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國保金天觀古建筑文物群現狀堪憂
摘要: 文化宮(金天觀)部分古建筑內仍有音樂茶室,室內噴云吐霧;金天觀內大部分古建筑墻體出現裂縫,臺階塌陷……這處歷經600多年風雨洗禮的以明代為主,清代整飾的古建筑群,除了文物在自然腐蝕中所面臨的病害外,人為的損毀也令人痛心。
去年5月,蘭州市文化宮榮升為“中國文物保護單位”。近日,由蘭州市城鄉規劃院編制的《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出爐,目前正在進行公示,依據規劃,金天觀將建成具有絲綢之路文化、民俗文化、園林建筑文化,帶有甘肅省地方特色的古文化園。然而,記者近幾日走訪時發現,文化宮(金天觀)部分古建筑內仍有音樂茶室,室內噴云吐霧;金天觀內大部分古建筑墻體出現裂縫,臺階塌陷……這處歷經600多年風雨洗禮的以明代為主,清代整飾的古建筑群,除了文物在自然腐蝕中所面臨的病害外,人為的損毀也令人痛心。
古建筑內依然煙霧繚繞
去年5月,文化宮榮升為“中國文物保護單位”,一年來文化宮容貌和環境有什么變化?連日來,記者走訪了位于雷壇河西側的蘭州市工人文化宮(金天觀),發現院內多處顯眼位置掛上了“嚴禁吸煙,燃放爆竹”的宣傳牌。但令人費解的是,部分古建筑內依然有顧客隨意抽煙喝酒,這讓市民對文化宮的古建筑安全又多了一份擔憂。
連日來,蘭州市秋高氣爽。中午過后,便有很多結伴前來工人文化宮休閑的市民,還有許多外地游客紛紛站在東側大門前的臺階上拍照留影。記者注意到,文化宮的大院內除了擺攤設點出售古舊圖書外,多間古色古香的房屋內,都有一些出售書畫作品、裝裱書畫作品和文房四寶陳列室,院內彌漫著濃厚的文化氛圍。
就在記者和游客認真觀看碑文時,耳朵里傳來一陣高分貝的廣播聲音,這多少讓欣賞文物的游客有些掃興。記者循聲一路往后院走去,發現聲音是從北側一個殿內發出來的。這個殿的門頭上懸掛著“蘭州文化宮花兒藝術團”的招牌,并不時有叼著香煙的人走進這個殿內。殿內有客人在吞云吐霧,空氣中夾雜著難聞的氣味。
在文化宮院內幾處顯眼位置,懸掛著古建筑內嚴禁吸煙燃放爆竹的橫幅和矗立著不銹鋼的宣傳牌。“雖然掛有禁止吸煙的牌子,可沒有人來阻止流動吸煙者!”江蘇來蘭州出差的何先生說。
文化宮內部分商家稱,去年5月,文化宮升格為“中國文物保護單位”后,園內采取了一系列保護文物的措施,尤其關閉了幾家戲園和棋牌室,杜絕了火災隱患。然而,這家“花兒”室的存在,使得文化宮依然難得清靜,有顧客仍在古建筑群內吞云吐霧。“‘花兒’室原是娘娘廟,是文化宮內的一處獨特古建筑殿。文物古跡是不可復制的寶貴財產,這些‘國寶’決不能在我們這一代遭到破壞。”
大部分古建筑病害“纏身”
雷祖大殿前有臺階出現塌陷,窗戶上的玻璃大部分已經破碎;九天玄女殿大部分窗戶的玻璃也已破碎,殿內很少有人來往,地面上積了厚厚的塵土,且有一股極濃的潮濕發霉味;魁星閣一側墻壁倒塌已有6年時間;而在這些大殿的周圍又有長廊,因被蘭州市秦劇團占用改為住所,分成了多間小房子,部分屋內至今還有吊頂……這就是蘭州規模最大的古建筑群金天觀給記者留下的印象。
當記者走進這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筑群后院,卻一片蕭條,滄桑與憂傷寫滿金天觀的每一座大殿、每一塊瓦片。“長時期沒有維修,屋面脫節、松動,屋內有極濃的潮濕發霉味,墻體不穩定,幾乎所有古建筑都存在這樣的通病。”站在雷祖大殿前,文化宮的一位資深人士不無憂慮地說,2013年在政府部門的督促下,蘭州市秦劇團搬遷騰出。市總工會將后院內搭建的臨時建筑等進行了拆除,為了保證古建筑的安全,長廊內的隔墻至今沒有拆除。
據稱,自1957年金天觀以“蘭州市工人文化宮”的身份對外開放以來,幾乎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維修保護。文化宮有人士說,解放后的1954年,國家先后投資250多萬元對金天觀進行過一次維修;2003年市政府投資進行過一次彩繪。然而,這些維修僅是一般的“縫縫補補”,沒有徹底解決金天觀存在的“病根”。
修繕保護工作已經啟動
金天觀是第七批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對于目前的狀況將如何維修,記者走訪了主管單位市總工會。據資產部聶鳳蘭部長說,去年5月,金天觀升格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后,他們積極與省市文物部門聯系,委托蘭州交通大學規劃設計部門設計并編制了金天觀文物保護方案,市總工會將其中的工作計劃上報省文物局,由省文物局上報國家文物局審批。同時,為配合蘭州申報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今年4月20日,他們還編制了《歷史文化一條街方案》;另外,還啟動了安防、消防、基礎維
修等工作,將今年列為金天觀環境整治年,集中清理了院內的茶社等。“在資金到位進行全面維修之前,將園內殘余的音樂茶室清理干凈,確保金天觀內有個整潔的環境。”
聶鳳蘭部長還說,從2009年開始除對金天觀部分古建筑進行維修外,剩余的古建筑在今年7月已經由國家文物局批復立項,對于修繕問題,今年8月份已上報國家文物局。“只要修繕報告獲批和資金到位,我們將組織實施維修。屆時,蘭州古建筑文化將迎來一個嶄新的春天。”
相關鏈接
金天觀將建隴原特色古文化園
由蘭州市城鄉規劃院編制的《蘭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出爐,目前正在進行公示。依據規劃,金天觀將建成具有絲綢之路文化、民俗文化、園林建筑文化,帶有我省地方特色的古文化園。金天觀歷史文化街區重點保護區范圍是北至西津路,南至隴海鐵路線,東至雷壇河,西至華林路第二道灣,面積為18865平方米,風貌協調區的面積為48800平方米,總計67670平方米。具體重點保護內容是:東大門、文昌宮及東西配殿、廂房,云水堂及東西廂房、四合院、老子殿、玉皇閣、三光殿、三官殿、三清殿、雷祖殿、真武祠、元壇祠、碑亭、碧血碑、三公祠等。
據史料記載,金天觀的建筑主要以明代為主,清代整飾,歷經600多年風雨洗禮。文化宮一位資深人士說,金天觀在唐代叫云峰寺,宋叫九陽關,明清時期才改叫金天觀。金天觀內坐落著雷祖大殿、老子殿、玉皇閣、文昌宮等42個單體古建筑,錯落有致,總面積6000多平方米。“金天觀既有皇宮的莊嚴,又有深遠的歷史沿革,目前已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有人士如是說,金天觀內的老子殿、雷祖大殿內曾經有塑像,而今天卻一尊也見不到了。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大陸對確定納入保護對象的不可移動文物的統稱,并對文物保護單位本體及周圍一定范圍實施重點保護的區域。然而,金天觀外圍有多家餐館在營業,對古建筑群的安全埋下隱患。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