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企業如何應對燈具CCC監督抽查
摘要: CC認證產品監督抽查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政府控制商品質量、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有力武器。上海檢驗檢疫局機電中心曾在2014年配合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完成了電磁灶產品的抽查工作,今后也可能開展包括燈具在內的各類產品的抽查。
CC認證產品監督抽查工作一直以來都是政府控制商品質量、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有力武器。上海檢驗檢疫局機電中心曾在2014年配合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完成了電磁灶產品的抽查工作,今后也可能開展包括燈具在內的各類產品的抽查。對企業而言,產品若是在監督抽查中被檢出不合格并向全社會公布,輕則 影響品牌聲譽,重則危及企業生存。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避免此類慘劇的發生,愉快地面對燈具CCC監督抽查呢?
說的簡單一些就是:鉆研產品標準、重視質量控制。雖是廢話,卻也是真理。在本文中,我將為大家分析以往產品抽查和檢測過程中發現的典型不合格案例,希望能夠幫助相關燈具生產企業避免低級錯誤的發生,順利通過監督抽查。
案例一:支架燈蓋板未可靠接地
市場上目前存在著不少金屬外殼的支架燈,這類燈具一般都使用接地的方式提供防觸電保護,也就是標準中所說的防觸電保護等級為I類的燈具。這類燈具的外殼 往往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一個長條形凹槽狀殼體,鎮流器和導線均安置在其中,另一部分是一個蓋板,通過螺釘或其他方式蓋在凹槽上。圖2所示的是 一個安裝完成后的支架燈。
有一部分企業雖然能夠正確地將凹槽接地,卻忽略了上方的蓋板。在一個吸頂式安裝的支架燈里,如果內部導線沒有使用有效措施進行固定,那么由于重力作用,導線很可能會下垂并觸及蓋板。一旦接觸蓋板的導線破損,就會使蓋板帶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蓋板必須進行接地。
案例二:暴露在外的內部導線沒有使用固定裝置進行固定
這句話聽起來可能有點繞,什么叫“暴露在外的內部導線”?GB7000.1標準第5.3.5條款規定,對于沒有防塵防水要求的燈具,當“暴露在外的內部導線”的長度≥80mm、并且可能受到應力時,就需要 滿足外部導線(即電源線)的要求。因此,此段導線的兩端都應有合適的固定措施。圖3中的筒燈很好地滿足了這一要求,固定措施如圖4和圖5所示。
案例三:使用金屬固定裝置直接壓緊導線
GB7000.1標準第5.2.10條款規定,如果電線絕緣失效會帶來觸電隱患的,應使用絕緣材料制成的軟線固定架或提供固定的絕緣襯墊。記得當時這家燈具企業還覺得十分冤枉:“下面不是有絕緣襯墊嗎?為什么不合格?”
下面有就可以了么?如果導線破損并使上方的金屬固定架帶電,那么電流仍然會根據“破損導線——固定架——螺釘——燈具外殼——人體”的通路使人觸電。在一番解釋之后,企業進行了后續整改,將金屬固定架換成了塑料固定架,從而滿足了標準要求。
案例四:標記不規范或缺失
對于企業來說,因為標記問題被判不合格是最郁悶、最劃不來的事情,就好比大路考試的時候因為沒繞車檢查一周而被考官關掉一樣。那么,哪一種標記是企業最 容易忽視的呢?根據以往的經驗,本人給出的答案是:電源接線端子處的L、N標記。這一標記的規定在GB7000.1標準第3.2.12條中可以找到。各個燈具生產企業一定要重視這些微小的細節。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