嚴重。面對災情,市政工程維修公司500多名員工與時間賽跑,在短短的5天內就讓受損道路路燈90%亮燈,受損路面也基本完成修復。與此同時,由于事先做了大量工作,52座涵洞無一出現問題。
臺風來前全面排查
“海口市管養共有52座涵洞,34459盞路燈,臺風來臨前幾天,市政維修公司500多名員工全部出動,對與市民日常生活通行關系較大的管轄道路、路燈、涵洞、建筑物景觀照明等市政設施全面排查。同時對于瀝青路面和涵洞的裂縫及時用密封膠灌縫并全面檢修。”海口市市政工程維修公司經理蔡建偉告訴記者,一個涵洞如果臺風來臨前不及時將淤物石塊清理,極可能在雨水流量大的時候遭遇洞塌路斷。為此,他們便組織專人對管養的所有涵洞再次進行檢查,遇到堵塞的,組織進行清理。
正是前期工作到位,面對41年不遇的超強臺風,52座涵洞無一出現問題。此外,海口共有24盞高桿路燈,最矮的20米,最高的45米,相比之下,高路燈桿最經不起大風吹,17日下午,他們便將所有高桿路燈全部下降,臺風中無一受損。
全體成員奮戰一線
從7月18日到25日,公司領導班子成員沒有休息過一天,且每天只睡4小時左右,特別是18日晚上,公司領導通宵與員工一起奮戰在一線,指揮落實搶修工作,早上天還沒亮,公司領導又組織工人沖向一線清理傾倒的路燈桿。“威馬遜”過后,濱海大道路燈受損最為嚴重,短短距離便有幾十根路燈桿被刮倒的大樹壓倒,橫在馬路上,讓本來就脆弱的交通“雪上加霜”。對此,大家紛紛先把路燈桿移到一邊,讓道路盡快恢復通行當成第一要務。
搶修中,手臂被劃傷、腳被劃破是常有的事,但工人們沒有一人退縮,“這點傷算個啥,救災要緊。”路燈工人林明亮說。瓊山區府城建國路一處人行道在臺風中塌陷,公司領導迅速趕到現場,指揮工作人員布置圍擋,但由于風太大,圍擋即使用石頭壓住也會很快被風吹翻,員工只能暫時守在原地,提示路過市民不要經過。面對災情,維修公司500多名干部職工團結一心,以最短的時間將濱海大道、國興西、新大洲、瓊山大道以及機場出口方向倒伏的路燈桿全部移到道路兩側,沒有一根路燈桿成為“攔路虎”。
為了大家顧不上小家
對公司路面所機械隊副隊長張太平來說,雖然從3月28日手術做完五天后就上班到現在,中間只休過一天,但在抗風救災一線仍信心滿滿,憔悴的臉上刻著積極恢復生產的熱情。據介紹,自去年5、6月份被查出患有膽結石和膽囊炎以來,醫生就建議他做手術。可由于工作的原因,直到今年三月萬綠園前路面改造時,工友把他送到醫院的當天才進行了手術,“沒辦法,我們班就三個人,有時候實在忙不開,我就得頂上去。”手術后第五天張太平就去工作了,當時,插著兩根導流管的他強忍疼痛爬上了不停顛簸的作業車,一直工作到7月18日超強臺風來襲。
18日下午,張太平陪所長從南海大道一路巡檢到丘海大道,隨著雨勢加大,濱涯路逐漸出現積水,張太平的腳也被倒樹砸傷。即便如此,他仍堅持工作到晚上10點。19日早上8點,他又來到濱海大道、龍華路等路段負責清障作業,搶修持續了一周,張師傅也奮戰了一周。
由于工作上的關系,已到市政維修公司11年的張太平,災情面前很難顧全到家人,其愛人作為一環衛一線員工,同樣在搶修路上,孩子從放暑假一開始就住在外婆家。“覺得挺對不住家人的,外婆家兩扇門壞了,一直讓我幫忙修修,可我總說再遲兩天。如今十天過去了,自己仍在一線沒能把門弄好。”談及家人,張師傅臉色略顯凝重。
受損道路基本修復
超強臺風“威馬遜”給市政維修公司所管養設施帶來極大損失,尤其是路燈受損最嚴重,此外還包括部分配電箱、路燈變壓器。對此,公司領導每天連軸轉,忙得不可開交,而市政維修工人身影也接連出現在海口市各條路段,負責路燈加固、配電箱檢查、電纜管道連接口關閉、受損燈臂燈頭更換。
臺風過后,公司管養的248條道路路燈線路在工人的努力下一天半之內全部檢查完畢,除供電部門未輸送電源的路段外,每條道路路燈基本能安全亮起。由于搶修高空作業車和路燈工人不夠用,公司便協調從三亞市路燈管理所調來3臺作業車輛和9名路燈工人前來支援;一些路段路燈因為不能及時供電無法亮起,給市民生活帶來不便,公司領導又一趟一趟跑往供電部門進行協調,爭取盡早逐條路逐條路地恢復通電。截至7月31日下午,除5條道路供電部門未輸送電源外,全市道路路燈亮燈條數達98%以上,受損道路基本得到修復。在這背后,市政維修公司全體員工的忘我拼搏完全有理由值得稱贊。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