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二代”談“行業演變” 帶來LED照明新理念
摘要: 1998年,鐘永亮赴美國加州求學,專業為市場營銷學,2002年學成歸來。做過一年的酒水批發生意,而后才開始進入照明燈飾行業,獨立創辦施諾奇電氣公司;其弟鐘永暉則不同,佛山大學畢業后,22歲便已開始創業,創立了斯朗柏公司。
“富二代”、“官二代”、“紅二代”、“創二代”、“窮二代”……
盡管這其中有些詞匯,因為“我爸是李剛”、“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錢沒錢,反正都沒有我有錢”之類的網絡金句而遭遇調侃、褻瀆,或是蒙上一些極其不美好的色彩,但不可否認的是:二代是趨勢,二代是未來,且不可逆轉。
有了這一層的共識,或許就能幫助我們更為理性地去看待“二代”這個群體。當前,在整個中國經濟大環境中,“二代接班”已成為共同關注話題。而在照明行業,也存在著這么一個群體,因時勢發展、歲月變遷,他們被慢慢地推上了歷史的舞臺,我們稱他們為“燈二代”。
我們以佛山“燈二代”為聚焦點,他們年輕、朝氣,且已擔要職,通過解讀他們,讓我們一同去看看,“燈二代”們是否已經做好準備,接棒擔起照明行業更加美好的未來。

●“燈一代”:佛山照明前董事長鐘信才
●“燈二代”:施諾奇總經理鐘永亮(41歲)
斯朗柏總經理鐘永暉(36歲)
不要糾結于“因父之名”
1998年,鐘永亮赴美國加州求學,專業為市場營銷學,2002年學成歸來。做過一年的酒水批發生意,而后才開始進入照明燈飾行業,獨立創辦施諾奇電氣公司;其弟鐘永暉則不同,佛山大學畢業后,22歲便已開始創業,創立了斯朗柏公司。
談“海外求學”:“遛狗1小時掙10美元”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是鐘信才及其帶領的團隊一手締造了“中國燈王”佛山照明的傳奇。上世紀90年代,中國正處于改革開放的浪潮,佛山照明也正處迅速騰飛的發展階段,就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1998年,鐘永亮奔赴美國加州念大學,開始了他4年不為外界所知的海外求學之旅。
據鐘永亮回憶,家里并不像外界看起來那么“有錢”,他獨自一人來到美國求學時,生活費往往要靠“打工”來維持。
“那時候我幫社區老人遛狗,遛狗一個小時可以掙到10美元。”這段經歷令鐘永亮記憶尤深。除了“社區遛狗”,“社區義賣”、“幫助疾病兒童”等社會實踐,都成了他海外求學記憶中最深刻的事情。
海外留學大大拓寬了鐘永亮的視野,鐘永亮坦言:“除了專業課程的培養,我還喜歡看彼得·德魯克的《管理與實踐》,邁克爾·波特的 《競爭論》等管理書籍。”這為其管理企業積累了理論知識。
鐘永亮形容,與國內高校的“難進易出”相比,美國高校是“易進難出”,美國高校的畢業考核極其講究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因為這些,很多留學于美國的中國學生,往往難以取得畢業資格。
4年時間的社會實踐及美國生活環境的熏陶,使他骨子里流淌著“自由”的血液。歸來后,躊躇滿志的鐘永亮開始做起了啤酒批發生意。
談“因父之名”:精神財富的傳承
做了一年時間啤酒批發,鐘永亮開始籌劃創辦施諾奇。“施諾奇創辦之初,父親并沒有給我太多的干涉,我思考了一番,認為創業首先要從自己最熟悉的行業開始,所以選了照明行業。”鐘永亮說道。
2004年,鐘永亮創辦了施諾奇電氣有限公司。而早在此前的2000年,他弟弟鐘永暉已經是斯朗柏的老板了。
弟弟鐘永暉表示,兄弟兩人創辦的企業在經營重心、產品、銷售渠道等各有不同,但私底下兩人會經常就“經營管理企業”而展開探討交流。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