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LED封裝還能拼什么?
摘要: 2014年LED封裝光源價格同比2013年下降幅度超過30%,在價格戰促發下,2014年LED封裝市場看似紅紅火火,到頭來仍免不了增收不增利的尷尬。行業已提前透支2015年的資源,那么對于已經到來的2015年,LED封裝還能拼什么呢?筆者認為,回歸技術本源、強化供應鏈管理、細分化應用領域是突圍之道。
3、LED支架技術
LED支架成本主要由電鍍、銅材和塑膠料構成,而銅材穩定,只能寄希望于電鍍方式、鍍層厚度的更改以及塑膠水口料的回收利用。支架在LED光源中所占比重僅次于芯片,2014年支架在鍍層減薄和水口料回收利用方面已全面開花,產品型號也五花八門,15年這種趨勢會更明顯,部分支架公司甚至已經在嘗試PCT水口料的回收。在更改電鍍方式、降低鍍層厚度及利用水口料的情況下仍能保持產品高的可靠性需要各封裝公司拿出慧眼辨別,否則適得其反,出現品質客訴在所難免。
4、LED封裝技術
提升單顆LED光源功率和光通量的趨勢在2015年年初就來勢洶洶,尤其在TV背光源應用中其將成為主流。比如32吋LED電視,以直下式方案而言,2014年采用3*8方案,單顆光源驅動功率為1W,2015年則采用2*7方案,單顆LED光源驅動功率逼近2W;在側入式中也有類似方案,不再詳述。
沸沸揚揚的PCT與EMC方向之爭老生常談,相信隨著封裝光源應用的深入、細化,在15年會有明確結論。
拼供應鏈
近年來互聯網行業流行站隊說,想發展就得抱條粗腿,這股風氣正彌漫在LED封裝行業。LED封裝行業最直接關聯的是封裝原材料及封裝機臺,各封裝企業想發展均繞不開這兩大領域,可謂殊途同歸,誰能得到封裝原物料及封裝機臺廠商的鼎力支持誰就能掌握至為關鍵的控價權。
臺灣及國際LED封裝企業起步早,與與之相關聯的供應鏈已經建立牢不可破的關系,加之這些廠商本身有足夠的產量做支撐,又有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雙方往往簽署保密協議,在原物料、新機臺、新工藝開發方面占據先發優勢。通常這方面的優勢是隱形的,易被國內競爭對手忽略,隨著時間的推移,薄弱的供應鏈管理成為國內LED封裝企業的軟肋,國內企業對供應鏈掌控的欲望越來越強烈。而經過14年多起跑路事件,LED供應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都希望選擇可靠的合作伙伴。
國內LED封裝企業對供應鏈管理最先領悟、最先發力的屬鴻利光電。2014年鴻利收購斯邁得,看重的是后者具有EMC系列支架設計及制造能力,希望憑此切入EMC封裝領域。其對東莞良友的控股表明其急切想降低占據封裝光源30%成本的支架成本。相對于芯片公司,鴻利處于劣勢,但為了爭奪國際照明大廠訂單,鴻利選擇和三安光電抱團來對抗晶電系。
隨著國內LED封裝企業的發展壯大,在不遠的將來國內LED封裝企業必能取得和國際LED封裝企業同等話語權和議價權。
拼應用
2014年之前的封裝企業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專注于光源供應商身份,為了擴大市占率不惜掀起價格戰,到頭來增收不增利,眼巴巴看著下游燈具企業賺得盆滿缽滿。痛定思痛,有實力的LED封裝企業將觸角延伸到了燈具應用領域,在初步嘗到甜頭后,2015年封裝企業深入應用領域的觸角將會更長、更廣。
在應用方面已有所斬獲的封裝企業有鴻利和國星等,鴻利14年不遺余力推廣其萊迪亞品牌燈具子公司,國星光電更是推出國星牌LED燈管、球泡燈等系列照明燈具,并取得了不錯的銷售。而最具戲劇性和行業津津樂道的當屬德豪順達并購國內最大的雷士照明燈具公司。
而對于還沒有切入或短期內暫不打算介入應用領域的封裝企業加強與下游應用公司的密切合作,開發新光源、新應用迫在眉睫。比如極具性價比的0.5W EMC 3014由于點光源特性強暫無合適的應用,筆者通過研究認為,通過合適的電源及燈罩匹配可以利用0.5W EMC 3014制作光學效果較好的7~10W球泡燈,此類光源若能成功應用,定能為封裝企業增加營收。此類案例不勝枚舉,關鍵在于深入挖掘、開發。
【結語】可以預見的是,2015年LED封裝輔料價格下降幅度遠不如14年明顯,仍按照14年的發展思路必將陷入虧損的泥淖。筆者認為:2015年LED封裝可以拼技術,低成本芯片技術、LED合金線、銅線開發技術、低成本LED支架開發技術、LED封裝技術;可以拼供應鏈管理、拼應用,以多元化發展來抵御潛在的風險。
參考文獻:
[1] 臺灣樂金股份有限公司宣講資料。
聲明:本文為作者投稿,文章中的數據以及觀點未經證實,亦不代表本刊立場。本文版權為本刊所有,未經《新世紀LED》雜志許可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