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LED產業現狀及激烈競爭下“逆襲”秘笈
摘要: 一批LED企業抓住機遇,迅速壯大成為行業內的骨干,在這看似風光無限的成績單背后,也隱藏著我國LED產業的隱憂。特別采訪了中國半導體照明/LED產業與應用聯盟秘書長關白玉女士,暢談我國LED產業的現狀,探尋面對全球激烈競爭態勢克敵制勝的創新密碼。
3、LED背光
LED背光從2002年起開始滲透小尺寸顯示器(主要應用在手機上),隨后迅速發展進入產業化階段。2014年電視背光芯片需求趨勢下滑,主要源于直下式的滲透和LED光效提升。另外,直下式背光源對功率LED的需求也進一步促進了LED芯片和封裝的技術進步。
LED產業的整合并購
2014年,LED企業間的整合、并購和重組日趨活躍,據不完全統計,僅LED照明相關的并購案例就超過了100個,受此并購大潮影響,LED芯片企業已經集中到50多家。近幾年,LED產品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而部分企業為了搶占更多的市場份額更是帶頭推動“價格戰”,這無異于給競爭激烈的市場火上澆油。作為LED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企業間的整合并購在近幾年顯得尤為頻繁。關白玉預測,未來三到五年內,LED產業增長勢頭將持續,行業洗牌將會加劇。
LED產業間的整合并購是LED產業不斷發展不斷走向成熟的標志,在產業格局快速變化的今天,產業鏈整合的優勢越來越明顯。關白玉認為,產業整合能有效實現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的優化,提高生產效率,對于推動LED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LED企業來講,整合并購有利于發揮協同互補效應,能實現交換彼此渠道、延伸整合產業鏈、壯大實力、擴大規模等目的,同時也使得LED產能利用率逐步提高,生產成本降低,有助于LED企業在競爭浪潮中處于優勢地位。
多技術融合下的LED智能照明
LED企業更加注重新技術的發展,積極探索多種技術路線、市場的切入點和盈利模式。在此背景下,LED新型襯底、器件結構、新型封裝技術集成創新陸續取得突破,為照明、LED顯示屏和背光源的創新提供了堅實后盾,也為整個LED行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帶來的是成本的下降和更強大的競爭能力。
隨著低價照明時代的來臨,為了在白熱化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LED企業為謀生存不得不推出更加便宜的解決方案,包括規模經濟生產、全自動化生產等,降低生產成本,使LED照明產品價格持續走低。另外LED企業積極推行新營運模式,例如采用電子商務模式,可解決LED照明產品售價過高問題。
就在眾多LED照明企業深陷低價泥潭的時候,飛利浦、三星等國際照明巨頭卻走了一條高端路線——推出了智能LED燈,隨后國內小米、京東等互聯網企業也紛紛開始涉足LED智能照明領域。LED照明不再僅僅局限于提供光照,而是朝著更加智能的方向發展,同時照明的概念也得到了拓展。據關白玉介紹,LED智能照明涉及照明、控制系統、網絡、通信協議、集成電路、軟件、傳感器等很多方面,多技術的融合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伴隨著挑戰。在LED照明產品同質化日益嚴重的今天,LED智能照明已經成為全球業界關注的焦點,不僅進一步促進了LED行業的發展,也為LED照明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
我國LED產業及應用的聯合創新
LED產業是高新技術產業,擁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機遇與挑戰并存。在目前LED核心技術和專利大多被歐美日韓壟斷的不利形勢下,我國LED產業要想突圍,要想長遠發展,必須要堅持聯合創新。聯合創新是強大的生產力,也是創造力,更是助長LED產業騰飛的雙翼。
“在技術牽引和市場驅動兩個動力中,現階段技術牽引的特點更加突出技術創新的進步,為產業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關白玉介紹。
近些年來,我國LED自主創新能力有了明顯提高,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被攻破,LED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器件發光效率不斷提高,功率藍光LED達到140 lm/w;紅光LED達到95 lm;綠光LED達到140 lm,為國際先進水平。硅襯底LED已經達到140 lm/w,并已經進行大規模生產,走在世界前列。
在封裝方面,倒裝、COB、集成封裝和標準化模組等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這些技術可以滿足多應用領域快速發展的需求。關白玉介紹說,在LED器件發光效率持續提高的同時,企業開始更加關注LED產品綜合性能的提高,包括芯片成品率(片片間、批次間)、封裝成品率、色溫、顯色指數、壽命和可靠性等;加強工藝技術、大生產技術的創新則是另外一個關注點。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LED產業專用設備、儀器和材料配套能力逐步形成,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我國自主創新的金屬有機源(MO源)實現大規模應用,占國內市場的60%以上,位居世界前三;第二,藍寶石襯底材料可滿足國內市場的50%以上,目前圖形化襯底已經在批量供應,產品結構的調整已見成效;第三,我國自主開發的熒光粉、塑封料占有國內30%的市場份額。
另外,國內多家企業研發成功的外延設備MOCVD開始與芯片廠家進行工藝磨合,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國產設備有望進入芯片生產線應用;同時,各種LED生產專用設備和多種光、電、色、熱性能檢測儀器等已經用于LED的生產線,并且運行穩定。
總而言之,以滿足市場需求為目的,以聯合創新為基石的我國LED產業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