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LED產業數據剖析:陸資廠商崛起
摘要: 正如“2014年LED財報大解讀:行業‘分水嶺’ 市場在哪?”一文所講,2014年成為產業形勢急劇變化的一年,而對于兩岸LED產業來講,從財報數據和企業規模增長來看,攻守連縱之勢也在悄然變化。
正如“2014年LED財報大解讀:行業‘分水嶺’ 市場在哪?”一文所講,2014年成為產業形勢急劇變化的一年,而對于兩岸LED產業來講,從財報數據和企業規模增長來看,攻守連縱之勢也在悄然變化。
首先,陸資LED 芯片和封裝企業2014 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速均好于臺灣同行,且差距較大,由此可見大陸和臺灣 LED 企業的力量對比已經發生逆轉,大陸企業借助地理和成本優勢可以在大陸照明市場的崛起中獲得更多份額,從而擠占了臺灣同行的發展空間。其次,大陸LED芯片廠商全球影響力正在不斷提升,預計2015年新增MOCVD 設備中有約74%的份額來自陸資企業,擴產后大陸龍頭芯片企業總產能全球占比將超過20%。并且大陸 LED 芯片行業市場集中度也有所提升,2014 年前五大芯片廠商市場份額合計占比達到67%,較2013年上漲3個百分點,行業多寡頭格局形成。最后,由于LED 封裝和應用行業市場集中度偏低,行業競爭激烈,因此并購整合將成為行業龍頭發展的主要方式之一。
大陸和臺灣LED企業境遇不同
隨著LED行業的逐步發展,大陸和臺灣已經成為全球LED生產企業數量最多的兩大地區,并分別在芯片和封裝領域誕生出一些優秀的LED廠商。由于臺灣LED產業起步早于大陸,因此臺資LED企業經營狀況一直作為監測 LED 行業景氣度的標準使用。但隨著大陸企業在最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除個別高端細分領域外,大陸LED廠商在芯片和封裝領域與臺灣同行的差距基本抹平,而在產品售價方面又相對低廉,因此陸資LED企業開始逐漸侵蝕臺資企業的市場份額,尤其在對技術水平要求相對較低的照明領域 這種趨勢將越發明顯。通過對臺灣和大陸 LED 芯片以及封裝上市公司經營數據的統計可以發現,臺灣芯片廠商2014年營收較2013年同比增長15%,封裝廠商營收較 2013 年同比增長10%,而大陸同類企業的相關數據分別為 25%和33%,由此可見2014年大陸和臺灣LED 芯片及封裝企業經營狀況已經開始分化,陸資企業顯著好于臺資企業 。
圖1:2013-2015 臺灣芯片企業營收情況 圖2:2013-2015 臺灣封裝企業營收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東興證券研究所
圖3:2013和2014年大陸芯片企業經營情況 圖4:2013和2014年大陸封裝企業經營情況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東興證券研究所
總結:由于在大陸本土銷售的LED 燈具產品幾乎不涉及專利問題,因此大陸燈具廠商更傾向于購買由陸資芯片和封裝企業生產的價格相對低廉的光源產品。同時在照明市場大陸傳統燈具廠商在品牌和渠道方面具有先天的競爭優勢,所以臺灣LED 廠商很難在大陸市場通過自建渠道銷售照明產品。因而我們認為臺資企業較難分享大陸照明市場發展的饕餮盛宴,陸資企業將成為我國LED照明市場爆發的最大受益者。
芯片行業多寡頭格局逐步形成
從全球來看,2014 年MOCVD出貨量為228臺,同比增長54%,這也是自2011年以來MOCVD全球新增數量首次同比實現正增長,這也表明了LED芯片企業對于行業前景的樂觀情緒。其中大陸購入MOCVD150 臺,同比增長36%,在全球出貨量占比66%,連續四年成為全球購買MOCVD 數量最多的地區。預計2015 年全球 MOCVD出貨量有望達到252 臺,同比增長11%,其中有約74%的份額來自陸資企業,大陸芯片企業開始進入新一輪擴產能周期。
圖5:2009-2015全球和大陸新增MOCVD情況
數據來源: CSA Research, Digitimes
從設備保有量來看,2014 年大陸MOCVD 數量在全球占比為31%,其次是臺灣的26.8%,兩者合計占比接近60%,是全球最大的芯片生產基地。預計到2015 年大陸MOCVD 保有量占比將升至34.7%,而臺灣、韓國、日本和歐美占比均出現小幅下降,由此可見全球LED 芯片產能將進一步向大陸集中。
圖6:2014和2015各主要地區MOCVD保有量占比
數據來源:Digitimes
從產能分布來看,2014 年全球前9家LED芯片廠商產能之和在全部芯片產能占比超過50%,其中晶元光電與璨圓光電合并之后產能合計占比達到15%,位列全球首位。陸資廠商包括三安光電、德豪潤達和華燦光電進入前9大名單,三者合計約為17%,其中三安光電緊隨晶圓光電之后位列第二。值得注意的是,該統計數據并未考慮三安光電的擴產計劃,我們預計三安擴產完成后總產能與晶電相當,加之陸資其他廠商持續購入MOCVD設備,預計2015年大陸龍頭芯片企業總產能全球占比將超過20%份額。
圖7:2014 年全球主要芯片廠商產能占比
數據來源:SemiconductorToday
雖然全球LED芯片企業進入新一輪擴產能周期,但由于LED 照明市場的崛起,產能過剩問題將得到緩解,過剩產能由2013年的 27%降至 2014 年的10%,并在此后數年間逐步縮減,因此LED 芯片價格將不會因為產能過剩而出現暴跌,市場價格趨于穩定。
圖8:2013-2018 年LED芯片供需情況
數據來源:IHS
在成本端,由于藍寶石襯底在 LED 芯片總成本占比約為50%,因此藍寶石襯底的價格變動將會對LED 芯片行業的盈利水平造成較大影響。目前行業內常用的2 寸片藍寶石襯底價格基本穩定在8 美元,在蘋果手表出現前行業內藍寶石供應完全能夠滿足LED 芯片企業的生產需求,但如果蘋果手表出現熱銷并帶動同類產品大規模使用藍寶石材料,那么藍寶石襯底價格有出現大幅上漲的可能,所以這也是LED 芯片行業主要風險點所在。
圖9:2011-2014 年2寸藍寶石襯底價格情況
在大陸方面,LED 芯片行業在經歷 2011 年的投資熱潮之后產能過剩情況嚴重,從2012 年開始行業逐步回歸理性,新增 MOCVD 數量逐年減少,同時行業開機率和產能利用率逐步提升。到2014 年雖然芯片行業新增MOCVD 數量較2013 年有所增加,但在照明市場需求增長的帶動下行業MOCVD 開機率達到80%,產能利用率達到62%,均創下三年新高。
圖10:2012-2014年中國MOCVD產能利用率和開機率情況
數據來源:東興證券研究所
同時大陸芯片行業龍頭企業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前五大芯片廠商市場份額由2013年64%上升至2014 年67%,芯片行業多寡頭格局就此形成。我們認為隨著政府補貼的逐步退出,新進入者將很難負擔能夠與行業龍頭形成競爭所需的設備支出,同時行業內一些境況不佳的小型芯片企業在失去補貼后也將被市場淘汰,這將進一步強化龍頭企業的行業控制能力,從而建立穩定的行業競爭格局。
圖11:2013和2014年大陸前五大芯片廠商市占率情況
數據來源:華強北指數網
總結:從2014 年開始全球LED芯片行業進入新一輪擴產能周期,其中中國大陸企業是此輪擴產的絕對主力。預計2015 年擴產完成后,大陸芯片龍頭廠商產能合計在全球占比將超過20%。與2011 年產能盲目擴張不同的是,此次擴產是芯片企業基于對未來市場需求合理判斷的前提下做出的,因此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不會發生,芯片價格將趨于穩定。同時,2014 年大陸芯片行業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行業形成多寡頭競爭格局,有利于穩定芯片產品價格以及提升龍頭企業盈利能力。目前LED芯片行業存在的主要風險點是由蘋果手表帶動的同類消費電子產品對藍寶石材料的大規模使用,一旦這種情況發生將顯著拉升藍寶石襯底價格,從而擠壓芯片企業利潤空間。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及對其真實性負責。
用戶名: 密碼: